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本網專稿

風雨交通人:守一顆匠心 護一路安全

人民網記者 劉賓
2022年11月24日15:42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清晨,如織的車流把城市喚醒。

一列列地鐵舒展著身姿,從距離地面數十米深的地下呼嘯駛過,市民暢享高速出行﹔一輛輛公交車准時從站點魚貫而出,成為流動的風景線﹔湘江之上,輪船劃破江面,嘹亮的汽笛聲響徹兩岸……

安全便捷的交通,帶動城市發展,惠及百姓生活。這背后,離不開每一位交通人的默默付出與奉獻。

他們奔波在偌大的車輛檢修車間,俯身於狹窄局促的輪船機艙裡,堅守在駕駛位、站台、候車室以及每一段蜿蜒的鐵軌上……他們用精湛技藝彰顯工匠精神,用責任擔當護航安全出行。

長沙145路公交車駕駛員李建。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他是城市發展“見証者”

18年安全駕駛超70萬公裡

在一名公交車司機眼中,一個城市18年時間,會發生怎樣的蝶變?

今年44歲的李建是長沙公交集團8車隊的一名公交車司機,自2004年便開始駕駛145路公交車。

身著藍色西服外套,高個頭,國字臉,短發,胸前一枚黨徽分外醒目。在長沙湘府路大橋東公交車始末站,記者見到了李建。他是所在車隊共產黨員車組的成員之一。

李建很健談,見面沒一會兒,就打開了話匣子。

18年來,安全駕駛70多萬公裡,這是他每每提及都深感自豪的一件事。用他的話講,“‘安全’永遠要排第一位。”

講到這些年他所感受到的最大變化,最直觀的,當屬每天都要“打交道”的車輛。“最開始開的是老式汽油車。噪音大、座位少,舒適性也差。”李建印象深刻地說,那時車裡沒空調,一到夏天,車裡汗臭味扑鼻,連空氣都像是黏稠的。

“現在不同了,公交車不僅寬敞舒適,還更加綠色環保!”他例數自己駕駛過的車輛經過了一次次迭代升級,從汽油、天然氣、柴油到油電混合再到純電動。感嘆社會發展猶如車輪,滾滾向前。

腳下的道路亦今非昔比。145路公交車途徑的白沙路位於長沙市中心,連接勞動西路與芙蓉路。過去是單車道,坑坑窪窪,路邊還常擠滿小攤位。“每次車走到這裡,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李建說,現在,經過提質改造的白沙路已是雙向四車道,通行順暢。

光陰荏苒,李建是城市交通的參與者,也成為城市發展的見証人。透過並不大的車窗,他看見這座城市的“拔節生長”:一棟棟低矮的房屋“長”成了高樓大廈﹔一條條狹窄的道路在不斷延伸、拓寬﹔公交、地鐵、磁浮快線……人們的出行方式越來越多樣化。

路網更完善,交通更便捷,居民幸福指數在攀升。目前,長沙100%的地鐵站外可換乘公交,94.9%的公交線路接駁地鐵車站,“抬腳上公交、出門坐地鐵”的城市公共交通成了眾多市民出行的首選。

劉利正在檢修列車儀表設備。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劉利和同事在對列車底部進行檢修。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他為列車做“體檢”

20年累計檢修超1.8萬列次

在長沙地鐵1號線尚雙塘車輛段檢修一車間,“列車醫生”劉利正對一輛車身百米長、重數百噸的列車“望聞問切”做“體檢”。

今年41歲的他是長沙市軌道交通運營有限公司車輛部的一名檢修技師。

平時風馳電掣的列車,此刻安靜地棲身在檢修軌道上。車身上有數以千計的零部件和數以萬計的螺絲釘。檢修軌道下方是一個高1.5米、寬約1米的狹窄“地溝”,一身藍色工裝的劉利正彎著腰,小心翼翼行走其間。

“這個叫車鉤電氣插頭,上面一顆固定螺絲的鬆動都有可能造成列車斷電和信號傳輸異常。”劉利停下來,指著正在檢修的一個部件介紹道。

長沙地鐵1號線目前共有電客車23列,工程車11列,每天均需對這些車輛進行不同層級的預防性檢修以及故障性維修。作為工班長,劉利既參與車輛檢修全過程,也是整個檢修流程“三檢”的最后一道“把關人”。

