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本網專稿

“小巨人”釋放大能量:湖南專精特新企業成為高質量發展“助推器”

人民網記者 林洛頫
2023年09月14日09:17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諧波減速機作為中高端機器人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原來基本依靠進口,我們經過3年多的技術布局與研究成功打破國外壟斷。”萬鑫精工精密諧波減速機負責人說道。作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萬鑫精工每年研發費用不低於全年銷售額的4%,組建了80余人的研發技術團隊,分別在長沙本部、深圳、日本建設有研發中心。

何為“專精特新”企業?它是指做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能力突出的企業。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的佼佼者被稱為“小巨人”企業,是專注於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佔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

2012年以來,湖南省多部門出台了多項政策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鼓勵中小企業專注主業、深耕細作、自主創新,通過轉型升級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市場,國家級和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數量逐年遞增,諸多“卡脖子”難題在這些企業研發中得到攻關解決。

鬆井股份展廳。受訪單位供圖

鬆井股份展廳。受訪單位供圖

先破后立,從追趕到領跑

走進湖南鬆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展廳,汽車發光保險杠、手機后蓋等各種汽車部件、消費電子部件展品陳列其中,它們所涂覆的“集顏值與特殊功能為一體”的表面涂料均由鬆井股份制造。不斷研發創新各類新型功能涂層材料,早已成為鬆井在市場安身立命的根本。

“我們一直以來都定位自己為科技公司,研發投入始終在銷售收入的10%以上。”鬆井股份技術總監Fu Raosheng介紹,企業科研人員佔到總員工數的三分之一,主要是行業面向的下游客戶群體廣,客戶生產的產品快速更新,也就意味著涂料需要同步更新換代。

與其合作的華為、蘋果、小米等諸多國內外戰略伙伴,每年更新一款或幾款新手機,這就需要鬆井的科研團隊及時研發出更多適配的涂層產品供客戶選擇。當前,鬆井採取了提前兩年開始布局並推出相關設計產品,等到產品上市的時候才不會落后。

據了解,湖南通過組織實施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破零倍增”行動,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聚集創新服務資源,搭建校企對接合作平台,推動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包括鬆井在內的一批企業新增多項發明專利,並能參與或主導制定修訂國際、國家和行業標准。

“我們從追趕頭部企業到處於行業領先,科研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高端涂料企業的競爭就是創新能力的競爭。”Fu Raosheng表示:18年開始流行的漸變色作為一種全新的手機應用,採用傳統的噴涂方式會存在顆粒不均勻的問題,而鬆井依靠科研團隊最先解決並實現了量產。“目前我們大力布局的乘用汽車涂料市場,也是憑借創新、差異化產品打破了被國際涂料巨頭長期壟斷的競爭格局,類似的案例數不勝數。”

作為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鬆井所處的消費電子行業技術壁壘高、更新迭代快,要求企業必須將產品性能不斷創新、提升,才能在與國際巨頭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華曙高科生產基地。受訪單位供圖

華曙高科生產基地。受訪單位供圖

與其同樣依靠創新佔據行業頭部的另外一家企業——華曙高科,它專注於3D打印領域15年時間,成為了全球極少數同時具備3D打印設備、材料及軟件自主研發與生產能力的增材制造企業,能幫助海內外客戶實現智能制造。

華曙高科從創立之初便堅持自主研發,始終以技術創新與產業化需求為導向,自主研發行業領先的增材制造設備20余款,配套40余款專用材料及工藝,並率先突破金屬和高分子超大尺寸激光粉末床3D打印的技術難題,這一切與企業專注於3D打印領域研發密不可分。

華曙高科依靠科研建立了金屬與高分子激光粉末床3D打印領域的完整自主技術體系,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的多項技術與產品壟斷,截至目前已擁有各項領先專利38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160項,助力實現重大戰略領域的國產化﹔公司希望未來能讓3D打印技術在“中國創造”中得到更多應用,並致力於將中國3D打印推向世界前沿。

創新為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為企業打開了國內外市場,成為湖南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亮點。據統計,湖南已累計推動4814家中小企業發明專利“破零倍增”,企業參與或主導制定修訂國際、國家和行業標准2451項,擁有發明專利15049項。

泰嘉鋸條生產車間。受訪單位供圖

泰嘉鋸條生產車間。受訪單位供圖

獨立摸索,從空白到領先

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整體來看,它們制造的產品更專業化、精細化,整個企業的發展往往也是在細分行業具有一項專長,並不斷發展壯大該領域的優勢,從而贏得市場份額。

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成立20年來,泰嘉股份鋸切業務一直專注雙金屬帶鋸條的研發和生產,將一根鋸條做到了極致,真正突出了“專”,帶鋸條高端產品正不斷替代原來必須從國外進口的局面。

泰嘉創立初期,國內雙金屬帶鋸條的技術、設備、原材料基本依靠從歐美進口,關鍵設備、核心技術長期被“卡脖子”。對此泰嘉創立鋸切實驗室,組織專家團隊從齒形設計、工藝優化、新材料試用、新產品開發等方面,圍繞市場需求進行試驗積累數據,找到最優解決方案。

