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好一江碧水 岳陽君山區探索“農文旅體”融合高質量發展

浩渺洞庭與長江接壤,一江碧水無邊無際。李敏攝
裸眼3D大屏循環播放著洞庭湖區域內江豚、麋鹿、候鳥的生活,一幅幅美景圖向參觀者展現出洞庭湖的自然風光……進入七月以來,岳陽市君山區內的“守護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展陳館游人如織,不少家長帶著放假的孩子前來感受洞庭湖生態治理的成果。
圖片、文字、影像等一系列場景互動,讓孩子們眼前一亮,紛紛駐足觀看。展陳館內看著孩子悉心聽取科普講解的樣子,從長沙來岳陽旅游的劉曉笑著說:“我喜歡帶著孩子走出城市去感受大自然,這次君山之行可謂是寓教於樂,收獲頗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五年來,作為洞庭湖邊核心區域的岳陽市君山區深入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打好了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和長江十年禁漁持久戰,大力實施“一二三六”工作思路,全力推進“農文旅體”大融合,在“綠、熱、清、欣”四字上下功夫。
如今,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岳陽正吸引著八方游客前來“打卡”游玩,大家在洞庭湖邊觀看江豚不時騰躍泛起陣陣水花,聽著鳥兒嬉戲綠草間的清脆叫聲,一幅令人流連忘返的人與自然和諧畫面正徐徐展開。
長江岳陽岸線君山區境內的江豚灣,晚霞迷人。李敏攝
探索“農文旅體”融合發展
“加油,加油!”伴隨著市民群眾的吶喊聲,2023岳陽馬拉鬆比賽在長江岸線的多彩賽道上鳴槍開跑,“萬人奔騰”的比賽場景與周邊的自然風光融合,來自全國各地的萬余名跑友,共同見証著岳陽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此次提檔升級后的岳陽馬拉鬆,賽道沿線設有3個觀景平台和1個驛站,將長江與洞庭湖串聯起來,能讓跑友們用腳步在“最美長江岸線”上馳騁競速。
以賽助發展,引來游客,點燃了旅游經濟“新活力”。
賽事不但對提升城市形象、展現岳陽獨具特色的生態美景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還有效帶動了當地旅游、餐飲、住宿等商業業態發展,比賽前后三天岳陽出現一房難求、一餐難訂的現狀。
近年來,岳陽轉變發展思路,以賽為媒高標准建設華龍碼頭、“守護好一江碧水”展陳館、馬拉鬆賽道、江豚灣生態體育公園等,組成的江豚灣景區成功創建國家AAAA級景區,打造出岳陽生態文化旅游新名片。
伴隨著“生態美”與“百姓富”有機統一推進,新時代“守護好一江碧水”生態文明實踐基地、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鄉村振興“六大示范工程”,構建起了一批數字化城市品牌體系。
濕地精靈麋鹿。丁瑞珍攝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岳陽通過大力整治江、湖岸線,建設了全國唯一的連接長江、洞庭湖最美長江岸線,形成了與5A景區君山島相呼應的自然美景,打造出“江湖”旅游圈,帶動發展休閑游、體驗游,推動高端民宿旅游項目落戶落地。
如今,集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產品的夜間文旅消費模式正在君山成型,並形成了有味新洲村、觀鳥採桑湖、登高天井山等特色文旅,網紅打卡地、夜間經濟、特色民宿等新興業態正激發消費活力,助力文旅市場持續升溫。
風景秀麗的岳陽馬拉鬆賽道,周邊美麗鄉村、歷史人文景點、農家樂、民宿星羅棋布,大江大湖風光秀麗如畫,正喚起人們的鄉愁記憶……
“作為‘守護好一江碧水’首倡地的岳陽市君山區,我們正擦亮‘江湖君山’文旅品牌,策劃在全年不同時間推出各種節會活動,讓節會‘熱’持續點燃‘美麗經濟’、綻放‘美麗效益’。”君山區區委書記雷欣說道。
隨著馬拉鬆賽、荷花節、君山豐收季等系列主題活動輪番上演,當地走出了一條以“農”為基礎、“文”為內核、“旅”為引擎、“體”為載體的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有效推動了“農文旅體”的融合發展。
岳陽市君山區的積極探索有效帶動了整個岳陽的文旅融合發展,促使各地通過各類文旅融合的活動,不斷提升游客體驗感,滿足多元化的消費需求,為穩住當地經濟大盤做出了貢獻。
“最美長江岸線”上舉行馬拉鬆比賽。王瓊攝
助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洞庭湖畔,落日晚霞。
七月的夏日傍晚,洞庭湖上空的晚霞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前來觀賞拍照﹔晚風輕拂臉龐,看著夕陽洒滿湖面,那充滿詩意的漁舟唱晚意境讓人怦然心動。
相比傍晚讓人沉醉的景色,白天的洞庭湖則處處充滿了生機。“隻要天氣晴好,江豚、候鳥、麋鹿等野生動物經常可以看到,大家在身邊就能親近大自然。”東洞庭湖林閣老監測點監測員鄧鐵牛一邊用鏡頭捕捉水面上江豚的一舉一動,一邊側耳細聽蘆葦蕩裡鳥叫聲。
5年來,岳陽始終牢記囑托,其中君山區更是緊扛“守護好一江碧水”首倡地的責任擔當,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利用好緊靠洞庭湖和長江沿岸的地理優勢,在濕地保護與利用上多措並舉打出組合拳,提高了濕地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鐵腕取締非法砂石碼頭(堆場)、全面完成歐美黑楊清理,積極推進長江復綠19萬平方米,種植防浪、護堤林2100畝,累積修復濕地生態近6萬畝……如今,岳陽管轄內所在的長江、東洞庭湖生態持續向好,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洞庭候鳥。翟安倫攝