“一列車從車頂到車廂內再到車底,有空調系統、列車控制系統、車門系統、牽引系統、輔助系統、轉向架系統、制動系統等,檢修關鍵點超過70個。” 劉利介紹說,從業20年來,從鐵路到地鐵,自己累計參與檢修的列車超過1.8萬列次。

在距離地面超過4米的車頂上,檢修工人需要系著安全帶、挂好安全扣開展檢修作業。這裡受電弓的檢修是重點項目。它是列車運行能量的來源,與1500伏電網直接接觸。固件是否鬆動、框架有無裂紋、碳滑板磨損程度……每個檢測項目都必須確保做到精准無誤。

車廂內的司機室裡,方寸天地間,密布著顯示器與操作按鈕等。除了對司機台面板、司控器外觀進行檢查,還要鬆開每一顆螺絲釘,對司機台面板下的部件接線一一查看。

一次,劉利在對一輛車做有電檢測時,敏銳地注意到列車控制屏上有信號閃過,隻持續了不到一秒鐘。他沒有大意,馬上下載數據進行故障分析排查,找到了症結所在:是安全回路的一根接線鬆動所致。通過及時處理,消除了一個極有可能影響列車運行的隱患。

從車頂到車底,從客室內到車廂外,從高壓斷電檢修到列車有電功能測試,“列車醫生”劉利二十年如一日,一絲不苟為列車“把脈問診”,心中所想、眼中所見,皆是安全。

驗船師鄧巍在工作。單位供圖

他是船舶安全“守護人”

15年登船3000余艘,提出整改意見上萬條

身穿厚重安全服,頭戴安全帽,鄧巍踏上停靠在湘江邊的一艘輪船。

穿過甲板,推開一扇小小的艙門,他閃身鑽入其中。眼前光線變暗,腳下的兩折樓梯狹窄且陡峭。

置身輪船機艙的那一刻,人瞬間就被各種儀器設備包圍起來。輪機發動著,轟鳴聲震耳欲聾。面對面講話,得喊著才能聽清。

今年38歲的鄧巍是一名驗船師。這是他從業15年來早已習慣的工作場所之一。

“像機動車要按規定進行年檢一樣,船舶也要定期接受法定檢查。這就是我們驗船師的工作。”鄧巍介紹說,按照規定,絕大多數船舶需進行一年一檢。目前,船籍港在長沙的在檢船有500多艘。

鄧巍彎腰蹲在狹窄局促的輪船機艙裡,仔細檢查滾軸的運轉狀況。之后站起來走到配電箱旁,檢測通電情況下儀表的精准度。

“這項工作需要十分細致,每一道焊縫的質量,每一根鋼管的密性,每一束電纜的通電性,都是不可遺漏的必檢項。”鄧巍說,一艘船有近百個檢項目,除了機艙內部的輪機、電氣設備,還要對船體結構以及消防、救生、航行、信號、防污染設備進行檢驗。

做好驗船工作,既得細心,更要專業。隨著社會發展,不僅船舶數量在增加,船上的電子設備也越來越多。這對驗船師的業務素養、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干這行,不管多久,都得始終保持學習的狀態和心態。”他說。

從業15年,憑借豐富的船檢經驗和精湛技術,鄧巍練就了一雙保障航行安全的“火眼金睛”。他累計登船3000余艘,向船主提出涉及安全航行的整改意見上萬條,制作証書3500余套,審查圖紙200多份。

除了安全,驗船師還擔負著打造綠色船舶、守護清潔航運的重要職責。這些年,鄧巍帶隊指導、督促400多艘船舶完成了防污裝置的新建與改造,避免造成水域污染,並多次參與僵尸船專項整治行動,身體力行守護碧水藍天。

李建對車輛消毒情況進行登記。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夜幕時分,華燈初上。

145路公交車駕駛員李建仍緊握方向盤,在車水馬龍間穿梭,把等候在站點的乘客安全送回家﹔“列車醫生”劉利結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他身旁,數列已經完成檢修的列車正蓄勢待發﹔湘江岸邊,剛剛對一艘輪船的內外做完查驗的鄧巍,即將踏浪而歸。

堅守在平凡崗位上,置身於艱苦環境中,他們肩負起最重要的安全責任,守初心、懷匠心,護航出行更安心!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