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瀟湘時評

緊扣時代脈搏 回應時代呼聲

——寫在《大國小村》出版之際

2021年11月03日08:54 | 來源:湖南日報
小字號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方略,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人民戰爭,走出了一條超常規的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為我們今天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奠定了堅實基礎,注入了強大信心。

十八洞村作為“精准扶貧”的首倡之地,在脫貧攻堅的偉大征程中,依靠黨的堅強領導,把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發出來,創造了苗寨發展史上的奇跡,成為了我國精准脫貧的“村級樣本”。十八洞村在短短八年時間裡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實現了由溫飽不足到向美好生活邁進的華麗蛻變。對於這樣一個典型村庄在脫貧攻堅中的變遷,有必要進行梳理總結。

為總結十八洞村的變遷歷程、脫貧經驗,以及十八洞村人的奮斗精神、脫貧模式,中央農辦鄉村振興專家委員、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三農工作專家組組長、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陳文勝教授,組織團隊開展深入調研,出版了《大國小村》這本書。該書展示了大國百年變局的宏觀視野下鄉村變遷的現實樣本,為我們提供了三個方面的有益啟示:

第一,做學術研究,要緊扣時代脈搏,回應時代呼聲。中國的扶貧開發,國家層面的啟動是1984年,湖南省的扶貧開發會議就是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開的,整個武陵山區的扶貧開發是從那時候啟動的,到今年已經將近40年了。國家扶貧投入力度最大,鄉村面貌變化最大,對鄉村干部作風改進觸動最大的,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精准扶貧”方略以來的這幾年,這個變化得到基層同志一致認可。這個階段農村發生的變化是值得分析總結、值得研究梳理的。《大國小村》這本書以十八洞村為樣本,對整個脫貧攻堅與鄉村變遷的總結梳理,視野比較寬廣,敘述和評價比較客觀。從對十八洞村已開展的宣傳和研究來看,這本書對十八洞村展開全景式、立體化描述,對問題的剖析既緊扣了時代脈搏,又回應了時代呼聲。

第二,研究社會現象,要注重學術價值與問題導向。《大國小村》是對十八洞村的社會學考察,借鑒的是費孝通先生《江村經濟》這本著作的敘事方式。學術研究不同於宣傳,更加注重對客觀規律的研究,即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鄉村治理規律的探討。過去對十八洞村的總結,宣傳的范式多一些,做學術研究的比較少。《大國小村》就是比較注重學術研究、學術價值的一本書。該書從駐村扶貧工作隊、產業變遷與經濟重構、村庄治理、苗寨文化、苗寨社會結構、苗寨環境等多方面、多角度地剖析十八洞村,既分析十八洞村取得的成就,也客觀分析存在的問題,以此探索脫貧攻堅規律,這是很有意義的。

第三,在“三農”工作從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應注重研究、解剖個案。個案是社會發展變遷的縮影,選擇十八洞村進行個案研究,很有價值。從《大國小村》對十八洞村這個典型個案分析中可以看出,精准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制勝法寶。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的精准扶貧思想,是科學性、針對性很強、很接地氣的重要思想。實踐証明,遵循“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准扶貧”的要求,十八洞村書寫了時代傳奇,精准扶貧也為貧困村庄同步邁入全面小康提供了有效路徑。湖南省委省政府、湘西州委州政府、花垣縣委縣政府扛起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投向脫貧攻堅主戰場,為全省、全州、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保障,支持推動十八洞村成為全國典型。《大國小村》在分析十八洞村從脫貧攻堅邁向鄉村振興之路時,沒有回避存在的問題。根據調查的情況,真正要搞好一個重點村,需要財政的投入是很大的,社會資本投入還不算。因此,從十八洞村的個案研究可以得出啟示,中國農村這麼大,村庄這麼多,要短期內支撐這個投入還需要整合資源,想很多辦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條路任重道遠。

總體來看,《大國小村》不僅為總結、闡釋、提煉十八洞村脫貧攻堅的經驗與規律提供了有價值的探索,也為當前和今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有意義的啟示。(作者系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

(責編:唐李晗、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