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去帶兵,你懂得帶兵的秘訣嗎?

很多人都有過軍營夢,夢想成為英姿颯爽的軍人,最好還能帶領指揮部隊馳騁沙場。有些人如願以償,服了兵役穿上軍裝,還成為了士官軍官﹔更多人則隻能通過軍事影視劇、小說、網游代入角色過過癮。
不過,如果你真的在帶兵,或者給你機會去帶兵,你知道怎麼帶好兵嗎?
馮紫英用一本書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在《帶兵記——帶好00后兵的100個細節》一書中,講解了當下如何對待各種類型的年輕士兵,如何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特長,如何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愛情、事業、學業等方面的問題,如何練兵備戰打勝仗。通過100個生動翔實的案例,覆蓋了帶兵過程中會遇到的種種狀況,深入分析問題后還提供了應對解決的方法。
向深處選材,向隱處求才
某團裝步一連戰士張繼新,入伍前是當地小有名氣的“Tony老師”。可因為這一身份,他在軍營的心情一度如坐了過山車。以前他開著專業發型工作室,每天忙個不停。來到部隊后,他沒機會拿剪刀推子,手痒痒心裡也失落。
他想到戰友們也需要理發,不如在連隊開個理發室。他去問班長,班長讓他去找連長。他鼓足勇氣和連長提了,本以為連長會夸他好主意,沒想到碰了壁。
連長不冷不熱地說:“好,我知道了。干好你的事就行了,不該操心的就不要操心了。”
小張感覺一番好意被辜負,心都涼了。一周后,事情有了轉機。連隊兩個戰士周末私自外出理發,被糾察抓住了,連隊因此受到了通報批評。連長受到觸動,特地找到小張道歉,承認自己考慮不周,表示全力支持他發揮專長。小張聞言很感動,委屈煙消雲散,頓時干勁十足,沒幾天就讓理發室開張了。
目前我國實行以志願兵役為主體的志願兵役與義務兵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隻要是我國公民,不分民族、種族、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義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規定服兵役。
基層官兵來自五湖四海成分多樣,出現“學生兵”、“小老板兵”、廚師、理發師等等都很正常。大家素質、能力、性格、特長各異,但每個人都會有“閃光點”。有的帶兵人習慣於帶著有色眼鏡看戰士,發現一點新情況新問題,就認為戰士愛出風頭,想一棒子打死。其實,大可不必。
常言說“人才難得”,有時候並不是沒有人才,而是人才沒被發現選用。張繼新如果沒有毛遂自薦,連長最后又沒有啟用他,他的“閃光點”就算浪費了,戰士們理發也少了方便。假如連長早些了解每位戰士的特長能耐和意見建議,沒准早就發掘出了小張開理發室,也許就不會有后來的戰士違規。連隊理發室可能還會成為工作的亮點。
所以,帶兵人要像伯樂尋馬、勘探隊員探寶一樣,向深處、隱處去識別和發掘“千裡馬”和“寶藏”,最大程度的選用人才,為軍隊建設添磚加瓦。
應知天地寬,何處無風雲
上等兵小王自從新兵入伍,一直表現優秀,他在同年兵裡第一個入黨、第一個當上副班長。戰友們都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早日圓了軍校夢。沒想到統考成績下來后,小王落榜了。無情的打擊,使小王一下子像換了個人,常常一個人坐在操場上發呆。
班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有天憋不住嚷了他兩句:“瞧你那熊樣,這點打擊都承受不了,真是沒出息!”小王睬都不睬,瞥了班長一眼,摔門而去,留下班長一臉悵惘。
小王平時喜歡寫些文章。根據他這一特長,班長和班裡的戰友們商量著每人給他買了份“愛心禮物”,並且各自都附上了一句“愛心寄語”。看著戰友們煞費苦心買來的各式禮物,讀著大家寫下來的一句句滾燙的文字,小王忍不住淚流滿面。戰友們趁機你一言我一語的開導,幫助小王打開心結、一吐為快……那天過后,訓練場上重現了小王矯健的身影。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軍隊院校可以從現役士兵中招收學員,學員完成學業達到軍隊培養目標的,由院校發給畢業証書,按照規定任命為現役軍官或者軍士。年輕士兵追求進步,想考上軍校有所提升,完全可以理解。只是,生活往往不是人們想如何便能如何。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遇到形形色色的挫折再尋常不過。戰士小王因考不上軍校,一時失落頹廢、悲傷惋惜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從此一蹶不振,就失去理智了,也絕非好男兒所為。
