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市州縣域

持續二十八年的幫扶接力——長沙傾情傾力助龍山縣騰飛紀實

2022年05月23日14:25 | 來源:湖南日報
小字號

  1994年10月,省委、省政府決定把湘西作為扶貧攻堅的主戰場,確定長沙市對口幫扶龍山縣。由此,湘江與酉水洞庭相聚,長沙與龍山深情相擁。

  長沙歷屆市委、市政府,將龍山看成長沙的“編外縣”,接力幫扶。

  28年,彈指一揮間。龍山的產業、民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湘西邊陲這座山城迎來坦途!

  靠山吃山興產業,石窩長出“搖錢樹”

  “村前一條河,后山亂石窩,吃飯靠救濟,住房蹲岩腳。”一首民謠,道盡昔日裡耶鎮比耳村之難。而今,比耳村成了遠近聞名的“臍橙之鄉”和小康示范村。

  4月下旬,漫山遍野、堆青疊翠的橙樹正值花期,空氣中彌漫著沁人的清香。

  “過去道路‘卡脖子’,橙子賣不上價錢,不敢大規模種。”36歲的土家族漢子石勇是比耳村的村支書,也是龍山縣比耳臍橙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

  他介紹,在長沙的幫扶下,去年比耳村村道改造升級,原本3.5米寬的路面加寬到5.5米。這條“鄉村振興產業路”修成后,臍橙收購商的大型拖車可一路開到果園。運輸成本低了,每斤果子可以多賣兩毛錢。

  2021年,龍山以臍橙為代表的柑橘種植面積達15.5萬畝,產量達8萬噸、產值2億元,5萬多橘農增產增收。

  4月18日,洗洛鎮歐溪村千畝百合示范基地裡,40多名村民正在為5月舉行的龍山百合花節忙碌著。

  “歐溪村是縣級鄉村振興示范村,要通過百合產業帶動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長沙市岳麓區幫扶工作隊隊長孔明告訴記者,工作隊向歐溪村投入資金48萬元,通過“村集體+公司”的模式合作,2022年村集體分紅不低於10萬元。

  土好、水好、幫扶政策持續好,龍山縣百合產業迎來黃金發展時期。目前,全縣百合常種面積8萬余畝,輻射5萬余戶農戶,有規模不等的百合加工企業100余家,產品遠銷江浙滬等20多個省市。

  “產業興則鄉村興,集體強則組織強。”長沙對口幫扶工作組組長、龍山縣委常委、副縣長趙雪峰說,將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示范村,全面消除村集體經濟薄弱村。2021年共投入幫扶資金3億元,其中一半資金投向產業發展。在示范村茨岩塘鎮甘露村,龍山第一個村辦企業——甘露邨鄉村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了,油茶產業路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富有紅色精神土家元素的路燈正在抓緊安裝,紅色步道連結美麗屋場,中蜂養殖、紅色農旅、農耕開發、電商培訓一個項目接著一個項目上。

  送醫送技興民生,最美風景在校園

  寬敞靚麗的門診大樓、干淨整潔的病房、技術精湛的醫護人員……眼前的龍山縣人民醫院,車水馬龍。可輻射湘鄂渝三省(市)周邊8縣100萬人口,醫院規模和綜合實力不容小覷。而在13年前,縣人醫開設科室不足10個。

  醫院黨委書記賈琳說,2009年,湘雅二醫院開始對口幫扶,先后派出240名專家前來幫扶、義診。

  前不久,一位99歲高齡老人不慎摔倒致左股骨骨折。入院后,通過“神經阻滯+全麻”的方式完成了股骨頭置換手術,恢復良好。“這樣的手術在我院是史無前例的,以往遇到這樣的高齡病人,或勸其轉院或放棄治療。”賈琳說,在湘雅二醫院的幫扶下,縣人醫技術水平顯著提升。以前連簡單的血透、關節鏡都做不了,現在不僅擁有28個專業科室,連顱內動脈瘤這樣的手術都可以做好。

  改變的還有石牌鎮衛生院桶車分院。以前,這家衛生院隻能看些簡單的感冒發燒,相當於一家村衛生所的水平。2019年,雨花區幫扶工作隊送資金、送設備、送技術,一幢4層小樓的新衛生院煥然一新。

  “歷年來,長沙市各單位已幫助龍山縣新建鄉鎮衛生院9個,投入資金3500多萬元,修繕和購買設備投入243萬元,每一份投入,都是一份深情。”龍山縣衛健局副局長楊剛說。

  在龍山,最漂亮的建筑是學校,最美的風景在學校。20多年來,長沙市以教育扶貧為突破口,開展“造血式”幫扶。先后投入資金8497萬元,幫助龍山改擴建學校及運動場。同時,長沙名校充分發揮在管理、師資、文化等方面的優勢,與全縣51所學校結對幫扶,並派出30余名優秀教師入校挂職指導。如今,龍山教育在湘鄂渝黔邊區已成品牌,教育質量在湘西州持續名列前茅。

