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瀟湘時評

老小區變身新家園

申智林
2021年09月23日14: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湖南長沙的西園北裡,在斑駁石板路兩側,新增的茶室、書屋讓老巷平添新氣質﹔浙江台州的藕池居,通過立面改造、河道整治等措施提高“顏值”。時下,各地推進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不少老舊小區經過改造,社區功能、基礎設施、居住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煥發出新的活力。

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63%,已經步入城鎮化較快發展中后期,不少“城市病”逐漸凸顯。就不少老舊小區而言,由於歷史原因和客觀條件限制,在社區規劃、建筑設計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在貼近城市整體性和生長性上具有短板﹔加之修建較早、維護不善,在功能性和安全性上存在不足,一些設施亟待更換補齊。老舊小區改造既關乎城市景觀的“面子”,更牽涉民生保障的“裡子”,如何改造、改造得怎麼樣關乎群眾的幸福感。

緊扣群眾“急難愁盼”事項補短板,是老舊小區改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題中之義。在摸排民生設施缺口、編制改造方案時,應將養老、托育、停車等需求作為重點考慮內容。要看到,相比於推倒重建,城市老舊小區往往是存量改造、局部調整,受到的限制更多,可供發揮的空間更小。做好相關工作,必須在既有公共資源的綜合利用中尋求突破口。例如,通過拆除違章建筑配建便民服務設施,通過挖掘更多空間解決停車、新能源車充電難題,等等。在滿足基本需求的基礎上,還可進行智慧社區等提升類改造,滿足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期望。

老舊小區改造是民生工程、發展工程,也是重要的基層治理工程。一段時間以來,從建立“和睦議事港”等居民議事機制,到派出“法律明白人”等隊伍,再到使用業主大會電子投票系統,不少城市發揮專業人士、社區干部和小區居民集體智慧,尋找最大公約數,讓一件件棘手事迎刃而解。去年以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多批次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可復制政策機制清單,著眼方案制定、金融支持、市場參與等各環節,總結推廣有益經驗。這也說明,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落實落細,必須匯聚各方力量,完善工作機制,從治理上狠下功夫。

2019—2020年,全國累計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9萬個,今年計劃新開工改造5.3萬個,一批既適應城市風貌、又滿足生活需求的居民小區,展示著城市更新的步伐。不斷推進城市更新,一個接著一個改,更多昔日的老舊小區必將成為居民們的美好家園。

(責編:李淑靜、唐李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