陳毅有詩雲:“應知天地寬,何處無風雲?應知山水遠,到處有不平。”人生起伏本是常態,00后戰士閱歷少,遇到挫折、失意容易思想波動大。帶兵人要關心理解他們,及時靠上去談心交心,做好思想疏導工作,鼓勵他們振奮精神,爭取早日走出陰影。
帶兵人還要教育官兵,對處於低谷的戰友不能嘲諷挖苦、不能疏遠歧視、不能埋怨責備、不能背后議論。比如像對待落榜的小王,可以組織戰友協助他復盤總結得失、制定學習措施,同時創造有利條件引導其崗位成才。
軍中無“虛言”,分毫較實情
某炮兵團三連連長黃惠華一直將自己弄巧成拙的教訓銘記於心。有一次,師裡要在團裡召開士官管理工作現場會。作為示范窗口的三連,自然成了參觀和觀摩的重點。為了籌備好這次現場會,全連官兵不分晝夜,加班加點,精心准備。那時黃惠華還是指揮排長,忙得不可開交。開會當天早飯前,戰士們又忙著對室內衛生進行再加工。
電話班班長突然跑來說:“排長,前幾天隻忙著整理其他東西,內務衛生沒顧上好好整,加上這幾天天氣干燥,好多被子鼓起來了,特別是幾個新戰士的被子,鼓得跟面包似的。你看可不可以加點水再整?”
黃惠華猶豫了下,感覺被子上洒水是弄虛作假,轉念一想,這次來參觀的都是集團軍和師領導,內務不好影響比較大。於是,黃惠華對他說:“我隻要結果,不看過程。隻要能把被子整好,我不管你們採取什麼辦法。”在黃惠華的默許下,電話班給不少被子洒了水,把被子疊得方方正正。
上午8點,集團軍、師首長和兄弟單位領導過來檢查,看到整潔有序的環境和內務,都露出了笑容。正在這時,從電話班傳來了幾聲不協調的聲音:“你們的被子怎麼搞的?加了這麼多水,晚上戰士還睡不睡?”大家涌過去一看,看到幾張床上的被子被掀開,露出大片大片的水漬。
黃惠華捅了大婁子。集團軍和師首長對在場的領導提出了嚴肅批評,要求立刻把所有加水的被子抱到外面晾晒。連隊也炸開了鍋,其他班排的戰士都埋怨黃惠華他們的小動作影響了連隊聲譽。黃惠華懊惱地說:“本來是好心想為連隊爭光,結果抹了黑﹔本來是想為現場會搞一個亮點,結果成了污點。唉!”
連隊建設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工程,來不得半點虛假,更不能為了應對檢查或想出成績就玩花招,這樣遲早會穿幫。隻有抓經常,打基礎,扎扎實實抓好工作落實,才有利於部隊長遠建設發展。而且軍人是要上戰場打仗的,一旦習慣了弄虛作假“走捷徑”,是要付出慘痛代價的。
古今有作為的政治家、思想家、實業家,大都把務實作為成功的第一品質,共產黨人更是推崇實事求是,求真求實。李大釗說過:“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地去做,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做踏實的工作。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做事,則功業可成。”
帶兵人要唯實際,崇尚實際,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以實求真知,做實實在在的事情,創實實在在的業績,才能樹立真正的威信,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以上的3個軍營生活故事,只是書中數量眾多案例的剪影。作者馮紫英本身就是經驗豐富的帶兵人和部隊領導,他通過自己的所見所得,結合各種帶兵案例作出精辟細致的分析,切出了100個帶兵人要注意的方方面面的細節,手把手地指導基層連隊干部帶好年輕士兵。
《帶兵記——帶好00后兵的100個細節》可以直接作為基層連隊干部的案頭書、工具書,也可以供所有軍人學習參考。軍營外人也可以通過此書了解軍營生活的點滴,學習書中講解的道理方法,借鑒作者提到的管理技巧。(游騎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