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姊妹村”:從省級貧困村到全國百強村

2020年05月18日14:08  來源:紅網
 

自“十八洞村”2017年整村脫貧后,以“十八洞為代表的湘西經驗”,誕生了一批批打眼的“十八洞姊妹村”,如新化縣油溪橋村,永順縣芙蓉鎮科皮村、高坪村,桑植縣紅軍村等。通過“十八洞村”的“村級樣本”效應,在外接幫扶和激發內生動力的積極互動下,“十八洞姊妹村”舊貌換新顏,並創造了從省級貧困村到全國特色村庄的完美蛻變。

變“靠天靠地”為“不等不靠”

油溪橋村位於新化縣吉慶鎮東北部,屬石灰岩干旱地區,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5畝,當地曾流傳一句話“有女莫嫁油溪橋,一年四季為呷愁”。但在以“十八洞村”的“村級樣本”效應激發下,該村已完美實現從貧困村到全國特色村的蛻變。

油溪橋村是如何實現從省級貧困村到全國十大鄉村振興示范村、全國文明村、全國百強特色村庄和國家級AAA景區村的完美蛻變?農民自身思想的轉變,是脫貧攻堅的前提。激發村民脫貧致富內生動力,變“靠天靠地”為“不等不靠”。

油溪橋村面對土地貧瘠、賭博成風、人心渙散、勞力外流的困境和窘迫,從轉變觀念和精神脫貧入手,提出“不要向別人要,靠自己求發展”等理念,通過思想宣講、移風易俗、新風倡導等方式,引導村民樹立“人窮志不窮,脫貧靠自身”精神和自我振興意識。

一塊閑置沙洲挖出“第一桶金”

在“不等不靠”思想理念的引領下,油溪橋村開始思索在外無資金來源、內有先天不足的被動局面下,如何在自己一窮二白、資源匱乏的鄉村大地上找到脫貧致富的突破口。

經過苦苦探尋,村民先后挖掘出油溪河邊一塊閑置沙洲的商業價值,以資金墊付、設備租用、勞動力自籌等方式,把閑置沙洲開發成有造血功能的停車場項目,實現租金收益20萬元,挖到村集體經濟的“第一桶金”。

隨后,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開發荒山2000余畝,荒山開發率100%。接著,推出一年四季有果有花的多品種多功能經果林建設,為村庄文明建設、生態資源可持續發展以及村庄長遠發展夯實了堅實基礎。

多年來,油溪橋人的精神字典裡出現最多的是“自己的家鄉自己建”。村民們憑著自己的雙手,創造一個個鄉村奇跡,油溪橋村舊貌換新顏。例如,為實現耕種水旱無憂和出行戶戶通,村民們握緊錘子自己干,僅花費3000元鑽機費,就完成16萬元的管道溝通挖掘施工項目。

全村黨員主動為村民解心結

要想口袋富,先要腦袋富。油溪橋村以基層黨建凝聚全村人、鼓舞全村人、帶動全村人,形成一支內生內發的自主力量。

全村黨員主動為村民群眾“解心結”“解憂愁”,做到“使每名黨員都成為一面鮮紅的旗幟”。實行黨員服務聯戶制度。建立黨員廉政勤政檔案,黨員干部帶頭義務籌工8200多個。

記者了解到,目前,村“兩委”委員平均年齡不到36歲,其中大專以上學歷6人。強化支部班子治理能力建設,油溪橋村被授予“全省基層黨組織建設示范基地”。

在外經商、身家千萬的致富能人彭育晚,被成功引回任村支部書記。彭育晚發揮脫貧致富“領頭雁”作用,帶領村“兩委”一班人,大刀闊斧狠抓支部班子建設、推進村務治理改革、構筑產業發展四梁八柱,推動村鄉風文明、生態環境、產業項目等各項事業實現全面振興。

目前,油溪橋村栽種苗木30余萬株,森林覆蓋率92.8%。創建國家級3A景區,年接待游客6.5萬人次,綜合收入1225萬元。依托本地氣候土壤特性,探索發展田魚養殖、甲魚養殖等特色農業,建成農業產業基地13處3300余畝,開發10多種注冊“油溪橋”商標的農產品,年銷售收入265萬元。

做到事情商量辦和事情一起干

同時,推動村民共議共治共管,發揮農民的自治主體作用。秉承“村裡的事情商量辦、村裡的事情一起干”議事協商理念,創新推動村民理事會、項目理事會等,共商共議產業規劃、項目建設、淨化美化及用水管水等村級重大事項和公共事務,農民用水者協會獲評“全國用水者模范協會”。

創新自治有賴於新型管理模式。如推行一戶一文明檔案袋制,實行村民包庭前衛生清掃、包綠化管護等,引導村民從自覺改陋習做起。2017年,油溪橋村獲評“全國文明村”。推出的“積分制”管理,實現村庄治理從粗放到精細、從被動到自願的轉變。“積分制管理”經驗入選全國首批鄉村治理典型案例。

黨員干部帶、致富能人帶、先進模范帶,產業開發經營實現全村人口、全村土地、全村項目“三個全覆蓋”。通過推行有人牽頭、結對幫扶、捐工捐勞等多福利舉措,為貧困村民創造年福利收入4萬余元,村扶危濟困基金會發放救助金62萬余元,幫助困難家庭改造危房36套,確保振興路上“一個不少、一個不落”。(實習記者 李瓊皓)

(責編:何萌、唐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