如今,泰嘉的帶鋸條產品已成功批量出口到德國、日本、美國等工業發達國家的市場﹔為推動行業的整體發展,泰嘉建立了高端鋸切工具用特殊鋼基材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高速高效雙金屬鋸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全產業鏈研發平台,在產品創新、工藝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自主創新讓企業在行業內佔有了一席之地,擁有‘好牙口’的核心產品帶鋸條,已成為運載火箭、軌道交通、汽車制造的核心金屬部件加工的優選。”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秘謝映波介紹道。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場的支持。憑借多年的發展與積累,泰嘉針對特定行業、特定客戶、個性需求,依托海量鋸切數據、技術服務案例,導入產品研發、領先工藝等方面的優勢,集合國內外專業研發隊伍資源,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定制鋸切技術整體解決方案。

湖南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湖南圍繞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正積極培育創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好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在湖南加快構建成長。

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受訪單位供圖

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受訪單位供圖

面對國外企業壟斷高精度傳感器的現狀,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國秋與科研團隊一起,致力於集成電路之MEMS技術及工藝的研究,但壓敏芯片的研制難度遠超預料,無數次實驗下來,紐扣般大小的基底材料一籮筐、一籮筐的被燒壞。

據了解,僅從2019年通線開始調試工藝和設備用的芯片就消耗1.9萬顆,最終通過10多年不懈努力,啟泰攻克了異質膜關鍵工藝與技術,並將之率先應用於金屬基底壓敏傳感芯片的生產上並進行大規模生產,填補了我國這類產品規模化生產線的空白。

“我們的壓力敏感芯片採用微電子工藝,完全不同於其他壓力敏感芯片的技術解決方案,它直接制作在金屬基底上,生產線就是一條高等級的芯片生產線。”王國秋介紹,盡管傳感芯片每一條產線都不完全相同,但啟泰的突破可帶動整個傳感芯片產業大發展,橫向可開發其它傳感芯片,縱向可帶動一大片下游產業。

隨著國家級和省級“小巨人”企業數量逐年遞增,湖南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兩上三化”行動、“湖湘精品”品牌能力提升等一系列項目的賦能,加上政策、資金的支持都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大環境。

安科創新產品。受訪單位供圖

安克創新產品。受訪單位供圖

布局海外,從研發到研制

中國企業要走出國門參與全球競爭,國際化布局是繞不開的必由之路。國際化對企業的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湖南企業想更高效參與全球化競爭,就必須在產品和技術等方面接軌國際標准,不斷創新產品才能擁有核心競爭力。

成立於2011年的安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創立至今一直致力於為全球消費者提供優秀的產品。全球化是安克創新的一個重要標簽,它成立之初便選擇美國作為業務的第一個站點,十多年時間裡公司從改良到深入技術研發,實現了從制造、質造到智造的轉型升級。

要想贏得市場消費者的認可,創新研發是企業的致勝法寶。安克創新研發人員佔公司總人數的近50%,每年投入增長的速度高於公司營收和利潤上增長的速度,2022年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10億元人民幣。

“在產品方面,我們一直堅持技術創新和自主研發,與大部分跨境電商企業相比,安克創新擁有自主品牌。同時,深耕海外市場多年,也讓安克創新擁有更好的全球渠道的運營能力。”安克創新線上銷售和運營總監孔德亮說道。

其實,安克創新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遍布全球的渠道和國際化視野,背靠中國供應鏈所帶來的成本優勢、效率優勢、低技術產品上的創新能力﹔並在產品定位、定價、推廣以及售后服務方面根據本地市場、本土渠道的特點進行優化,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地區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提高用戶口碑,真正將用戶感受和創新研發進行了深度結合。

根據統計,安克創新營收構成中有97%的收入來源於海外,公司業務覆蓋146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有超過1.4億的忠實用戶﹔其中,旗下充電、創新音頻、智能家居、智能娛樂等品牌位居全球各大市場領先位置。

當前,安克創新持續進行全球化業務的拓展,正在積極鞏固已有成熟市場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和拓展包含中國大陸地區在內的重點新興市場。“下一步我們將計劃建設湖南新總部基地,同步打造集團長沙研發中心。”安克創新副總裁張希說道。

近年來,湖南不斷培育、支持中小企業走出去發展,不少像安克創新一樣的企業正在快速成長,通過推進國際化合作、吸引外商來湘合作發展、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經濟合作,湖南正以開放和合作促進民營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湖南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支持企業走出去,湖南也正加快推進改革開放,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簡化審批流程,並開展一系列針對企業員工的專業技能培訓計劃﹔同時,通過鼓勵企業創新發展,大力扶持科技創新,對民營企業提供財稅雙優等多項優惠政策。

為解決專精特新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面臨的困難,湖南還通過推動“資匯瀟湘”中小企業融資促進行動,發揮“湘企融”平台、專精特新股權融資平台以及各類融資服務機構作用,促進銀企對接,助力企業實現多渠道融資。

如今,湖南正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認定力度,不斷提高認定的標准,通過認定帶動優質企業的發展,促進省內各類企業更好的融入國家創新體系和市場競爭機制,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奮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