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人民日報看湖南

礦井深處,奮斗的身影

肖克寒
2022年01月17日09: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為礦山遠觀。李曉琳攝

  像枝山花,像綹烈焰。礦井深處,有一個奮斗的身影。

  他叫劉征兵,今年四十歲,是湖南一家礦業公司的一名風鑽工,也是採礦班長,礦山人親切地喊他“鑽頭”。初見劉征兵,其干練的形象便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中等個頭,精瘦,鼻梁挺直,目光有神。

  百年老礦,藏龍臥虎。見到劉征兵,是在八〇〇坑口6號脈550—811採礦作業區。這裡,離630平巷出口已有四千余米。

  井下,有礦藏,但也充滿艱險。深深巷道隨礦脈伸延。一盞盞節能白熾燈,照著洞壁,照著管道和纜線,照著長有蘑菇的礦木,光線如岩石般堅硬、生冷。

  劉征兵扣著藍色安全帽,戴著防灰口罩,蹬著深齒黑靴,手腳並用,沿懸梯往上攀去。懸梯有三十多米高,幾乎垂直。紅色的工作服,像是生命的顏色,點燃了井下的沉寂。劉征兵終於擠進鑽點,那裡空間極狹,仿佛從岩層裡摳出。開始工作前,劉征兵操起四五風鑽,反復調試。安全帽上射出的光柱,在岩壁上打出光斑圈,來回游弋著。

  在黑色礦脈上找到鑽點后,風鑽舉起來了。隨著嗒嗒聲響起,鑽杆旋轉搖晃,塵霧漸漸彌漫……

  家住礦山腳下的劉征兵,高中畢業后去了南方,在一家公司打拼。2015年,難舍故土的他回到了家鄉,經人介紹來到礦業公司,干起了普通班員。

  初入岩層深處,劉征兵頗有幾分恐懼。低矮的坑道,曲折起伏,潮濕悶熱,周圍不時傳來砰砰爆破聲。帶他的羅師傅,有著二十多年打鑽經驗,師傅給劉征兵鼓勁:“征兵,莫怕,愛上這一行就都好了!”咀嚼著老師傅說的話,劉征兵陡增力量。

  當風鑽工最難的,是要控制好採幅和爆破率。爆破要做到一掌平,一樣寬。為練出過硬本領,劉征兵狠下功夫:勤問、細觀、勇試、多悟……終於掌握了許多訣竅。譬如,鑽杆位置要瞄好,炮眼准確排在一條線上,間距七十厘米……

  兩年過去,劉征兵淬煉成“鑽頭”。憑他的技術,兩人一組,一班下來可完成五十多個炮眼,且布局合理。不知不覺間,他深愛上風鑽了。每天,隻要一睜眼,就會浮現出風鑽場景。夢中,常常會夢到一坨坨銀灰色礦石……

  2017年,八〇〇坑口任命劉征兵為採礦班長,這個“鑽頭”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坑口領導叮囑他:當班長可不是隻管自己就行,更要管好班組這個超大“鑽頭”。

  劉征兵帶的班組,多時有十來個人。他們來自不同地方,性情各異。如何去“管”?劉征兵心裡沒底。坑口領導點撥他:“愛得深,就管得好!”一番琢磨后,劉征兵終於明白:要管好班組,先得把每個礦工裝在心裡,礦工是礦山的魂。

  於是,他加強了與礦工的交流。“貓耳洞”午餐,是礦工們難得的短暫放鬆時刻。劉征兵與礦工們邊吃著飯邊拉家常——誰家家裡有幾位老人,誰家農活收成如何,誰家孩子讀書進步沒有,他一一記在心裡。礦工家裡有難事,他會登門幫忙,有時甚至成了“主心骨”。一旦有工友需要頂班,劉征兵二話不說就頂上去。劉征兵的妻子在高速公路收費站上班,因為工作原因,夫妻二人本來就聚少離多,這樣一來,節假日時劉征兵又不得不與妻兒“爽約”。平時,要是看到食量大的礦工突然沒用大飯盒,細心的劉征兵會主動詢問原因。到了月底,任務完成得好,劉征兵會組織礦工們去打個“牙祭”,偶爾還“吼”幾句流行歌曲……

  抓實安全生產,是對班組最深的“愛”。劉征兵緊抓安全生產不放。每天,他不僅與班組人員同進同出,而且一到採場,就著手組織清點現場,檢查設備,觀察作業面點,召開簡短“早會”,不放過任何疑點。檢查中,每每遇到危險的時刻,劉征兵總是搶在前面。

  “五好標杆班組”“六好班組”……幾年來,劉征兵帶領的班組在公司開展的班組競賽中,獲得了不少榮譽。作為班長的劉征兵,也多次被評為公司的優秀員工,獲得生產標兵稱號。2020年,不斷追求進步的劉征兵,向黨組織鄭重地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在莽莽礦山間,有這樣一個年輕的奮斗身影……

(責編:李淑靜、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