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本網專稿

大手牽小手 城鄉教育齊步走

——記砂子塘萬境水岸小學幫扶喜雨小學四周年

李芳森 實習生葉佳佳
2021年12月03日15:09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圭塘河畔的砂子塘萬境水岸小學。人民網 李芳森攝

砂子塘萬境水岸小學和喜雨小學,一個是省會長沙的城市小學,一個是跳馬遠郊的鄉村小學﹔一個是雨花區曾經規模最大的小學,一個是至今仍規模最小的小學,卻意外牽手,共同前進。

自2018年至今,砂子塘萬境水岸小學攜手幫扶喜雨小學,4年間,給予物資、師資、管理等方面的幫助,把喜雨小學當做了自己遠在鄉村的分校。

喜雨小學位於長株潭綠心范圍內,如同感受綠心的搏動般,砂子塘萬境水岸小學也能感知它身處困境中的掙扎﹔如同學校旁靜靜流淌的圭塘河,開始逆流而上,反哺、滋養著這所綠心中的鄉村小學。

砂子塘萬境水岸小學。人民網 李芳森攝

緣起

鄉村小學牽動城市校長內心

從砂子塘萬境水岸小學至喜雨小學,行車近一個小時,景色從繁華都市一變為幽靜鄉村。20多公裡的路程,李飏自去年9月開始,每周四都會走上一趟。

李飏,砂子塘萬境水岸小學校長,每周的“喜雨之行”,卻是給喜雨小學的孩子們上名著導讀課程。今年這門課程的任務,是要帶著喜雨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們,品讀完意大利作家的作品《愛的教育》。

李飏希望,這本將“愛”字貫穿全文的經典名著,能給這些鄉村裡的孩子,帶來愛的撫慰。

李飏和喜雨小學五年級學生同讀一本書。受訪者供圖

與喜雨小學的結緣,那是在2018年,在雨花區教育局《跳馬片區中小學校(幼兒園)精准幫扶工作方案》正式實施后,李飏首次來到這裡。彼時的喜雨小學小巧卻不精美,校園裡滿是坑窪的泥巴路,學生少,老師更少﹔學校裡的6名老師,每人得擔負起5-8門學科的教學,繁重的教學任務壓得老師們喘不過氣來。

這讓有著31年任教經驗的國家級骨干教師李飏,第一次知道,在城市的周邊,竟還有如此小舊的學校。2018年,砂子塘萬境水岸小學不過建校5年,經歷了學校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李飏,深知喜雨小學發展的不易,便下定決心,要力所能及地去幫助這個遠在郊區的鄉村小學。

“隻有淋過雨的人,才知道給別人撐起一把傘。”從2018年開始,砂子塘萬境水岸小學裡每年都會有1到2名老師來到喜雨小學授課,至今,已有5位老師來此任教。

然而,故事的發展,遠不如這般寫意。

2018年,李飏邀請當時的喜雨小學校長來校交流,並向他表達了幫扶的意願。當那位鄉村小學的校長,在當時雨花區規模最大的小學裡學習一天后,說出了自己的結論。

“老校長說,兩所規模差距這麼大的學校,根本沒有借鑒的意義。”雖時隔4年,李飏還能記得這盆冷水的冰涼。“都是開門辦學,都是教書育人,發展肯定會有共通點。”

隨即,李飏便安排學校的科學老師進入喜雨小學任教,這所鄉村小學的教室裡,首次傳出了“科學之聲”。

往后的4年間,來自砂子塘萬境水岸小學的語文、英語、音樂等專業教師,接連來到喜雨小學。李飏的照片,也挂上了喜雨小學的教師牆,這場城鄉小學間的緣分一直延續。

正在喜雨小學教授音樂課的侯琨。人民網 李芳森攝

攜手

城市教師4年支教鄉村

跟隨導航的指引,在跳馬鎮裡七拐八彎下,到達此行的目的地。

在喜雨小學,隨處可見砂子塘萬境水岸小學的元素:校園內的指示牌上,全都繪有象征砂子塘萬境水岸小學“三融文化”的融娃﹔教師牆上,張貼有砂子塘萬境水岸小學三名老師的照片﹔會議室內,寫著砂子塘萬境水岸小學“為孩子們幸福、優秀的人生奠基”的校訓……

我們到達時,正值上課時間,孩子們稚嫩的歌聲在校園裡回蕩,傳到廣袤的鄉村間,這也是砂子塘萬境水岸小學老師帶來的新面貌。

今年9月,音樂老師侯琨由城入村,這是喜雨小學第一次正式開設音樂課程,這些鄉村孩子們的音樂之旅便由此開始。

“音樂教育不是為了讓孩子們把歌學會,只是想教給孩子們一種音樂學習和鑒賞的能力,這能讓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更加豐富。”侯琨說,不同於城裡孩子時常接受的藝術特長培訓,這裡的孩子在音樂方面都是零基礎,全校各年級的音樂課進度條都是一致。侯琨在選擇教學曲子時,都是選擇旋律簡單、孩子們感興趣的曲子,循序漸進地給學生傳授樂理知識。

