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人民日報看湖南

苗繡:指尖上的傳承

本報記者 孫 超
2022年05月21日09: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在十八洞村苗繡特色產業專業合作社,村民石順蓮正帶著合作社的社員們,趕制一批苗繡作品。

有的是蝴蝶、花草圖案。“花草代表著兒女,蝴蝶代表著媽媽,蝴蝶和花草連接在一起,就像兒女和媽媽的心永遠不分開。”石順蓮說。

有的則是描繪新氣象的新苗繡。五彩絲線在石順蓮手裡上下翻飛,她繡的是一幅名為《豐收》的苗繡,展示的正是近年來村裡人脫貧致富的新圖景。

還有更現代的題材。有的繡著地鐵和動車,還有的苗繡圖案繡在新潮的女士挎包、家居用品、現代服裝上。

“傳統苗繡背后,既是苗寨山川草木的體現,也反映了苗族人民的歷史文化和審美情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龍杰說,苗繡技藝流傳已久。沈從文曾這樣介紹湘西苗族挑花繡:“這些花樣雖完成於十九世紀,卻和二千多年前楚文化中反映到彩繪漆器上和青銅鏡子的主題圖案一脈相通。”

或五彩繽紛,或恬靜淡雅,或朴素大方,苗繡所能呈現的不同風格,來自豐富多樣的天然染料來源,以及獨特的印染工藝。龍杰介紹,苗族多居山區,資源豐富,為印染提供天然材質。傳統苗繡繡線與布料採用手工自制,線和布的染料取材於植物的根、莖、葉、皮和種子。“比如紅色取於椿樹,黃色取於黃連根,還有一些顏色甚至就是來自河裡的彩色石頭……”

印染是苗家人的傳統技藝,各種絲線印染程序也極為講究。在染制絲線時,要將採集的材料洗淨,搗碎加水,然后將染物泡在其中拌浸或煮染,直到染好后取出晒干。如此經過反復多次染制,直至染出滿意的顏色為止。

染制后的針繡環節,則是苗繡最令人眼花繚亂的部分。“苗繡到底有多少技法,至今無人能准確統計出來。”龍杰說,苗繡技法紛繁復雜,涵蓋了繪花、鑿花、剪紙、貼花、牽花、挑花、編花、雕花等多種門類。具體到苗繡針法上,又可分為平繡、辮繡、結繡、纏繡、縐繡、盤繡、挑繡等上百種。在每種繡法裡又綜合多種技法,如平繡就包含繡、插、捆、洒、點、挑、串、邊八大類20多種針腳系統。

平繡,苗繡中運用最為廣泛的技法,用絲線穿針繡制,繡法簡單靈巧,成品光潔平滑,故稱平繡。

挑花繡,也稱挑紗或數紗。“數准紗眼挑花紋”,苗族婦女穿的白衣,不挽袖見花,挽起衣袖同樣有花,兩面都有好花,別有一番風味。

貼花繡,則是用不同顏色的布料,剪成花枝、花葉、花朵或各種動物的形態,針線鎖邊連接成形,貼在繡品的適當部位,使繡品形態更加逼真飽滿。

除了傳統的生活裝飾品和服飾,在發掘苗族文化傳統、收集整理苗族史詩傳說的基礎上,當代人還創作出更多大畫幅的苗繡作品。2018年9月,巨幅苗繡《苗族古歌史詩繡卷》被認証為“世界上最長的苗繡”。這幅長148米、寬1.13米的巨型苗繡,是湘西州苗繡代表性傳承人向秀平歷時2年多完成的作品。“刺繡7億3584萬多針,用絲線80多公斤。參與其中的繡娘們說,從沒聽過、見過,更沒繡過這樣大的作品。”向秀平說。

雙龍鎮夯寨村的農民畫家石惠雲,是這幅繡卷的樣稿繪制者。“每當抬頭仰望巍巍群峰,低頭撫摸多情的苗鄉土地,我都能從中汲取到文化的養分。”石惠雲不禁感慨。

《人民日報》( 2022年05月21日 第 07 版)

(責編:李淑靜、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