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黨建

湖南日報大調研精准務實見成效

2023年08月14日15:31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7月19日至8月1日,湖南日報連續推出《思想領航·湖南高質量發展大調研》系列主題報道,以新發展理念“點睛”,為高質量發展“求解”,受到廣泛關注、熱評熱議。

業內專家讀者認為,這組報道是將調研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破題之策的生動實踐和典型范例,是貫徹落實湖南省委在主題教育中“走基層、找問題、想辦法、促發展”部署的生動實踐,也是主流媒體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綜合發力的具體見証,對推動湖南省高質量發展具有較強的啟迪意義。

精准選點,突岀引導作用。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體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發展。為准確把握這五個方面的情況,報社編委會領導率領由精兵強將組成的融媒體團隊,分別深入中聯重科智慧產業城、岳麓山實驗室、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漣源市七星街鎮、益陽市大通湖、湖南鋼鐵集團等國企、醴陵陶潤會等民營企業、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汩羅市汩羅鎮九雁村等鄉村,以及水府廟庫區實行蹲點式調研採訪。在此基礎上推出的《種好改革開放“試驗田”》《大湖治理新樣本》《“湘字號”國企勇創一流》等10件融媒產品,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時代主題,運用具有普遍意義的典型展現“時代之變”,提出“心中之問”,做好“實用之答”,從而使報道成為紙上屏端一大亮點,被網友譽為時事新聞宣傳的“剛需品”。

直面問題,彰顯求真務實。調查研究是黨的優良傳統。既是做學問必備的工作技能,也是黨報踐行群眾路線的有效途徑。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曹立為系列報道採用的“解剖麻雀”式蹲點調研方式點贊。她說,報道從最微觀的個體入手,展現湖南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個剖面,其中既有前所未有的成績,也有當前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正在進行的探索,以此反映高質量發展這一宏大經濟社會發展議題。

大調研系列報道之所以產生共情、引發共鳴、推動共行,還在於真正堅持問題導向,為高質量發展中的堵點淤點痛點“把脈開藥”。以《勠力打造世界一流“種谷”》為例,“調研樣本”運用岳麓山實驗室的實踐,以三個問答破題:如何盡湖南所能、解國家所需——聚焦農業“芯片”,擘畫世界一流﹔如何解決資金和人才引進難題——創新體制機制,瞄准世界一流﹔如何加快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8位院士領銜,沖擊世界一流。

這類胸懷“國之大者”“省之大計”,融現場看、當面聽、直接問等“解剖麻雀”方式於一體,著力把已有經驗推廣好、把存在問題解決好為目的的調研報道,既激勵人心又開闊思路,為黨委政府正確決策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如8月1日,湘潭市委書記劉志仁讀完該系列報道中《水府廟庫區文旅發展的困惑與突圍》一文,當即作出批示,並將報道轉發給相關部門負責人,要求根據報道披露的問題,認真研究解決措施,下功夫發展好水府廟文旅產業。

權威發聲,成果化作對策。“立意高遠,調研深入,富有洞見。”暨南大學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楊先順說,這組報道通過調研展現了湖南10大領域的高質量發展面貌,思想顯高度﹔精准把握現狀,深刻剖析問題,提出應對之策,富有啟示借鑒意義,調研見深度。

這組系列報道另一創新之處,邀請省政府相關廳局領導同志、高校專家學者和一線工作人員等,圍繞發展經驗、發展路徑、發展方向等撰寫調研啟示,將調研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破題之策。如省工信廳總經濟師熊琛為《一道鏈接未來的“必答題”》報道撰寫的《數字化轉型是制造業提質增效的關鍵路徑》,省鄉村振興局副局長趙成新為《把“土特產”三個字琢磨透》報道撰寫的《讓“土特產”成為鄉村振興大產業》,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黨工委書記曾雄為《馬欄山,快馬如何再加鞭》報道撰寫的《給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以及湘潭大學商學院教授劉建平為《水府廟庫區文旅發展的困惑與突圍》報道撰寫的《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等“調研啟示”,經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發掘與提煉,依據真材實料,發表推進湖南高質量發展的真知灼見,頗具思想內涵和指導意義,既是對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相關重大決策的具象化闡釋,也是對主流媒體此次大調研行動的充分肯定。(黃興國)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