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市州縣域

湖南武岡市:駐村“鐵軍”引領鄉村振興

2022年11月18日20:17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初冬的武岡農村,忙碌的景象隨處可見。

田野裡,農民或平整土地、種植冬糧,或開溝挖塘、冬修水利﹔山坡上、村庄裡,採臍橙、收藥材,放銅鵝、喂香豬等,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農產品加工廠裡,一盒盒鹵菜、一桶桶茶油發往全國各地……每一處釋放的活力,都化為躍動的音符,奏響鄉村振興的動聽旋律。

“鄉村發展活力十足,得益於我們鍛造了一支政治硬、本領強、作風好的鄉村振興隊伍。”武岡市委書記唐克儉介紹,今年武岡市委把加強駐村隊伍建設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舉措,精挑細選駐村工作隊,嚴格管理、精心培訓、熱情關懷,形成引領鄉村振興的堅強力量。

盡銳出戰,給鄉村配一個“好班子”

11月10日,灣頭橋鎮八一村駐村干部夏百勝帶領村民開展大掃除,鞏固村容村貌。

八一村曾是矛盾多發、衛生臟亂差、村組織渙散的“后進村”,武岡確定由資源整合能力強的市委辦為該村后盾單位,派出組織能力強的夏百勝帶領全村創建“美麗院落”,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他還以土地流轉、入股分紅等方式帶動村集體經濟從每年5300元增加到去年的31萬元,現已完成36.2萬元。

武岡市轅門口街道鰲山社區今年也因排查出基礎設施差、安全隱患多、涉訪涉詐問題突出等問題被列為“軟弱渙散”村。對此,武岡市因村情配置后盾幫扶單位。市委政法委接過擔子后,委派具有16年豐富基層黨建工作經歷的年輕干部歐明海擔任社區第一書記。在歐明海帶領下,該社區班子整體能力、素質得到提升,一些突出問題逐一得到整改,社區面貌一新。

今年武岡市重新選派駐村幫扶工作隊員,做到“三優先三不選”,即年輕的、學歷高的、基層經驗豐富的優先﹔年齡大的、能力弱的、作風差的不選,讓精兵強將下基層、上一線。

“盡銳出戰,是我們走好鄉村振興的關鍵棋。”武岡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楊建平介紹,今年全市137支駐村隊384人調整后,隊伍40歲以下佔比達32%,有基層工作經驗者佔比65%,大專以上學歷佔比87%,分別比調整前增加8%、11%、13%。撤換不合適、不勝任、不稱職駐村隊員37人。

楊建平表示,武岡還把“按需選派”貫穿於選拔始終,建立駐村干部人選“預備庫”,將全市在落實“三大攻堅戰”“兩優一先”評選表彰等涌現出的標杆、先進個人,及上年度考核“優秀”等次的機關干部、上屆駐村工作隊員納入優先選派使用范圍﹔結合駐村(社區)人口結構、主導產業、需求等因素“匹配”駐村干部,切實做到“選優配強”。

此外,在提升干部能力素養上下功夫。今年全市圍繞鄉村振興業務知識開展“全員訓”,舉辦基層黨建、集體經濟等專題培訓4期1139人次﹔針對新駐村隊員開展“點單式”培訓3期67人,分片組織駐村第一書記走村觀摩36次。

嚴管厚愛,為振興添一支“強隊伍”

“駐村干部多久上門和你們談心?”“駐村干部認真幫你們解決問題嗎?”……日前,武岡市晏田鄉黨委副書記、駐村辦主任柳小長與鄉紀委工作人員,一起深入該鄉扶塘村院落,以隨機抽查的方式,對駐村幫扶隊工作情況暗訪。

全市駐村工作由市駐村辦牽頭,對村幫扶工作隊實行日常管理、跟蹤服務、考核評價﹔出台《管理辦法》《考核辦法》等文件,定期開展調研督導、編發工作提示,壓實工作責任。統一編印《駐村工作隊日常工作記錄本》,規范駐村日常工作紀實管理﹔建立出勤、履職、成效“三張清單”,推行“釘釘打卡”APP,對隊員實時位置動態監管,嚴格隊員考勤。

