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心:乘風破浪 行穩致遠

2020年05月24日07:59  來源:湖南日報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一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就是一部匯涓流、納百川、成江海的奮斗史。從“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到“堅持用全面辯証長遠眼光分析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經濟光明前景的戰略判斷一以貫之,對發展中國經濟的立場方法一以貫之,鮮明彰顯了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高超政治智慧、深厚辯証思維和強大戰略定力。

今年是決戰決勝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完成目標任務帶來了挑戰。但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也不會變。這是因為,我們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有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有改革開放以來持續發展積累的雄厚物質基礎,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和不斷增強的科技創新能力,有14億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有巨大發展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有豐富的宏觀調控經驗和充足的政策空間。對各種風險挑戰,我們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應對﹔對我國經濟發展前景,我們完全有底氣有信心。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克服了危即是機。面對疫情帶來的沖擊和挑戰,省委、省政府科學研判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發生的重大變化,認真貫徹黨中央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重大決策部署,及時研究落實中央積極應對疫情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著力點和應對舉措,實現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不掉鏈”、所有貧困縣貧困村脫貧摘帽、“湘就業”“湘消費”齊頭並進等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成果。目前,全省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加快恢復,1至4月經濟企穩回升態勢不斷鞏固,新興動能逆勢增長,主要經濟指標逐步改善。

綜合來看,疫情對我省經濟發展的影響是可控的、是逐步減弱的。同全國一樣,我省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同時也要清醒看到,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衰退進一步加劇,我們必須以抓落實的超常規之舉實現超常規發展。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切實強化責任擔當,不折不扣抓好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實。要加強協同配合,增強政策舉措的靈活性、協調性、配套性,努力取得最大政策效應,防止短期沖擊演變成趨勢性變化。要以落實省委深化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10條措施為契機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苦干實干勤干巧干,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作風保証。

今年全國兩會沒有設定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主要因為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我國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但不設GDP指標,發展仍要有目標。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的、綜合性的目標體系,不僅僅包括經濟指標,也包括“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各方面指標,還包括改革開放其他指標,特別突出的是脫貧攻堅各項目標要求。

不設經濟增速指標,淡化了對數據的要求,但強化了對“六穩”與“六保”的責任和要求。讓各級黨委和政府從具體指標的糾結中解放出來,更加專注於做好“六穩”工作、實現“六保”任務,更加專注於打贏脫貧攻堅戰,凸顯了黨中央、國務院在非常時期的底線思維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有“保”才有“穩”,有“穩”才有“進”。要守住保的底線,穩住經濟基本盤,做到穩中有進、進而有效、進而有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

大海波濤洶涌,風雨在所難免。經濟發展一時一事會有波動,但大勢仍是波瀾壯闊,全省黨員干部都要有這個信心和定力。隻要我們風物長宜放眼量,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就一定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挑戰,中國經濟和湖南經濟的航船就一定能夠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責編:李淑靜、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