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晃:李白魂牽夢縈的“夜郎西”,正由自在康養中走向未來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正是三湘四水最美的時節。
層林盡染的美景中,10月16日—18日,“黃精之鄉”新晃一派喜慶氣氛。首屆中國(新晃)黃精產業發展大會暨第二屆新晃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在這座美麗的侗縣隆重舉辦。
開幕式晚會、首屆中國(新晃)黃精文化產業發展大會論壇、“侗苗工匠藝術交流”“懷味-尋找新晃美味”“探秘新晃”露營活動、全國黃精商品展銷會等活動精彩紛呈,完美地詮釋著“康養新晃,自在由您”的大會主題。
首屆中國(新晃)黃精產業發展大會暨第二屆新晃旅游產業發展大會開幕式晚會
美不勝游是新晃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令詩仙李白魂牽夢縈的“夜郎西”,便在新晃境內。
作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和湘鄂渝黔革命老區,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資源,近些年,新晃旅游產業獲得了極大的發展。
秦漢時期,新晃為夜郎國治地,唐宋兩朝更曾在此置夜郎縣,其境有“三十裡幽谷、三十裡畫廊、三十裡世外桃源”的夜郎大峽谷,處處秘境,一步一景,深入其中,有天然之趣,亦有穿越千年的人文之樂。
夜郎大峽谷
作為儺戲的發源地之一,儺戲儺技在新晃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在天井寨,游客們可以欣賞到傳承六百余載的儺戲“咚咚推”,怪異的形象,夸張的面具,滿載遠古的回音,示人以莫可名狀的神秘。
儺戲
新晃境內的龍溪古鎮,有“黔首楚尾夜郎根”之稱,早在清同治年間即集結成市並盛極一時,是“南方水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也是上世紀沅水三大商埠之一。如今,古舊的青石板路,白牆黛瓦的窨子屋,書院、會館、公棧、鹽店等凝結著前塵往事的古跡,滿載煙火氣,貯滿深情,溢滿鄉愁,帶人夢回繁華。
旅游,在享受美景之余,也必然不可缺少了口腹之欲的滿足。
牛氣沖天
在有“中國湘西黃牛之鄉”美譽的新晃,能夠“安中益氣、養脾胃,補虛壯健、強筋骨,消水腫、除濕氣”的牛肉自然是要吃的,剔透飄香的黃牛肉,時刻准備沖擊游人的味蕾,帶給人舌尖上的享受。一桌標配版“全牛宴”,牛氣沖天、牛腦花到干鍋牛腳、富貴牛尾,整整12道菜,可以讓人從牛頭開始一直吃到尾巴。
作為一個農業人口佔多數的縣,近些年,新晃充分挖掘傳統文化和鄉風民俗,積極發展“文化+旅游”特色產業,讓傳統村落留住鄉親、傳承鄉風、記住鄉愁。很多村鎮努力挖掘當地資源特色,通過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斷豐富農耕體驗、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等新業態,提升服務水平、促進農旅融合。
新晃兩河口村露營地
比如,新晃縣波洲鎮的江口村,該村積極打造湘黔邊界周末微度假旅游目的地,遠山疊翠、 水蜿蜒、干淨整潔、瓜果飄香的田園人家吸引著周邊游客紛至沓來,該村的桂花島和美鄉村整治示范點被評為懷化市的市級十大網紅打卡點,今年五一期間接待游客近萬人。
越來越多的老百姓端起了旅游碗,吃上了旅游飯,日子越過越紅火。
神奇的黃精
既然來到了“黃精之鄉”,吃過了黃牛肉,游山玩水賞美景品人文的同時,也不能少了一頓黃精宴。
黃精是一種神奇的植物。
《本草綱目》中記載:“仙家以為芝草之類,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謂之黃精。”《名醫別錄》(220-450年)中則稱其“味甘,平,無毒。主補中益氣,除風濕,安五臟。久服輕身、延年、不飢。”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功效,黃精經常出現在很多中藥的配方中。
黃精燜牛二寶
黃精煨甲魚
新晃原產的是小葉黃精、多花黃精,所含植物多糖、甾體皂苷、氨基酸均遠超國家藥典規定的標准,其中植物多糖含量超出國家藥典標准近4倍,具有治療糖尿病、抗氧化、延緩衰老、提高免疫力等良好的藥理活性,是深受市場青睞的食藥同源精品。
在健康愈來愈受到重視的當下,黃精需求表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而這也給新晃的黃精產業帶來了廣闊的市場機會。
正是在這一背景之下,新晃縣迅速成長為雲貴川湘渝鄂周邊省市最大的黃精交易市場,全縣黃精種植面積達3.2萬余畝,年加工黃精鮮貨3萬噸,黃精干貨6000噸,帶動就業人數1萬余人。