各鄉鎮還設立鄉鎮駐村辦,對轄區內駐村幫扶工作隊進行日常監管,實行派出單位與駐點村工作“捆綁責任”制,做到同檢查、同考核、同問責。一月一考核一排名一通報,及時約談作風不實隊員,對派出單位績效考核實行反向扣分。

要求各派出單位“一把手”、分管領導按月駐村指導,積極落實幫扶資金和工作經費。

“今年來,我們約談工作不力的幫扶單位負責人、駐村工作隊員51人次,反饋整改駐村幫扶問題135個。”武岡市駐村辦主任黃岷亮表示,精細管理讓駐村干部作風持續改善。

黃岷亮介紹,武岡各級領導還時刻關心駐村工作隊員生活,解決他們的駐村難題,全面落實工作補助和保險、體檢制度,消除隊員后顧之憂。今年來,市委書記、組織部長帶頭下村調研,走遍137個派駐村,現場為駐村隊員解決實際困難11個。關心關愛隊員生活,全市新建駐村小食堂147個、統一購置走訪用單車1000台、安裝空調165台等,確保駐村隊員住下去。

此外,該市以鄉村振興和駐村幫扶成效來檢驗干部,對表現突出的優先提拔重用,連續2年駐村工作優秀且符合晉升條件的優先職級晉升。今年已提拔重用9人、職級晉升45人。

“職級晉升讓我感覺到了組織的關心。付出得到回報,我將更加努力。”獲得職級晉升的駐村干部張先平說。

培育動能,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隊

武岡市在推進鄉村振興中,引導隊員和村支兩委抓牢基層黨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推動社會治理、強化群眾服務,培育鄉村振興動能,打造出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隊。

11月12日,武岡市水西門街道永太村黃楊木橋翻修項目正在進行橋身裝飾。“這座橋是全村生產、生活進出要道,翻修好后將造福全部村民。”武岡市農業農村局駐永太村第一書記許山嵐說。

黃楊木橋始建於民國時期,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許山嵐主動捐資1萬元,助推工程建設。

省司法廳駐黃茅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陳毅鋒為該村爭取到資金,加大全村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帶動村級集體合作社投入發展產業資金50萬元,擴養稻田蛙60畝、稻花魚63畝、清水魚30畝﹔引進社會力量線上線下銷售農副產品。今年該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有望超過10萬元。

進出口銀行湖南省分行駐馬坪鄉團圓村第一書記陳錦龍,積極與省內各農科院所對接,帶領村支“兩委”調研省內農業龍頭企業10余家,與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湖南偉業集團達成合作,在該村規模化養殖武岡銅鵝,帶動100余名村民家門口就業。

各村(社區)駐村工作隊還全面落實導師幫帶制、“五個到戶”、“四議兩公開”等制度。今年全市新建行業產業黨支部24個,推動排查出的11個軟弱渙散黨組織全部整頓到位、22個村集體經濟薄弱村全部消除﹔全面開展垃圾分類、改水改廁、綠化、亮化、美化,示范帶動黨員群眾籌資籌工籌勞,開展“美麗鄉村”建設。今年集中打造幸福美麗院落234個﹔以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主陣地,推進基層治理,成立村紅白理事會315個、紅白理事小組5355個,修訂完善村規民約1230余條。

同時,該市堅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動稻田養魚等產業項目456個,帶動3600余脫貧人口就業,實現人均增收1.4萬元以上。截至9月底,該市301個村集體經濟入賬3227.99萬元,村均增收10.72萬元。

在駐村鐵軍”引領下,武岡各村(社區)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民風變好、鄉村變美,發展動力滿滿,朝著班子強、村庄美、村民富的目標大步前行。(夏建敏 李暉 羅國榮 王茜霆)

(責編:李淑靜、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