牢記囑托,勠力前行,綠色成為了岳陽最靚麗的底色。
水草豐茂的華龍碼頭、綠色低碳的“守護好一江碧水”展陳館、湖景馬拉鬆賽道、江豚灣生態體育公園等在內的江豚灣景區,正展現岳陽生態文化旅游的新名片,長江最美岸線的自然景色在這裡逐漸顯現。
低碳科普公園、水生植物科普濕地、氧氣森林四季花海、光伏大棚……由岳陽市君山區打造的柳林洲景明路碳中和示范社區,將低碳生活理念融入老百姓日常生活,並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居民的生活方式與消費行為。
隨著生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當地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雙向轉換通道越來越寬廣。
今年4月27日,岳陽市君山區濕地碳匯開發項目,經國際核証減排計劃(VCS)官方技術審核並公示,成為世界首個達到國際核証減排計劃標准,挂牌公示的淡水濕地修復項目,預計今年總靜態收益約400萬元。
同時,岳陽通過授予君山農墾集團碳資源運作特許經營權,與合肥青研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合作開發,探索實施濕地碳匯開發項目,將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與生態產品經營開發權益挂鉤,形成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多贏局面。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發展理念,讓岳陽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據統計,2021年至2022年洞庭湖越冬水鳥達40.4萬隻,冬季候鳥數量刷新歷史紀錄,被稱為“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也頻繁現身,江豚穩定棲息種群達210頭。
君山島。吳錫彪攝
推進綠色產業做大做強
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碧水、記得住鄉愁,是責任,更是使命。
岳陽市委書記曹普華表示,岳陽將全面擦亮江湖生態之美,統籌治理與修復、岸上與岸下、城市與農村、一域與全域,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一江一湖四水”系統聯治,共建大美洞庭,守護萬裡長江。
3月9日,湖南省第四屆油菜花節君山分會場暨君山區第十屆油菜花節在岳陽市君山區良心堡啟幕,每年借助油菜花將帶動當地創收1億元以上,良心堡鎮也被評為“湖南省十大最美油菜花鄉村旅游點”。
正是以“綠色”為依托,作為“守護好一江碧水”首倡地的君山區通過創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做好“土特產”文章,著力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打造小龍蝦、風干魚、大白菜、臍橙等特色品牌,使用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認証,推進全鏈條的標准化生產。
“生意好,忙不贏,一到周末廚房就要請人來打下手。”君山新洲村美食一條街的農家樂老板萬老三笑著說,這幾年到君山旅游觀光的人越來越多,隻要是節假日農家樂都需要提前預定,旅客吃完飯還會帶上一些當地農家特產,我們腰包自然也就鼓了起來。
厚植綠色根基,壯大地方經濟。
在帶動農村產業發展的同時,君山區也在推進“三高四新”和“一湖兩岸”發展戰略,圍繞岳陽市九大優勢產業鏈,投入近30億元建成5平方公裡君山工業集中區,做優做強以國泰食品、勁陽電子等為主的食品加工和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打造綠色低碳產業示范園區。
2023年君山區第一批產業項目集中簽約暨開工儀式上,萬雨合業二期、洞庭裡漁業文旅綜合體、屋頂分布式光伏、生物全降解、碳匯開發等32個項目落戶君山,總投資達93.23億元。
其中,國家數字漁業創新中心湘北分中心在君山成立,這是湖南首個國家數字漁業創新中心,將打造成數字化、高效化、綠色化的“無人農場”,為君山漁業轉型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當前,岳陽市正搶抓政策機遇,積極對接長江經濟帶和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重點打造文旅、食品加工、科教等“7+2”產業鏈集群,借助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契機,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共生共贏。
綠水青山正為君山帶來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當地的硬核競爭力。草長鶯飛垂柳依、魚翔淺底江豚躍的美景已在岳陽重現,岳陽發展正書寫著新時代的新篇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