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產經

聚焦高質量發展丨以“特”興農——新晃開創鄉村振興“黃精”時代

2023年10月20日10:32 | 來源:紅網
小字號

張燈結彩迎盛會,黃精大縣喜意濃。

1.jpg

首屆中國(新晃)黃精產業發展大會在新晃召開。

10月17日,在湖南最西部的美麗侗鄉,首屆中國(新晃)黃精產業發展大會如期舉行,節會以“分享最新行業動態、探討行業發展趨勢、促進合作交流、推動黃精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宗旨,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商界翹楚、行業精英相聚一堂,為新晃黃精產業高質量發展把脈問診、建言獻策,從種植、加工、貿易、物流供應等方面,共話全產業鏈發展新格局。

活動現場,新晃黃精,黃牛肉、侗藏紅米、五倍子蜂蜜等特色康養農特產品的集中亮相,不僅為人們帶來豐收的喜悅,也彰顯著黃精產業挑起新晃發展“大梁”的信心與底氣。

2.jpg

新晃黃精片

獨特的地理氣候、生態環境和傳統耕作優勢,不僅讓地處內陸省份的新晃獲得了“中國生態黃精之鄉”“中國生態原產地標志保護產品”等國字稱號,也讓黃精成為當地譜寫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文章”的又一突破口。

高位推動 頂層設計

新晃,素有“湘黔通衢”“滇黔咽喉”之稱。地處雲貴高原余脈武陵山脈過渡地帶,位於湖南最西部,海拔大多在500-1200米之間,山地佔總面積的84.22%,森林覆蓋率高,氣候常年溫暖濕潤、嚴寒期短、無霜期較長,雨水充沛。新晃的地理地形、生態植被、土壤條件和氣候特點為黃精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理想環境。

3.jpg

新晃黃精研究院

邊遠山區如何加快推動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新晃將目光鎖定在了具有“全民參與”屬性的黃精產業上,在深入研究、反復論証的基礎上,高位推動,將其作為全縣生態富民大產業進行全面布局。新晃縣委書記周重顏明確要求,要充分挖掘利用交通區位優越,縣域產業園區集聚、資源生態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等自身優勢,主動作為,奮發有為,在推進新晃協同發展中彰顯新擔當,在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中闖出新路子,在綠色轉型發展中實現新突破,在推進深化改革開放中培育產業發展新優勢,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展現新作為。

自2021年以來,新晃持續發力創建村級集體黃精生產基地,堅持以“特”破局,帶動全縣種植不斷壯大規模﹔引進生態康養、專業種植龍頭企業布局黃精全產業鏈發展,攜手國內權威研究機構和知名高校推進產學研深度合作,有效突破各類發展瓶頸,迅速形成黃精產業新動能,為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引擎。

4.jpg

黃精產品

上世紀五十年代起,新晃就是國內中醫藥企業的黃精採購集散地,也是中國黃精主要交易市場。得益於當地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這裡種植的黃精,浸出物、多糖含量分別超出國家藥典規定標准近1.6倍和4倍。

為了加快黃精產業的發展步伐,2021年以來,新晃縣委、縣政府成立了黃精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黃精產業辦公室,建立了“產業長+執行產業長+產業發展顧問+項目長”的產業發展工作機制,聘請了國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南農業大學中藥資源開發系教授、湖南省中藥材產業協會會長曾建國擔任黃精產業發展顧問。

5.jpg

新晃黃精

圍繞黃精產業的市場前景,縣委、縣政府決策層借力國家藥食同源產業科技創新聯盟等專業研究機構和湖南農業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等專家學術團隊,做出三個基本判斷:一是湖南省獲批“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黃精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認為食藥同源食品,黃精廣泛利用的政策瓶頸已完全打開﹔二是中美等主要大國科研機構關於黃精前沿技術研究持續升溫,產品研發的技術難題已完全突破﹔三是黃精目前已經成為250多種藥品原料、100多種食品原料,食品市場方興未艾、發展前景無限廣闊,高品質黃精原料將長期保持議價主導地位。

謀定而后動。新晃縣委、縣政府迅速制定出台了《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一手布局百村萬戶10萬畝黃精種植基地,以政府拉動帶動全民共建,突破制約黃精種植規模的頑瘴痼疾,爭創原料規模新優勢﹔一手布局“中國新晃黃精國際城”建設,推進核心技術創新,引進黃精產業頭部企業,構建五省周邊中心市場,打造新晃黃精“百億產業”,全力以赴爭創市場引領主導權。

同步配套出台的,還有《新晃侗族自治縣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新晃侗族自治縣黃精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新晃侗族自治縣黃精保險實施方案》以及有關企業落戶的招商引資辦法等,制定了會議、巡產、信息、督察、考核、執紀問責等一系列立足長遠的頂層設計制度。

