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市州縣域

湖南江華:做好“后半篇”文章,讓易地搬遷移民生活更“舒心” 

2022年11月14日15:44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一幢幢深藍色的樓房拔地而起,一台台生產機械在快速運轉,一群群工人在廠房裡忙碌……初冬暖陽,走進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大石橋鄉易地扶貧安置點,呈現在眼前是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這是該縣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安居樂業的一個鏡頭。

江華是原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受歷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響,一直是湖南最為貧困的地區之一。“十三五”期間,通過實施精准扶貧施策,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約11.3萬人如期脫貧,其中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人數為10126人,約佔貧困總人數的十分之一。

近三年來,為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讓搬遷群眾更好實現“穩得住、有事做、逐步能致富”,江華突出就業產業幫扶,優化社區配套設施,強化安置社區治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搬遷群眾穩步過上幸福美好新生活。2020年,獲得國家發改委授予“美麗搬遷安置區”和“勵志易地搬遷群眾”的榮譽稱號。

建強陣地,讓移民群眾更“安心”

2020年以來,江華縣委、縣政府積極向上對接后續扶持工作,爭取省市以工代賑、湘西開發政策。僅2021年就爭取省市發改委以工代賑項目資金180萬元,通過項目的實施,帶動搬遷群眾就業65人,發放勞務報酬17萬元。

2022年,全縣以“五聯系五到戶”主題活動為抓手,向集中安置點派駐聯系工作隊,助推安置區鄉村振興,指導安置點黨支部、管委會具體落實防止易地扶貧搬遷群眾返貧致貧和幫扶工作、鞏固易地扶貧搬遷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完善社區服務管理制度,制定小區公約和村規民約,建立“五聯系五到戶”幫扶機制。

12個安置區均設立防返貧監測受理點,共識別監測對象13戶37人,每戶均因戶制宜制訂和落實幫扶措施,安排一至兩名有幫扶能力的國家公職人員結對幫扶,結對幫扶責任人每月入戶走訪1次以上。

為切實做好搬遷群眾社會融入,江華通過全面加強組織建設,在12安置區成立8個基層黨支部,4個就近融入社區支部,實現了基層組織全面覆蓋。並在每個安置區設立管理服務中心和業主委員會,統籌安排了公共管理服務工作人員63人,建立健全管理服務制度和服務體系,為搬遷群眾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務,保証搬遷群眾“遇事有人管、問題有人辦、需求有人幫”。

去年以來,包戶黨員干部在安置區通過走訪入戶,協調解決搬遷群眾“急難愁盼”問題523個。幫助258個閑置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化解矛盾糾紛40余起,排查整治安全隱患60余起。

發展產業,讓移民群眾更“順心”

清晨的陽光洒滿大地,江華大圩鎮崇江安置區便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上班族”。

“總想不到這輩子還能當上技術工人,不要看我有50多歲了,一個月也搞得到三千多塊錢。”正在架空層電子廠上班的搬遷戶孟文飄笑呵呵地說。

江華縣委、縣政府把發展產業和促進就業作為后續幫扶重點,將安置區產業就業幫扶納入全縣“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出台和落實針對性強的產業就業幫扶政策措施,多渠道支持和引導搬遷群眾發展產業和就業。

把集中安置房一樓架空層建設成為標准廠房,引進一批中、小微企業建立幫扶車間,吸納搬遷勞動力就業,實現樓上居家、樓下就業。

目前,各鄉鎮已發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架空層小微企業57家,提供就業崗位3000多個,解決895個搬遷對象就業﹔在安置區開發衛生保潔、治安巡邏等公益性崗位60余個,安置搬遷對象就業32人。

大力推進產業幫扶。通過土地、山場流轉,引導搬遷對象以多種形式參與種養加工、旅游等產業開發。湘江鄉桐沖口安置區依托“千年瑤寨”發展瑤族旅游、家庭旅館、農家樂等實現搬遷戶創收,發展民宿旅館20多家,從業人員達160余人。2021年,接待游客6萬多人次,實現旅游服務收入200多萬元,增加村集體收入19萬元,村民人均增收7000多元。

建好設施,讓移民群眾更“舒心”

搬遷是一時的事,而居住是一輩子的事。隻有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跟上了,歸屬感和身份認同感增強了,搬遷群眾才安得下心,穩得住。

江華圍繞安置區實現“五通”(通水、電、路、有線電視、通訊網絡等)、“六有”(學校、公廁、文化廣場、便民超市、垃圾中轉站、標准化衛生室等)以及“七化”(道路硬化、路燈亮化、社區綠化、環境潔化、容貌美化、污水淨化、垃圾無害化等)。將安置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納入鄉村振興戰略,一體規劃,統籌推進。把易地搬遷安置區打造成鄉村振興示范點、先行區。

大力實施公務服務“補短板”工程。2021年以來投入資金300萬元,在12個安置區新建停車棚6個、設置車位500多個、建設集中充電設施6套、區內道路區劃行車標線8千余米、新建“一站式”服務中心4個等公共服務設施,極大方便了搬遷群眾的生產生活。積極創新資產資源管理模式。

建立搬遷對象資產資源搬出地和搬入地“雙向”管理機制,參照水庫移民模式,原有土地山林產權不變,接續搬遷前相關政策。2020年全面完成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竣工結算,工程款全額撥付,無拖欠民工工資現象。2021年完成12個安置房不動產權証書集中辦理工作,2406戶搬遷戶2521套安置房不動產權証書全部辦理發放完畢。

扎實推進房屋安全排查整治,對搬遷群眾反映的房屋漏水滲水、牆皮脫落、路燈不亮等問題,及時處理、及時維修。建立鄉鎮人民政府、安置區社區共同負責的消防安全聯防聯控管理機制,落實安置樓房、幫扶車間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做到消防安全責任到人,聯防管控到戶。

12個安置區均成立消防安全知識宣傳隊,500人以上安置區成立消防服務專業隊伍,去年以來開展上門宣傳服務2000余人次、防火檢查巡查6次、消防安全知識集中培訓2次、防火防災演練2次。此外,江華縣委、縣政府還擬定投資5000萬元,在安置房樓面發展光伏產業,一方面解決頂層房屋防滲隔熱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安置區的公共收入。

“在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工作上,我們堅持把穩崗就業、產業發展和社區治理作為重中之重,積極探索創新,建立了‘工業園區+幫扶車間+公益崗位’多渠道、多層次的就業產業發展模式,走出一條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的新路子。”該縣發改局負責人表示。(唐軍、陳景樹、楊丁香)

(責編:李淑靜、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