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李俠原型李白,在上海戰斗了12年。1949年5月7日,39歲的李白被敵人秘密殺害,犧牲在黎明之前。
5月31日,記者來到瀏陽市張坊鎮白石村,踏訪革命烈士李白的故居,感受忠誠與信仰的力量。
李白1910年5月出生於白石村,因家庭貧困,他從小失學,13歲入染坊當學徒。
1926年,李白參加了當地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並於當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秋收起義。1931年,在紅四軍任職的李白,被選派參加了無線電訓練班,從此,他與紅色無線電通訊事業結緣。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李白被派到第五軍團擔任電台台長。在異常激烈的戰斗中,李白對戰友說:“隻要我們在,電台就在,電波就不能中斷。”這句話,他一生踐行。
1937年,七七事變后,全面抗戰的炮聲震撼了中華大地。10月10日,一名戴著眼鏡、身著學生裝的男子來到上海新閘旅社,在登記簿上寫下名字——李霞。他就是奉命到上海從事黨的秘密電台工作的李白。
為躲避敵人追蹤,李白改裝電台,將電負荷從75瓦降低到35瓦,最后降至僅7瓦。每天夜深人靜之時,正是李白的工作時間。他從櫃中取出電台,通過紅色電波,及時向黨中央傳遞了重要軍政情報,架起了上海和延安之間的“空中橋梁”。
獨居男子在當時險惡的環境下難免會引起懷疑。1939年春,黨組織安排女工出身的共產黨員裘慧英與李白扮作夫妻掩護電台,開展工作。兩人在共同的革命斗爭中產生愛情,第二年秋經黨組織批准結為夫妻,成為秘密斗爭之家。
1942年9月23日晚,日本憲兵闖入李白住所,搜出了他的電台,敵人一摸,電台還是熱的,於是抓捕了李白夫婦。近一個月的嚴刑拷打,敵人沒得到任何口供,於是先放走裘慧英。李白仍然堅持“私人商業電台”的口供,而當時上海灘也確有各種私設的商用電台,這個案子一時成了“無頭案”,8個月后,李白獲釋。
出獄后,李白遵照黨組織的安排,前往浙江淳安縣國民黨軍委會國際問題研究所當報務員,往返於浙江的淳安、場口和江西的鉛山之間,利用這一電台向黨組織發報。1945年春,他帶著電台乘船到浙江淳安,裝在籮筐裡的電台被查獲。因當時國共統一戰線關系,經黨組織營救脫險,李白夫婦帶著電台重返上海。
1948年12月30日凌晨,上海黃渡路107弄15號狹窄昏暗的三層閣樓上,李白正在發送一份十分重要的情報。此時,國民黨當局採用在上海分區停電的方法,終於偵察到了李白秘密電台的位置。在敵人重重包圍中,他鎮定地發完電報,銷毀密碼。李白第三次被捕了。在淞滬警備司令部刑訊室,面對敵人近30小時的嚴刑拷打,他堅貞不屈。
1949年5月7日,裘慧英帶著孩子前往關押李白的蓬萊路警察看守所探望。看到丈夫雙腿已被老虎凳壓斷,指甲被老虎鉗拔掉,裘慧英心如刀絞。李白忍著傷痛對裘慧英說:“天快亮了,上海快解放了,全國也快要解放,革命即將成功,我無論生或死,心之泰然……”
就在這天深夜,李白被特務頭子毛人鳳秘密殺害於浦東戚家廟,時年39歲。20天后,上海宣告解放。
李白烈士雖然已離我們遠去,但他的精神與信念永存,紅色電波永遠不會消逝。2009年,李白被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2017年,李白烈士故居成為國家安全教育基地、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記者 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