6.jpg

新晃黃精育苗基地

目前,當地已有4家黃精優質種苗繁育企業,建立黃精母本園400畝,標准化、規模化大棚育苗1000畝,年培育黃精優質種苗2億余株,新晃黃精的年交易量已佔全國1/6份額。

科技興農 以“質”促變

抓一個主導產業、興一方產業經濟,后知后覺、盲目跟風的市場教訓比比皆是。

在科技日新月異、新消費不斷升級的時代,如何讓傳統的特色產業走上健康、可持續的發展之路?新晃的實際行動是與權威研究機構和專業生產企業深度合作,首先掌握科技創新主動權。

7.jpg

洞坡黃精母本園

在育苗選種方面,通過主動爭取中國工程院、世界衛生組織權威專家支持,與國內主要科研院所和黃精制種、育苗企業加強合作,選用原產小葉黃精、多花黃精搭乘神舟飛船和天和核心艙進行太空繁育,培育出抗逆性、抗病性強的“新晃黃精”高產優質新品種,將黃精育苗周期縮短到1年,迅速建成近27公頃黃精母本園、67公頃標准化育苗大棚,年產“新晃黃精”優質種苗達2億株,為新晃和湘黔周邊黃精產業奠定了種苗優勢。

在產業聚集方面,通過引進醫藥、康養頭部企業打造佔地面積67公頃的“中國新晃黃精國際城”,爭取產業聚集主動權,搭建集現代商貿、倉儲物流、電子商務為一體的標准化中藥材集散中心,利用“新晃黃精”的品牌形成窪地效應,匯聚全國各地黃精資源,不斷搶佔市場份額,做大產業蛋糕。

8.jpg

黃精加工

金秋時節,走進“中國·新晃黃精國際城”專業產業園區,鮮貨倉儲區、烘干區、切片區、挑選分級區、冷鏈倉儲區、常溫倉儲區及黃精文化展廳整齊規劃,廠房裡的工人們穿戴整潔,手速飛快地在加工黃精。

園區按照“建設全國第一黃精交易市場”目標,面向全國引進具有顯著市場號召力、產品競爭力、產業帶動力的中藥材種植和制藥龍頭企業,目前已引入湖南博世康等12家加工、倉儲物流龍頭企業,建成標准化廠房5萬㎡、配套建設冷鏈物流5000㎡、電商物流平台2200㎡,形成了年產10萬噸黃精生鮮加工的強大產能。

文旅賦能 多業態融合

縱觀全國各地特色農產品的振興之路,多業態的融合發展,正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新模式。

在河南洛陽市新安縣五頭鎮,種植櫻桃4.3萬余畝,年產值超11億元,被譽為“櫻桃之鄉”。當地通過舉辦“櫻桃節”“騎行賽”等活動,叫響了“新安櫻桃谷,洛陽西線游”品牌,櫻桃經濟由“一月紅”變為“四季火”。

在江蘇蘇州陽澄湖,靠水吃水,從“養殖湖”整治為“生態湖”,進而規劃建設“藝術湖區”“創新湖區”,在樹立起現代特色農業”金字招牌“的同時,全力推進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其“新魚米之鄉”建設已然成為鄉村振興的“江蘇樣板”。

以農為本,廣泛吸納市場主體,疊加“旅游”“文創”“餐飲”“電商”等多種業態齊頭並進,亦是新晃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探索方向——本屆中國(新晃)黃精產業發展大會,以及新晃黃精文化旅游節等活動的組織召開,即是落地行動之一。

9.jpg

首屆中國(新晃)黃精產業發展大會暨第二屆新晃旅游產業發展大會開幕式晚會現場

著眼黃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新晃縣委、縣政府著力打造多業態融合矩陣——推進與文旅融合發展,開發黃精康養旅游、親子旅游、學生研學新產品,建設梅子坪黃精科研園、向家地道地中藥材博物館,開發即食黃精、口味黃精等系列地方特色旅游商品﹔推進與酒店餐飲融合發展,開發黃精+黃牛肉、黃精+百合、黃精+侗藏紅米等系列膳食菜譜,配套開發宴席黃精飲品,推動黃精產品更親民﹔積極向電商、物流等眾多領域廣泛延伸,推動“黃精+N”多業態發展,創新引領黃精消費,不斷拓展黃精產業發展空間。

2022年,新晃全縣黃精產業多業態發展解決就業1.1萬人,實現農戶直接收益2.6億元,黃精產業正在成為惠及更多侗鄉群眾的“黃金產業”。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金秋的新晃,碩果盈枝,黃精飄香,從雲貴高原余脈到武陵山脈過渡地帶,一幅幅豐收畫卷正在徐徐展開。(記者 戴丹 王石磊 通訊員 彭鳳華 米婕僡)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