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市州縣域

湖南綏寧:以“四下基層”之鑰 解高質量發展之鎖

2023年11月17日16:21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湖南省綏寧縣將“四下基層”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引領帶動廣大黨員干部傳承和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有力推動解決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生所向問題,以實干實績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展現綏寧新作為。

政策主張向下延伸,充分凝聚發展共識

“牢記囑托闖創干,真抓實干謀發展﹔改革開放向縱深,項目攻堅擺戰場﹔強勢崛起寶慶府,強省會戰略當先鋒﹔三高四新號角響,勇立潮頭風帆揚﹔三個綏寧戰鼓擂…”近日,湖南綏寧東山鄉東山村暖陽和煦、冬景斑斕。東山民族民俗博物館前,“銀發先鋒宣講隊”成員東山村老黨員秦昌棟正通過快板向村民宣講黨的政策。

在綏寧,像“銀發先鋒宣講隊”這樣的特色宣講隊伍共有32支,結合“黨課開講啦”活動,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群眾,綜合運用微宣講、文藝表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讓宣講既“有高度”又“接地氣”,開展二十大微宣講活動200余場,受眾40000多人次,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系列全會精神落實到助推綏寧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讓“理論唱響綏寧”,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載體有特色,活動有實效。“雞公坡戰役鑄就了永不褪色的鐵骨軍魂和賀炳炎的硬骨頭精神,留下了永不磨滅的紅色基因。如今,面對新的形勢和挑戰,作為年輕干部的我們要傳承弘揚‘硬骨頭精神’,練就過硬本領,在新征程上奮勇前進,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沖鋒在前,用實干擔當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重任。”日前,在瓦屋塘鎮皮葉村紅二軍團雞公坡戰役紀念館裡,該鎮年輕干部李璐聽完獨臂上將賀炳炎重傷鋸臂的事跡講解后,感慨萬千,備受鼓舞。

綏寧依托紅色資源、鄉土特色創新打造黨性錘煉“長征路”、鄉村振興“示范路”、特色產業“致富路”等3條“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主題黨日活動學習線路,組織黨員在“三條”線路上開展活動1653次,分享“微黨課”4600余人次,服務群眾2.3萬余人次,為奮進新征程凝心聚力。

調查研究走深走實,充分凝聚發展合力

“我家住武陽鎮,以前來回上班都是坐中巴車,一天車費需要14元,一個月要280元,現在公交車開通才2元,微信掃碼1.8元,一個月可以節省幾百元,這是實實在在的實惠。”在綏寧縣關峽湘商產業園上班的肖女士高興地說。今年6月,綏寧產業開發區主要負責人在大興調查研究中,收集到關於產業開發區員工出行受限的問題后,及時與縣交通運輸局溝通對接,在短短20天即開通了本班次公交車。這是綏寧深入開展“走找想促活動”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充分凝聚發展合力的一個縮影。

綏寧圍繞“深、實、細、准、效”下功夫,深入開展“走找想促”活動,聚焦“美麗綏寧、活力綏寧、幸福綏寧”建設、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綏寧新篇章這個主題,對標黨中央12個方面、省委8個方面調研內容,明確10個方面的調研重點,以調查研究為抓手,推動全縣36個課題組深入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營商環境、鄉村振興一線和基層單位開展“體驗式”“蹲點式”“解剖式”調研526次,不斷找准短板弱項,破解難題促發展、辦實事,召開座談會136場次、談心談話4500余人次,入戶(企)走訪7000余戶(次),共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36篇,共發現高質量發展、民生保障、生態環保等方面問題1140個,辦結民生保障、經濟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問題1020件,較好推動了縣城控違拆違、楠竹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等問題解決,健全完善相關機制97個,梳理正反典型案例8個,不斷提升調查研究實效。

領導下訪常態長效,充分解決民生訴求

“2023年1-9月,綏寧縣信訪工作在全市排名第二,連續6年被評為‘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保持‘省平安縣’,今年6月獲評全市‘治重化積’專項工作優秀集體,信訪形勢總體平穩可控、持續向好。”近日,綏寧縣信訪工作通報會上通報了全縣近期信訪工作情況。

綏寧建立健全縣級黨政領導定期下訪、約訪制度,推動縣級領導每月至少帶案下訪1次,鄉鎮領導干部隨時接待群眾來訪,化“上訪”為“下訪”,變“接訪”為“約訪”,確保問題發現在一線,矛盾化解在一線,有效回應了群眾的訴求。截止目前縣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到鄉鎮、村(社區)、企業等基層一線開展下沉接訪17次,接待群眾來訪273人次,解決群眾信訪問題和訴求39個,化解信訪積案5個。

堅持縣級領導帶頭,定期不定期地深入鄉鎮、村(社區),按“三到位一處理”原則開展矛盾大排查、大摸底、大化解工作,同時培育一站式矛調中心等10個本地特色項目,努力變被動解決問題為主動服務群眾,切實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截止目前,排查各類信訪矛盾糾紛115起,化解104起,化解率達90.43%,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320余件次,其中情感疏導化解類、思想教育管控類、打擊處理管控類各佔10%左右,調查理賠化解類佔70%,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現場辦公深入基層,充分破解發展難題

“當前項目建設在人才支撐、融資渠道、外部環境等要素保障方面還存在哪些困難呢?”近日,在綏寧縣城北(大寨)片區生態環境系統治理項目現場,一場“沉浸式”蹲點調研正在這裡進行。縣委書記佘芝雲跟項目建設負責人面對面交談,詳細聽取了解項目概況、工期排布、要素保障等情況,並對相關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建議。

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頭,推動全縣干部職工主動深入一線服務,31名縣處級領導干部帶頭,深入開展“三送三解三優”行動,推動65名聯企黨員干部深入105家重點企業累計開展活動192人次,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各類困難問題20個,其中現場協調解決的問題訴求5個,建立台賬清單的問題訴求15個,以真抓實干為縣域優化營商環境保駕護航,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綏寧把“四下基層”貫通落實到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中,緊扣“三個綏寧”建設目標,堅定不移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先后4次召開楠竹產業發展座談會,制定出台《中共綏寧縣委關於緊扣“三個綏寧”建設目標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推進“以竹代塑”加快竹制品創新發展的意見(試行)》《關於進一步推進楠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系列文件,全縣74個重點項目已完成投資13.6億元,220kv變電站電化學儲能項目等8個項目順利竣工﹔在全省率先推進“以竹代塑”,成立楠竹產業辦、楠竹產業協會,形成了竹纏繞管道、竹餐具、竹滑板、竹筍等規模化生產鏈,“以竹代塑”產品關聯企業達到36家,全力打造百億級竹產業發展示范縣和湘西南竹產業發展區域中心,竹產企業較去年同期新增19家、達到94家,實現年工業產值約32億元、竹產綜合效益約53.2億元。(沈序春)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