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二嘆三觀 這裡是凌晨三點的岳麓山!

來長沙旅游,哪裡會是你的首選打卡地?
或去橘子洲頭感受偉人的風採,或去湖南博物院觸摸湖南的歷史,亦或去漁人碼頭體驗夜市煙火。
然而,大部分年輕人的首選,卻是去岳麓山頂看日出。
岳麓山看日出。吳茜薇攝
岳麓山,因南北朝劉宋時《南岳記》“南岳周圍八百裡,回雁為首,岳麓為足”而得名。
資料記載,岳麓山海拔高300.8米。
相比於泰山的雄偉,黃山的壯麗,為何一座低海拔的岳麓山會成為年輕人的觀日出打卡點呢?
“喜歡長沙這座城市的活力,能夠在富含文化底蘊的岳麓山上,俯瞰這座不夜城,然后迎接第一縷陽光,挺有意義的。”今年19歲從山西來旅游的李丹給出了答案。
全國各地前來觀日出的人們。蘇李攝
感 深厚文化底蘊
岳麓山巍巍千年,孕育了湖湘文化。
回望古代,岳麓書院朱張會講,開啟了會講先河﹔朱熹登頂,一句“悠然一長嘯,絕妙兩無倫”,道出了岳麓山的幽靜﹔杜甫行經岳麓山時,作詩“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爭盤紆”,則寫出了岳麓山的地勢獨特……文人墨客集聚於此,賦予了岳麓山濃厚的文化底蘊。
縱觀近代,“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岳麓書院成為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策源地﹔有“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之稱的古麓山寺盤踞山間﹔毛澤東在山頂遠眺,寫出了“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宏偉﹔黃興、蔡鍔等先烈忠魂埋葬於此,岳麓山更增添了幾分肅穆……眾多能人志士加持,不斷豐富著岳麓山的精神滋養。
愛晚亭。吳茜薇攝
回到現代,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知名學府圍繞岳麓山而建,岳麓書院至今仍弦歌不斷,新民學會舊址游人如織,岳麓峰會在此策源,岳麓山青年戲劇節、后湖藝術節……這些也都無不彰顯著岳麓山的青春活力。
“讀了《沁園春·長沙》,對長沙、對岳麓山心生向往,如今能在山頂看日出,可以說是兩全其美了。”來自廣州的大學生蔣峰興奮地說到。
嘆 綠色生態文明
“我就是長沙本地人,自從外地游客開發了‘岳麓山觀日’這個景點后,我也經常打卡,看過了岳麓山的四季日出。”長沙市民陳智美對岳麓山的喜愛日益濃厚。
從春天的郁郁蔥蔥,到夏天的蟬鳴鳥叫﹔從秋天的層林盡染,到冬天的銀裝素裹,四季的岳麓山,總能帶給游人意外的驚喜。
由於山上古木參天,又處於湘江邊市中心,岳麓山也被稱為長沙的“天然氧吧”。
整個岳麓山風景名勝區35.2平方公裡及外圍保護地帶22.68平方公裡,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文物資源一直是大家保護的重點。
岳麓山頂日出。蘇李攝
山上部分地區還保存著大片的原生性常綠闊葉次生林,並有大量珍貴的瀕危樹種和年代久遠的古樹名木。
晉朝的羅漢鬆、唐代的銀杏,宋時的香樟,明清的楓樹……山上諸多年歲久遠的老樹,都被重點保護並挂上標簽提醒游客不要隨便攀折﹔岳麓書院、愛晚亭、肖勁光故居等紅色文物古跡,也都被小心修葺、悉心守護。
為保護岳麓山的一草一木,管理部門對古樹名木建立檔案、逐株護理,實施保護原生性植物群落計劃、實施核心景點園林景觀提質工程,加大對文物的保護與研究力度,推進完成文物規劃編制,合力推進岳麓山風景名勝區環境形象的品質提升。
觀 星城煙火氣息
凌晨三點,登頂岳麓山,一覽夜色迷離下湘江兩岸的璀璨。
山頂人頭攢動,山間燈火通明,游覽車穿梭不停﹔
山腳下湘江邊,夜市仍然熱鬧不已,吹著江風,邀三五好友小酌兩杯,星城長沙的煙火氣,平常且熱烈。
為了配合游客的“觀日”需求,岳麓山風景區將開放時間從早晨6點提前到凌晨3點,游客可提前在網上預約,從東門登山﹔
為了保障游客安全,景區實行分段限流管理,每天凌晨3點—6點,預約人數不得超過4000人﹔
凌晨三點景區檢錄處游客有序排隊入場。吳茜薇攝
同時,為滿足游客登山乘車需求,景區將觀光車發車時間同步提前到了凌晨3點,在景區主游道沿線增加安全提示和語音廣播,提醒步行游客注意夜行安全﹔
在雲麓宮、觀光長廊、禹王碑、HI悅麓、索道上站等游客集中區域的觀日台、圍欄、樹木上設置安全提示牌,並安排專人巡邏勸導,防止游客攀爬﹔
延長照明設施時間、新增衛生保潔人員、加強消防巡查……一系列舉措,暖心護航游客的“觀日”安全。
“2022年9月5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關於加快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見》,明確提出推動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區創建世界級旅游景區,我們將竭力達到這個任務要求。”在岳麓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黨委書記楊淑嵐看來,能讓游客在這座最具湖湘精神氣質的岳麓山上感受到詩和遠方,他們責無旁貸。
日出前的長沙。魯欽軻攝
天上一顆長沙星,地上一座長沙城。
長沙以星辰命名,又以岳麓山聞名。
從殷商青銅的鼎盛、楚漢屈賈的情懷、三國孫吳的繁華,到盛唐人文的薈萃、宋代儒學的弦歌、紅色熱土的盛名,如今的長沙城,也正因為古老而又富有活力的岳麓山,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看過來,留下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