“一開始我還擔心鄉村學校沒有電子琴,還想著從萬境搬一台過來。”到了喜雨后,侯琨發現,之前都是瞎操心,這裡不僅配備有電子琴,多媒體室還有一架鋼琴。這些教學設備,喜雨小學早在去年便已配備。

身兼少先隊輔導員的侯琨,還負責孩子們德育方面的培養。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和狀態,侯琨會對全校范圍內的學生進行不定時家訪。

但對侯琨來說,家訪也不是件易事。

“以前的孩子,幾乎都是住在學校的周邊小區,一次走上幾戶都不難﹔但在這裡,就算是拿著家長發來的定位,也不一定找得到。”在侯琨的記憶裡,幾乎每次在喜雨小學的家訪,都得是沿著鄉村小道,見到村民就下車詢問。即使是最后的“一公裡”,也得經過多次上下車后,才能到達。

正在喜雨小學教授音課的陳茜。人民網 李芳森攝

陳茜,也是今年像侯琨一樣來到喜雨小學支教的英語老師。相對於城裡學校,鄉村學校對於孩子的英語教育更為薄弱些,這便給陳茜的英語教學增加了難度。

“孩子要重新適應老師,老師要重新了解學生,這些都是難題。”來到喜雨小學授課3個月的陳茜說道,面對基礎更薄弱的孩子們,教學要求和方式都得改變,需要根據孩子們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備課。

來到喜雨之后,讓陳茜一改之前對鄉村學校的印象:“我本以為一隻粉筆、一張黑板,就得教完所有課﹔沒想到教室裡還有一體機配備,學校設施條件齊全,教學用具一應俱全。”

想問問兩位老師在喜雨小學的教學成果,當在課堂裡聽到師生間熟練的英語對話,學生們在課間相互表演的口琴吹奏。這,應該就是學生代他們給出的最佳答案。

如今小巧精美的喜雨小學。人民網 李芳森攝

融合

城市小學有了個鄉村分校

“這些年,學校教學隊伍規范了,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更緊密了﹔辦學條件改善,校舍翻新,設備設施齊全,完全不亞於城區,這裡的孩子們還是很幸福的。”有著24年鄉村學校工作經歷的喜雨小學校長龔雨順,談及砂子塘萬境水岸小學的幫助,便停不下來。

龔雨順說,以前師資匱乏,任課老師都是先滿足語、數、英課程的正常授課,再兼任其他課程﹔音、體、美課程基本都是形式上的,沒有專業老師上課。“現在不同了,現在音樂課有琴聲,美術課有歡笑,還能學習國畫、手工、創意美術等。孩子們現在最喜歡的就是音樂、美術課。”

“家長們的觀念也在發生改變。”龔雨順說,以前隻要家庭條件允許,家長都會咬緊牙關把孩子送到城裡念書,現在的說法就不同了。“用家長的話說,就是‘城裡的老師都來喜雨教書了,我們就不用削尖腦袋往城裡跑了’。”

除此之外,砂子塘萬境水岸小學中層干部、輔導員來校指導管理,讓學校的管理團隊也更優化了。

“以前都是自己搞自己的,開會就是簡單的‘餐桌會議’,和萬境牽手以后,會議更加正式,工作落實得也更加到位﹔通過學習城區學校的管理方式,現在對師生的管理也得以加強。”龔雨順表示。

物資充足了,師資增強了,管理完善了,喜雨小學近幾年獲得的榮譽也因此增加了不少。

喜雨小學已更名為砂子塘萬境第三小學。人民網 李芳森攝

跳馬鎮的14個小學裡,喜雨小學的規模最小。放在以前,這樣小規模的學校,摘得榮譽的機會並不多。但成長也在一次次獲譽中展現:在2019年的市級三獨比賽中,喜雨小學學生在區選中獲得二等獎﹔2021年7月,喜雨小學體育老師在體育賽課獲得區三等獎……

四年的幫扶和交流,喜雨小學的改變在從中孕育,周邊村民對學校更為認可,學校的口碑在向好發展:2020年,喜雨小學一年級新生報名隻有4個,隻得分流到周邊小學,學校當年因此沒有開設一年級﹔而在2021年,一年級新生報名達到16個。

四年的幫扶和交流,兩所學校共同進步、相互融合:今年,喜雨小學正式更名為砂子塘萬境第三小學,曾經名義上的“分校”,成為了事實上的“一家人”。

大手牽小手,成為一家人的兩所學校,往后的互動將更加緊密。

砂子塘萬境水岸小學校長李飏表示,支持力度將繼續加碼,本校將一對一地向分校進行師資扶持,形成穩定、和諧的教育環境,發揮優質學校輻射引領作用,帶動鄉村小規模學校一體化同步發展,實現資源共享,把跳馬的孩子留在父母身邊,讓鄉村的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