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深化改革 奮力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2020年10月12日08:58  來源:華聲在線
 

抓住機遇 深化改革

奮力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全面改薄”目標已基本實現,工作進度連續3年排全國並列第一位;近3年累計消除大班額4.15萬個,超大班額數實現清零,比例降幅均居全國首位;100所芙蓉學校已全部開工建設,已有40所芙蓉學校竣工並投入使用;瀘溪縣鄉村教育振興的縣域探索成為2019年中國基礎教育典型案例,已吸引全國各地60多個縣市區前往考察學習……

“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戰略部署,是滿足新時期人民群眾對教育新需求的必然舉措。回望“十三五”,湖南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始終堅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著力在重點、難點、焦點問題上下功夫,切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聚力關鍵環節補短板

10月10日,桃江縣大栗港鎮劉家村教學點,孩子們正在嶄新的教室裡上課。這所建於上世紀60年代的學校,由於年久失修,加上教育教學質量逐年下滑,生源流失嚴重。去年,縣教育部門投入資金300萬元,新建了一棟3層的教學樓以及一些附屬設施,學校面貌煥然一新。今年秋季開學,沒有出現一個外流的學生。

針對部分農村學校生活設備設施配備不足、標准偏低等突出問題,按照“投入少、見效快、受益廣”的原則,我省在“十三五”期間量身定制了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四改三化”工程(即“改食堂、改寢室、改旱廁、改澡堂”和“淨化、亮化、綠化”),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整體面貌。

2019年,我省“全面改薄”目標已基本實現,規劃任務全面完成。累計支出322.54億元,佔5年總規劃的150%,工作進度連續3年排全國並列第一位。目前,全省完小和初中學校已全部建設成為合格學校。

同時,省教育廳聯合省財政廳制定了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標准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標准,下達專項補助資金支持各地兩類學校建設。

一個教室滿滿當當擺滿課桌,最前面一排桌子挨著講台,最后一排桌子幾乎靠著后牆。曾幾何時,這樣的“超大班額”“大班額”現象屢見不鮮,也是老百姓關切的痛點。

桃江縣鸕鹚渡鎮中學是一所教學質量較好的農村中學,周邊學生積極主動來校就讀,長期受大班額困擾。“2018年以來,縣教育局先后投入近千萬元新建了教學樓,升級改造了田徑場,維修改造了教師住宿樓。”鸕鹚渡鎮中學校長楊壯建介紹,目前該校大班額已得到全面化解,老師教得更用心,學生學得更開心。

為讓教室不再擁擠,全省上下齊努力,截至今年9月初已累計消除大班額4.15萬個,大班額佔比降至3.1%,較2017年底下降24.7個百分點;超大班額數由原來的1.9萬個、佔比11.2%實現清零,兩個比例降幅均居全國首位。

為讓更多貧困地區的孩子在家門口也能“上好學”,省政府從2017年啟動“芙蓉學校”建設。截至目前,我省100所芙蓉學校已全部開工建設,已有40所芙蓉學校竣工並投入使用,已招收44850名學生,其中農村戶籍學生31878人,佔比71.07%,貧困學生13511人,佔比30.12%。到2021年,全省100所芙蓉學校將全部建成投入使用,預計新增學位14.6萬個。

加強師資建設提質量

鄉村教師煞費苦心往城裡跑,曾經是一種“慣性”。近年來,隨著鄉村教師待遇和地位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城裡教師愛往鄉村跑。

炎陵縣教師曾慶繁原在炎陵中學工作多年,今年他主動申請調往最偏遠的下村鄉工作。他說:“按照‘八個一’標准,我們每個鄉村教師都有一套周轉房、一套辦公桌椅,一套臥具、一套衛浴設施、一套炊餐具、一台電腦、3年一次外出培訓、一年一次體檢。收入上,我每年比城裡教師多拿9600元以上。這裡雖然遠一些,但我很知足、很安心。”

我省出台一系列文件,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並頒布實施《湖南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實施辦法》,逐步建立“越往基層、越是艱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勵機制,嚴格落實鄉村教師享受鄉鎮工作補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和貧困地區農村基層教育人才津貼等政策,加強教師周轉房建設,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和表彰制度,引導優秀教師到農村任教。

