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引下

青山綠水繞 三湘入畫來——清明時節湖南生態文明建設見聞

2020年04月08日08:16  來源:湖南日報
 

  4月4日,湖南汨羅江國家濕地公園,江灘上綠草如茵,環境優美。近年,汨羅市在濕地開展專項整治,自2018年起,還實行封洲禁牧。目前,汨羅江水生態環境大大改善。 湖南日報記者 田超 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成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証明,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

  要堅定不移把保護擺在第一位,盡最大努力保持濕地生態和水環境。

  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浙江考察時強調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綠染枝頭。

  在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的漉湖區域,今年第二次觀測到麋鹿種群,經歷了矮圍清拆、網圍清理、楊樹清退、全面禁漁之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麋鹿在洞庭湖的棲息區域正不斷擴大。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修復生態環境,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三湘大地水清岸綠,生態文明建設拾階而上。

  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7台抽水泵日夜不間斷抽取酸性廢水,數十台推土機、挖掘機對礦坑展開回填作業﹔陡峭的石煤礦壁前,20多名工人在挂網、噴漿,為植草復綠做准備……4月6日,常德市鼎城區石板灘石煤礦區廢棄礦坑正在進行治理攻堅。

  “時間緊,任務重,農歷正月初八就開始恢復機械化作業。”鼎城區石板灘石煤礦區生態修復治理工程指揮部相關負責人黃新全對記者說。整改不斷提速,隻為早日根治“採礦后遺症”,還青山以本來面目。

  今年是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沒有放慢腳步、放鬆要求。目前,全省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基本復工。

  4月2日,省委召開湘江保護和治理委員會2020年第一次全體會議,傳遞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推動全省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的強烈信號。

  抗擊疫情期間,省委、省政府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污染防治,接連對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湘江保護和治理等作出部署與安排。

  三三兩兩的人們春日來到瀏陽河畔休閑踏青。作為湘江長沙段最大一級支流,瀏陽河打好治理“組合拳”,水質不斷改善。眼下,計劃投資7億余元的瀏陽河美麗清水廊道加快建設。

  今年,湘江保護和治理第3個“三年行動計劃”已進入第二個年頭,圍繞“優化、鞏固、提升、拓展”的目標,流域各地正在加大重點支流、不達標水體整治,加強沿江化工行業、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控等。

  作為省“一號重點工程”,湘江保護和治理過去7年持續攻堅,關閉了一大批“散亂污”企業、涉重企業,完成了五大重點區域搬遷改造。到去年底,湘江全流域水質優良的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達98.7%,其中干流39個斷面全部達到Ⅱ類水質,“母親河”越發生機盎然。

  “一江一湖四水”系統聯治。今年來,洞庭湖水質明顯改善,2月份常德湖區和益陽湖區提升為Ⅲ類水質,岳陽湖區為Ⅳ類水質。

  環保督察沒有因為疫情而“斷檔”。省生態環境部門採取“互聯網+督察”形式,通過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管理信息平台,對各市州督察整改進行調度。“省級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和專項督察已提上日程,切實推進解決各地存在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鄧立佳說。

  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水環境問題整治、老舊柴油貨車淘汰、“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問題整治……2月底,7大類、1501個具體任務,污染防治攻堅戰“2020年夏季攻勢”清單、考核細則下發到各個市州。“今年任務下達得比前3年都要早,為的是早行動、早見效。”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全面推進,攻堅克難。今年1月和2月,全省14個市州城市空氣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分別為83.4%、94.8%,同比分別上升34.6個百分點、9.3個百分點。

  補齊短板、修復生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家園

  坐落在圭塘河畔的“和+共享圖書館”,是長沙市首家共享圖書館。每天清晨,周邊不少居民已習慣來到這裡看看書、跑跑步,開啟美好的一天。

  綿延近30公裡的圭塘河,穿過住宅區、商貿區,曾經僅排水口就有119個。管網老化破損、嚴重缺失,污水處理能力薄弱,河流“藏污納垢”,人們避之不及。

  這幾年,長沙市雨花區啟動圭塘河流域綜合治理,成效顯著。4月初,圭塘河井塘段項目工地上,打樁、土方開挖、鋪設管道……施工熱火朝天,又將為沿岸新增一段2.3公裡的城市公園。“把一河清水還給市民。”雨花區相關負責人說。

  株洲市淥口區龍門村路邊的一座白牆褐瓦小院,是正在試運營的龍門鎮污水處理廠。集鎮區3000余常住人口產生的生活污水經過處理后,以一級A標准的水質流入湘江。“今年要實現68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全覆蓋。”株洲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清明時節,穿行常德津市鄉間,白牆黛瓦的民房,干淨平坦的村道,在花紅柳綠的映襯下,儼然一幅水墨畫。農村人居環境經過多年整治,津市去年喜獲“全國村庄清潔行動先進縣”稱號。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9年全省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337.15億元,同比增長62.3%。

