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看長沙①】譚家園村:法治小網格 振興大力量
編者按:日前,司法部、民政部印發《關於命名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的決定》,湖南省長沙市金洲村、譚家園村、河東新村、環園村、湯家嶺社區等村(社區)光榮上榜。人民網湖南頻道與長沙市司法局聯合推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看長沙》系列報道,展示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中的長沙風採。
公証人員正接受村民們的咨詢。人民網記者 李芳森攝
早春時節,和煦的春風,吹開了三月的日歷,也在這個油菜花開的時節,給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茶亭鎮譚家園村,吹來公証服務鄉村振興的新風。
《公証助力鄉村振興》宣講、“鄉村振興”公証法律服務團成立、村民現場咨詢……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証法》施行十七周年之際,長沙市司法局、長沙市公証協會聯合在譚家園村開展“鄉村振興,公証同行”專題宣傳活動。
公証網格員制度,在原有法治網格治理的基礎上,進入探索階段,也給這個“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在鄉村振興的進程中,再添上幾分法治力量。
譚家園村濃厚的法治氛圍。人民網記者 李芳森攝
會前普法學法
從2021年3月開始,譚家園村的會議多了一項議程——開會前先學法。該村的法律顧問劉亞星,便是授課老師之一。
在創建工作實踐中,譚家園村堅持以人為本,重在提高群眾的法治意識和整體素質。“農村土地法、民法典,和村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是必講內容。”劉亞星表示,針對村民所需,讓法治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授課內容精准,面向人群也是從“關鍵少數”開始。譚家園村共設置二級網格1個、三級網格5個、四級網格39個,黨員干部和網格員們,便是首批接受法治教育的“學生”。
“大會”講法,“小會”也不能缺席。每次召開屋場會,黨員干部和網格員們也會把法律知識傳達給網格裡的每位村民。
通過加強村干部、村民等群體的法治宣傳教育,發揮“法律明白人”在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提高群眾法治素養、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中的示范引領作用。
此外,該村以落實“八五”普法、“法律七進”為重點,積極組織司法所、派出所的普法骨干到村裡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讓普法工作與社會綜合治理相結合,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以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助推鄉村振興。
譚家園村的雷鋒驛站。人民網記者 李芳森攝
解決問題靠法
早春時節,連日的暖陽和高溫,喚醒了譚家園村連片的油菜花。每逢此時,譚家園村黨總支書記譚頂的心情總是喜憂參半。
譚家園村地處茶亭花海核心景區,成隊的游客給村裡帶來肉眼可見的發展,當然值得歡喜﹔但車流量的急劇增長,也讓譚家園村來到了交通事故發生率的高發期,這也令人擔憂。
“發生事故,就要妥善處理,法律知識就必不可少。”譚頂回憶,以前發生交通事故,便有引起群體事件的可能。“現在依托網格化管理,網格員依法解決矛盾,雙方都不會有意見。”
除了交通事故的處理,村裡日常矛盾的解決,也少不了法律知識。雷鋒驛站的成功建成,便是成果之一。
2022年,譚家園村一村民決定把空置的老屋無償捐獻給村裡,作為雷鋒驛站的場地,卻遭到了子女的反對。法律規定,子女享有老屋的繼承權。網格員經過協商,村裡隻接受使用權,等他們退休回鄉就歸還使用權。
今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在學雷鋒月裡,雷鋒驛站將給游客和村民繼續提供休息、休閑場所。
法治水平的提升,也為譚家園村的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矛盾調解成功率達97%,基本實現小糾紛不出組,大矛盾不出村,連續多年無民事糾紛引起的刑事案件,無民間糾紛引起的治安案件和群體性上訪事件,確保了社會的穩定,給鄉村振興建設創造了良好條件。
盛開的油菜花將吸引游客來到譚家園村。人民網記者 李芳森攝
村級決策依法
在譚家園村村部,公告欄上,村裡每一筆支出清楚明了。
“每一筆資金的使用,都必須向村民公開,網格員還向村民解釋,讓村民清楚每一分錢的用途,不能是一筆糊涂賬。”在譚頂看來,隻有公開透明的村務財務,才能在鄉村振興中,爭取到每位村民的支持。
譚家園村把貫徹落實“四議兩公開”作為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工作的重要內容,充分保障了村民正確行使民主權利。堅持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村務財務公開,全村形成了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工作格局。
通過“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譚家園村在民主法治、村容村貌、鄉村治理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極大地提高了村干部民主決策、民主管理的自覺性,促進了村民觀念的轉變,增強了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識。
“村裡大事小事,網格員首先走進村民家裡,向村民征求意見,然后進行解決。”譚頂介紹,譚家園村大力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策劃建設的“祥雲1號”民宿集群,發展的山亭閣蜂業、花卉種植等特色產業,結合美麗庭院創建創新的“庭院養蜂經濟”和“芳香經濟”等集體經濟發展模式,都是整個譚家園村群策群力所結出的碩果。
花海飄香,蜂蝶自來。譚家園村依托民主法治手段,走向鄉村振興的步伐越來越穩健:2021年集體經濟收入達20萬元,2022年集體經濟收入達50萬元。
“鄉村振興給基層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將繼續深化法治網格治理模式,不斷擦亮‘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這塊金字招牌。”譚頂描繪著譚家園村的藍圖,並堅信終會實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