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文旅

屈子書院講壇:尹韻公講述中國場景下古代信息傳播發展簡史

2021年11月22日10:31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現場觀眾認真聆聽。唐玉蓮攝
現場觀眾認真聆聽。唐玉蓮攝

人民網長沙11月22日電 11月2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所原所長、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尹韻公蒞臨屈子書院講壇,發表《中國場景下的古代信息傳播發展簡史》的主旨演講。從文明史與信息傳播、簡牘與信息傳播、紙與信息傳播、印刷術與傳播、古代報紙的發展五個方面,為現場聽眾以及線上近60萬網友講述了中國古代的信息的傳播與發展。

尹韻公指出,所有的生命體都有信息傳播的本能和遺傳基因。由於動物沒有文字,也沒有創造力,而人作為最聰明的動物,不僅有創造力,而且發明了文字,所以人能夠主宰世界。在文字還沒有出現之前,人們主要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播信息,然而由於人腦的記憶容量有限,信息往往容易失真,聰明的人類便開始借助於一些物質材料來幫助記憶,如上古先民們的結繩記事等。

“文字發明是中國信息傳播的一個偉大節點。中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因其刻在龜甲上而得名,但由於傳播材料的限制,它在信息傳播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在殷商時代,從事文字工作的僅僅隻有120人。”尹韻公指出,后來中國人發明了簡牘,這是傳播媒介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第一次將文字從社會最上層的小圈子裡解放出來,促進了文化的發展,也留下了“學富五車”“韋編三絕”等與簡牘有關的成語。

他指出,紙的發明在信息傳播史上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公元105年,蔡倫發明了造紙術。紙的出現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巨大影響,使得更多人能夠識文斷字,閱讀經典,引起了知識革命、字數革命、字體革命和書法革命。由於技術的變革與改進,紙在唐朝已經很普及了,到宋代的時候還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印刷術的發明是中國人對於信息傳播與文明發展的又一個重要貢獻。從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大大加速了文化交流的進程與知識的傳播。

尹韻公還指出,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發達的驛傳制度保証了各類信息的及時傳遞。如捷報、告示、八百裡加急等均與驛傳制度有關系。在清代的時候,雖然英國通過工業革命已經建立了國家級的郵政系統,但是當時一位外國學者到了中國后,為中國的驛傳運行機制所驚嘆,認為中國的驛傳制度的傳遞效率大大超過了英國。(肖譚霖)

(責編:李淑靜、唐李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