  明珠拂塵興文旅,大美龍山候君來

  公路穿山破壁,浩蕩蜿蜒。行至紅岩溪鎮,自山崖俯瞰,一片“綠芽”好似從天際飄下,落在山谷之間,這正是紅岩溪茶園。

  早幾年,在寧鄉經開區幫扶工作隊的支持下,3000多畝黃金茶種植基地步入正軌,既充盈了集體經濟,也帶富了周邊百姓。近兩年,這裡又有了新的變化。

  在茶園以東,一汪山泉匯流至此,形成了數米寬的小河。河流繞著“綠芽”淌了一圈,恰似茶葉浮於沸水之上。

  在地勢落差較大之處,新建了一座由石階搭成的橋供人通行。石橋之西,數塊扇形巨石參差壘疊。水流向下跌落,濺起的細密白浪,遠觀極像魚鱗。原本的無名小河,因此得名“魚鱗壩”。

  在幾年的扶持下,環河步道、“魚鱗壩”等景點逐一亮相,這裡已逐步成為旅游打卡地。

  美麗龍山,恰如蒙塵之珠,而長沙則如拂塵之手。

  美麗的惹巴拉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土家古寨,如一首意蘊雋永的風情詩﹔巍峨的八面山地勢險峻,如一支天高地闊的游吟曲﹔烏龍山大峽谷溶洞群光怪陸離,如一幅神秘莫測的寫意畫……

  世上最長的涼亭橋跨江而過,盤山公路百轉千回攀上千米海拔……修路、建橋、搭索道,在鄉村振興幫扶項目中,長沙市部署十二項行動計劃,支持龍山建設武陵山區全域旅游新高地、土家文化探源地和農旅融合發展示范區。

  “從岳麓山到八面山,坐著城鐵來龍山。”去年5月,在長沙市的大力支持下,龍山在長沙舉辦龍山“紅色旅游年”活動暨“長龍”旅游專列開通儀式。長沙與龍山的行程縮短至3.5小時,迎來了紅色旅游潮,兩地市民、游客往來出行日益便利、頻繁。

  長沙還根據龍山文旅產業發展實際,著重在行業培訓、景區提質、市場營銷、客源引流、品牌塑造等方面幫助龍山精准施策,重點發力。將裡耶秦簡展搬到長沙、28家全省優質組團社集中訪龍設計旅游產品路線、“抖音龍山行”大V引流、“秦風楚韻”文旅宣傳片拍攝、在長沙地鐵車身和黃興南路步行街等繁華地段廣告助力宣傳造勢……

  2021年,龍山縣實現旅游接待人次429.67萬,實現旅游收入41.04億元﹔五大景區共接待購票游客117萬人次,實現經營性收入超過3000萬元。

  “一區兩園”興工業,就業不用去遠方

  出縣城往西南方向約15分鐘,“大眾創業萬眾創新”8個大字在青山間格外醒目,這便是龍山產業開發區,是龍山人才培育、產業聚集的期冀之地。

  2019年,長沙市投資逾千萬元打造了龍山縣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近兩年時間,成功入駐孵化企業60余家。

  “85后”青年魏仁銘大學畢業后在深圳、浙江等多地漂泊,多次想返鄉創業卻苦於囊中羞澀。免費辦公、稅收補貼、項目扶持、創業貸款……在縣孵化基地系列幫助下,這個山裡伢子成功創立“山裡先生”品牌,建立了含採購、倉管、客服、美工、運營為一體的專業電商團隊,將龍山百合、臍橙、臘肉等70余種特產賣出大山。

  與魏仁銘一樣,創業青年張浩去年5月入駐基地,注冊“仙巴佬”網絡科技公司。除自己團隊在各網絡直播平台專業帶貨外,還聯合縣委人才辦、龍山長沙對口辦共同成立了直播電商成長營,幫助縣裡培養更多的“帶貨達人”,既擴大了就業又敞開了銷路,山鄉青年應者雲集。

  創業孵化在基地,發展壯大在園區。如今,龍山產業開發區已建好標准廠房20.67萬平方米,為引進和孵化企業打造了“拎包入駐”的優渥環境。

  雙沐藥業就成長於這塊沃土。公司從2018年注冊到如今,已擁有標准化廠房1萬余平方米,實現了黃柏、玄參、厚朴等20余種中藥材種植、銷售、服務、檢測一體化,預計今年銷售可破億元。

  “在長沙市的大力支持下,園區有規上企業21家,其中惹巴妹手工織品有限公司成功上市,並帶動了2000余人在家門口就業。”開發區黨委書記劉輝東介紹,“十四五”期間,龍山將形成“一區兩園(即寶塔產業園和長沙產業園)”的發展格局。

  龍山縣委書記時榮芬說:“28年來,長沙對龍山傾情幫扶,時間跨度之長、幫扶力度之大、幫扶效果之好,龍山人民將永遠銘記這份恩情。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鄉村振興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建設湘鄂渝邊區中心城市和現代化新龍山!”

  初心不曾改變,腳步不會停歇,鄉村振興的幫扶之路仍在延續。(記者 曹輝 張頤佳 張福芳 王茜 李曼斯 通訊員 胡域)

(責編:李淑靜、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