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本網專稿

走近綠博會| 看企業發展“綠”動 迎盛會共享未來

向宇 實習生胡奧
2023年07月26日15:55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第四屆湖南國際綠色發展博覽會(以下簡稱“綠博會”)將於7月28-30日在長沙舉行。本次展會將圍繞低碳、環保、綠色節能、循環經濟、新能源等領域,搭建高層次、高實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分享綠色發展經驗,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為觸摸湖南綠色產業發展脈搏,自24日起,人民網走進湖南綠色產業重點企業及園區,了解它們是如何用低碳之“筆”擘畫湖南高質量發展藍圖。

華菱線纜生產車間。蘇李攝

華菱線纜生產車間。蘇李攝

特種電纜裡的“綠色底線”

走進湖南華菱線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菱線纜”)生產車間,機器設備正高速運轉。眼前的護套生產線上,一捆捆線纜正在機器的操作下完成收線環節......

作為國內領先的特種專用電纜生產企業之一,從這裡生產出來的電纜,不一般。

今年,隨著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華菱線纜生產的用於點火電纜、發射平台特種控制電纜再次“筑夢太空”。其“航空航天用柔軟輕型超高溫電纜”入選湖南省工信廳第四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名單。

一根線纜,這頭緊攥的是低碳發展的“綠色存量”,另一頭緊跟的則是領跑行業的“科技增量”。

“這根運用了礦物質絕緣防火工藝的電纜,在外部環境著火的情況下,也不會自燃或助燃。”華菱線纜技術中心主任李文娟忍不住介紹道,去年該電纜還獲評了湖南省“綠色設計產品”。

據了解,礦物質絕緣防火電纜共有四層防護層,其中的礦物質泥在高溫條件下,具有吸熱降溫的功能,從而保護電路的正常運轉。目前主要用於電梯、大型商超、電影院等地,在遭遇突發火災時將為人員逃生爭取更多時間。

近年來,華菱線纜緊跟國家“雙碳”戰略目標,開展了一系列環保材料的應用,聚丙烯絕緣電力電纜就是其中之一,其可回收、生產能耗低、生產速度快、耐溫更高的特性,也將逐步得到推廣應用。

湘電集團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操作機器。蘇李攝

華菱線纜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操作機器。蘇李攝

工業電機裡的“綠色動能”

工業是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電機既是工業領域最廣泛的配套驅動設備,也是“耗能大戶”。

如何通過高效電機幫助工業客戶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工業能耗,一直以來都是湘電集團思考的問題。

去年3月,湘電集團自主研制了國內首套礦用浮選機高效永磁直驅系統。通過生產現場能源監測系統顯示,改造后的系統節能率達35%以上。換句話說,以75kW設備為例,單台設備一年可節約電費約15萬元,減少碳排放約209噸。

而這只是湘電集團在加快綠色低碳、高效節能成套裝備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上的縮影。

早在2008年,集團就開始了研發高效節能電機之路,先后攻克了優化轉子結構、創新絕緣工藝等五大難題和30余項關鍵技術,成功開發出了一批“超綠”系列電機產品。

“這套2000kW永磁直驅系統是在國內礦山行業的首台套兆瓦級磨機直驅系統,其功率級別將覆蓋國內75%的應用場景。”湘電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斌指著眼前的“大家伙”介紹道,這是企業在礦用大功率球磨機永磁直驅技術領域實現的重大突破,其預計系統節能率可達到20%左右,預計三個月后將發往所羅門群島,“朋友圈”越來越大。

創新驅動,“智”存高遠﹔綠色發展,共享未來。

圍繞“電磁能+電機+電控”核心主業,湘電集團正充分發揮機電一體化成套優勢,面向工業節能、工程機械、新能源、軌道交通等應用領域,走在前,做示范,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源源不竭的綠色動力。

寧鄉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航拍圖。寧鄉高新區供圖

寧鄉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航拍圖。寧鄉高新區供圖

寧鄉高新區裡的“綠色答卷”

“以前每月光通勤油費就要花銷一大筆,綠色巴士開通后,不僅方便還節約了不少錢。”在寧鄉高新區工作的不少企業員工紛紛點贊。

以綠色巴士拓綠色發展之路,寧鄉高新區作為國家綠色園區,一直將節能、低碳、環保作為發展主線,先后獲評中國食品工業示范園區、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國家綠色園區、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范開發區等多項榮譽。

走進園區,污染源在線監控平台隨時掌握著企業排放情況﹔東城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設施,現污水處理能力可達5萬噸/天﹔漫步園區,30余家儲能材料重點企業,構建起園區產業鏈綠色閉環。

事實上,在發展之初,園區就明確了綠色循環的方向,並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寧鄉高新區產業發展局副局長黃寧湘表示,目前園區已實現了從新電池的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到電芯及封裝,再到廢舊電池回收再利用的產業鏈綠色閉環。

據了解,2022年寧鄉高新區儲能材料產值超400億,其中新增邦普循環、弗迪電池兩家產值100億企業,新增一家50億產值企業,五年內將有望新增5家100億儲能材料企業。

以“綠”賦能、點“綠”成“金”。下一步,寧鄉高新區將按照做強園區、做大產業、做精企業、做優環境的總體思路,加快創建一流創新型國家高新區和高水平國家綠色園區。

(責編:向宇、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