黃精產業的爆發式發展,有市場這一“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也有政府這一“看得見的手”的推動。
新晃黃精
近年來,新晃縣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振興中醫藥事業決策部署,搶抓建設湖南省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發展機遇,緊盯“黃精百億產業”目標,加快構建新晃黃精“原生態種植園(帶)+深精加工+原藥材與中成藥集散交易市場+行業頂級學術交流與交易展會”相結合的“六產”融合現代產業體系。
為此,新晃創新“黃精貸”“黃精保”等保障政策,利用“共享貸”等資金推動黃精育苗、種植示范基地、黃精初(深)加工建設,這一切,都強力推進著新晃中藥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目前,新晃黃精年交易量已佔全國1/6份額,黃精等中藥材加工產值有望突破20億元。
明了於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首屆中國黃精產業發展大會會在新晃召開了。因為,在黃精產業上,新晃確實大有文章可做,而這篇大文章裡書寫的,也正是新晃鄉村振興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希望與未來。
撒下希望的種子
開幕式晚會上,有這樣一個場景:水被眾人合力倒入啟動裝置,活動logo和黃精樹苗“破土而出”。這一環節,寓意著希望的種子撒下,並在新晃這片富饒的土地上孕育和成長,終將長成豐碩的果實。
與這一場景相似的是,黃精產業和文旅產業的發展,也正是無數人持續多年努力澆灌的結果。
為了加快黃精產業發展步伐,2021年以來,新晃縣委縣政府成立了黃精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黃精產業辦公室,建立起了“產業長+執行產業長+產業發展顧問+項目長”的產業發展工作機制。
與此同時,還先后出台了《新晃侗族自治縣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新晃侗族自治縣黃精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為推動黃精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新晃黃精產業研究院揭牌
在這次新晃舉辦的中國黃精產業發展大會上,新晃黃精產業研究院正式揭牌,且這一盛會,將永久落戶新晃。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科技創新加持下的新晃黃精產業,將迎來全產業鏈發展的大好時機,為我國中醫藥及食藥同源大健康產業走向世界提供助力。
文旅方面,早在2021年底,新晃就出台了《新晃文旅康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提出以文化為引領、旅游為主體、康養為支撐,強化優勢資源整合和重大項目帶動,堅持“一鄉一品一特色”差異化發展,構建文旅康養全產業鏈,打造文旅康養支柱產業。
該行動計劃提出,到2026年,新晃縣旅游接待總人次、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速 20%以上﹔創建1個4A級景區、2個3A級景區、1個4星級旅游飯店﹔創建1個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舉辦5次全市以上文旅品牌節會活動、舉辦5次有影響力的營銷推介活動。
本次的第二屆新晃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無疑就是新晃持續落實這一行動計劃的舉措之一。
新晃風雨橋航拍圖
就在今年7月,新晃榮獲了“湖南省氣候康養示范基地”稱號。新晃地處雲貴高原余脈武陵山脈過渡地帶,海拔大多在500-1200米之間,山地佔總面積的84.22%,森林覆蓋率高,氣候常年溫暖濕潤,雨水充沛,是中藥材資源富集的“聚寶盆”,也是無數人向往的天然氧吧,獲此稱號,恰在情理之中。
如今,走進新晃,文旅經濟如火如荼,田園果蔬引人垂涎,農家小院美麗宜居,賞侗苗風情,住精品民宿,游龍溪古鎮,嘗紅米飯、喝黃精酒,吃全牛宴……讓人有應接不暇之感。
開幕式上,500架無人機徐徐升空,在夜空勾勒出一幅絢爛的圖景,那圖中有“黃精”“黃牛”,有“侗族女孩”,有“風雨橋”“鼓樓”……滿滿的都是新晃元素。
古老與現代交相輝映,美食、美景與產業發展的完美融合,科技與藝術的激情碰撞,鑄就的必是新晃充滿希望的未來。(記者 王石磊 通訊員 彭鳳華 米婕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