  城市越來越宜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越來越多。目前,我省縣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9.5%和97.3%,92%的行政村對生活垃圾進行基本處理﹔地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92.93%,岳陽、湘潭入選國家級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

  “不斷提升環境幸福指數。”省發改委公布的今年度省級重點項目中,水環境綜合治理、廢棄物處置等13個生態環保項目與百姓生活、環境提升息息相關。今年,全省有5個市州要實現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城市垃圾分類全面啟動,8000個行政村完成農村環境整治。

  春至瀟湘,洞庭濕地鶯飛草長,森林公園風景如畫,長江岸線筑牢“綠色長城”。

  4月4日,記者乘船來到沅江赤磊洪道漉湖段,遠遠看到洲灘上綠草如茵,蘆葦飄搖,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如同一片廣袤的水上草原。

  兩年前,這裡的濕地生態岌岌可危。歷史造成的違法圍堤成湖,嚴重影響河道行洪、生態安全。2018年以來,下塞湖矮圍清拆后,當地投入近200萬元,對1115公頃濕地開展生態修復。如今,下塞湖濕地水草豐美、魚蝦豐富、水鳥翩翩。

  按照省裡部署,包括大通湖流域生態修復與治理、退耕還林還濕、生態功能精准提升等20個子項目的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在今年底前要完成任務。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成為共識與行動

  四月芳菲,正是播綠好時節。

  在瀘溪縣興隆場鎮龍頭沖林場,挖坑、放苗、栽植、固定……40多名工人緊鑼密鼓植樹造林,邊種植邊分享技術。笑語歡聲與虫鳴鳥叫,在山林間回響。

  這個春天,湖南創新義務植樹行動,疫情防控和春季造林兩不誤。截至3月底,我省已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155萬畝年度人工造林任務。

  守好戰“疫”成果,守護綠水青山,今年清明沒有濃煙旺火、摒棄香燭鞭炮,移風易俗、文明祭掃的新風吹拂。

  4月4日,在新邵縣陳家坊鎮江村的山地上,村民們拿起鋤頭,在故人墓旁栽下寄托追思的鬆柏樹苗。當天,瀏陽市永安鎮永新村公墓山入口處,黨員志願者免費向祭掃者派送黃白菊花,一些拎著紙錢來的群眾,都自願將紙錢換成了鮮花。

  這些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綠色發展成為湖湘干部群眾的共識與行動,綠色成為湖南經濟最亮麗的底色。

  4月5日,在岳陽綠色化工產業園內,巴陵石化己內酰胺搬遷升級項目現場,挖機、推土機、自卸車作業繁忙。

  有著30年發展歷史的巴陵石化己內酰胺,從岳陽市中心城區整體搬入岳陽綠色化工產業園,破解“化工圍江”難題,又為產業鏈延伸“強筋健骨”。該項目已獲得中石化的可研批復,建設者們正搶抓晴好天氣,加快施工建設。

  沿湘江而上,一座新的株洲跨江大橋——清水塘大橋建設正酣,已修至江心。拔節生長的新橋,正在見証清水塘的蛻變升級。

  老工業基地株洲清水塘地區在退出了全部261家化工冶煉企業后,如何做好轉型升級的“下半篇文章”?

  進退之間,生態優先。株洲市把51個不符合城市發展定位和環境保護要求的項目拒之門外。辭舊布新,三一、綠地等重大產業項目去年底入駐開工,中交三航局、上海臨港集團、成都置信智能科技示范園等知名企業也相繼落子,續寫清水塘現代化產業新城的新篇章。

  絕不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發展經濟,全力保護好生態的湖南,也在獲得生態的回饋。

  “看它們游得多歡快!”4月6日清晨,桂東縣青山鄉鱘魚養殖基地,項目負責人郭百新欣喜地看著魚池裡的小魚苗游來游去。

  鱘魚養殖對水質要求極高,青山鄉保護好大自然饋贈的“山、水、林、氣”,成為綠色生態農業的投資首選。基地全部建成后,預計可年產商品魚25萬公斤,年產值可達1000萬元。

  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放眼湖南“一湖四水”沿岸,大塊頭、高能耗重化企業有序退出,珍珠養殖、造紙等產能“騰籠換鳥”﹔新金寶、華為等一大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重大產業項目,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澎湃動能。

  在“綠色引擎”的驅動下,一幅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春景圖”,正鮮活生動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記者 曹嫻 蘇原平 鄧晶琎 歐陽倩 魯融冰 鄭丹枚 李曼斯 張福芳 龔柏威 李永亮 鄒娜妮 寧奎 李秉鈞)

(責編:唐李晗、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