“近年來,我們基層教師獲得培訓的機會越來越多。我自己多次參加省培、國培,以網絡學習、結對研討、請進來、走出去等不同方式,獲益良多。”華容縣四中58歲的教師楊曉明告訴記者,他的教學水平明顯提升,被評為湖南省首屆省級骨干教師,同時被聘為中學高級教師。

2013至2020年,全省每年安排培訓專項資金,統籌設計了鄉村教師培訓團隊研修、送教下鄉培訓、鄉村教師網絡研修、鄉村教師訪名校培訓、鄉村校園長培訓等五大類培訓項目,共培訓鄉村教師校園長78萬余人次,整體滿意率達95%以上。投入專項資金1000萬元,對貧困縣教學點的11000名教師進行全員關懷培訓。開展鄉村教師“學非所教”專項培訓,有效緩解鄉村學校數理化科學等學科教師短缺的矛盾。

為進一步讓鄉村教師安心從教,我省今年發布《印發〈關於建立湖南省基層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將建立相對獨立的基層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體系,設置基層中小學教師系列高級職稱、基層中小學教師系列中級職稱,符合申報條件的資深鄉村教師將“直接評聘為基層高級教師”,旨在吸引一批優秀教師到鄉村中小學校任教,引導教師扎根鄉村中小學校長期從教。

同時,我省持續完善農村教師公費定向培養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初中教師培養學校達6所、小學教師培養學校達13所。2012年以來,共招收培養義務教育農村教師公費定向師范生5.43萬人,絕大部分畢業生已成為鄉村教育的中堅力量。完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特崗計劃,2012年至今已招聘特崗教師5.2萬余人,其中服務期滿留任的有3萬名左右,均轉為正式教師。

推進對口幫扶促發展

我省以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現代化,城鄉教育不均衡的鴻溝正在縮小。目前,我省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台”已覆蓋全省,累計獎補資金達3400萬元,全省中小學校(含教學點)互聯網接入率已達99.10%,多媒體教室普及率達85.41%,完成與國家公共資源平台的對接,建成互聯互通、開放靈活、多級分布、覆蓋全省、共治共享、協同服務的省級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

“老師教了我們一首歌和打拍子的技巧,我覺得非常有趣,都不想下課了。”9月15日,在新田縣芙蓉學校三年級1班,同學們通過信息化設備,與永州市映山小學的同學們同步聆聽音樂老師的講課。課堂上,老師隔空與學生互動,桌子成了學生的節拍器,簡單的音樂課變得妙趣橫生,孩子們興致盎然,意猶未盡。

在錄播室,芙蓉學校教師唐曼莉也正通過信息化設備,與遠在枧頭鎮的枧頭學校和彭梓城村教學點的同學們,共上一堂思品課,圍繞家庭親情繪本故事,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們學會感恩,感受濃濃的親情。

這種“上聯名校、下聯村小”的“互聯網+芙蓉聯校”的網絡課堂模式,已成為全省芙蓉學校必備的區域輻射功能。目前,去年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15所芙蓉學校已和優質學校簽訂了幫扶協議;同時與區域內薄弱學校連接,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對口幫扶”“以強帶弱”“建立教育聯合體”,是提升鄉村學校教學質量的另一個秘訣。

位於興隆場鎮的瀘溪縣三中,曾因教學質量下滑被稱為“散中”。縣裡安排縣城最好的初中——白沙中學與其“結對”,在教研水平和教學管理上對口幫扶。如今,瀘溪縣三中已一躍成為瀘溪農村初中學校的領頭羊,流失的學生也慢慢回來了。

為提高鄉村小規模學校辦學質量,我省今年又有大動作,出台了《關於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和管理的意見》,從學校建設,師資隊伍,資金保障等多方面出台多項舉措,全面補齊鄉村小規模學校這個義務教育的短板。

全省即將整體接受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評估驗收,這標志著我省義務教育發展將全面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我省將按照國家“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總要求,推動義務教育朝著“優質均衡發展”這一新的目標邁進,切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記者 余蓉)

(責編:李淑靜、唐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