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后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分享到

湖南群眾龍舟賽決戰打響 15支龍舟隊同場競技

    18日上午,2015湖南省第二屆群眾性龍舟賽總決賽在常德柳葉湖畔舉行,來自省內外的近萬名游客和觀眾在現場為其呼喊吶喊,最終來自常德的柳葉湖德成龍舟隊在家門口摘得了公開水域200米、500米直道競速冠軍。

非洲友人長沙城裡包粽子 過中國“洋端午”

    黝黑的皮膚,寬大的手,拿起綠色粽葉,添上白色的糯米...今天上午,正在湖南省兒童醫院援外培訓班學習的39名來自非洲的國際學員,饒有興趣的和醫護人員、中國大媽們一起包粽子,體驗中國“洋端午”的民俗魅力。

  • 端午小長假高速公路不免費
  • 每年端午前后 湖南幾乎都會下大雨
  • 端午假期來臨 17日起長沙可坐高鐵去貴陽
  • 長沙湘江國際帆船賽端午開賽 賽道綿延12.5公裡
    • 日本端午節又稱端午之節句、菖蒲之節句日本端午節又稱端午之節句、菖蒲之節句

    日本

      日本自古以來就有過中國節的傳統。在日本,端午的習慣是在平安時代以后由中國傳入日本的。日本的端午節是公歷5月5日。端午節的習俗傳到日本之后,被吸收改造成為日本的傳統文化。日語中,“菖蒲”與“尚武”的發音相同,因此被視為男孩的節日,有男孩的家裡會挂出鯉魚幡。

      日本人在這一天不劃龍舟,但也跟中國人一樣會吃粽子,並在門前挂出菖蒲草。在1948年,端午節被日本政府正式定為法定的兒童節,成為日本五大節日之一。另外,為了避邪,把菖蒲插在屋檐下,或將菖蒲放入洗澡水中洗澡。節日特有飲食有日本粽和柏餅。

    • 端午節是朝鮮族的六大民間節日之一端午節是朝鮮族的六大民間節日之一

    朝鮮半島

      朝鮮半島人民認為端午節是一個慶典,是祭天的時候。在農業社會時期的朝鮮半島,民眾共同參與的傳統祭祀活動,祈求豐收。在祭祀舉行時會進行韓式摔跤、跆拳比賽等具有朝鮮地方特色的活動。

      韓國這天會祭拜山神,用菖蒲水洗頭,吃車輪餅,蕩秋千,穿韓國的傳統服裝,但不劃龍舟,不吃粽子。在江原道江陵市所舉辦大規模薩滿祭儀、山神祭與等一系列結合巫俗、儒道教地祝祭活動江陵端午祭,由於保留了大量的原始信仰、民俗遺風與傳統文化,1967年被指定為韓國第13號重要無形文化遺產和重要無形文物,2005年11月25日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人類口頭和無形遺產。

    留言欄目

    民間習俗

    民俗活動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挂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其他習俗

      端午有射箭之戲,《金史·禮志》:“金因遼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約數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馳馬前導,后馳馬以無羽橫簇箭射之。既斷柳,又以手接而弛去者為上。斷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發鼓以助其氣。”至明代,是把鳥雀貯於葫蘆中射之。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

        2009年5月,中國已啟動端午節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程序,申報的遺產名稱為“中國端午節”,由湖北秭歸縣的“屈原故裡端午習俗”、黃石市的“西塞神舟會”及湖南汨羅市的“汨羅江畔端午習俗”、江蘇蘇州市的“蘇州端午習俗”四部分內容組成,申報材料由三省聯合“打包”。2009年10月,中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了申報表和相關材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2009年9月30日在阿聯酋阿布扎比審議並批准了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人民網湖南頻道策劃,歡迎轉載或報道,但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出品:人民網湖南頻道 策劃:陳沁星 美編:陳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