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產經

匠心出發 數創未來——大漢集團三十年的守正與創新

2023年11月21日10:38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大漢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單位供圖
大漢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單位供圖

“大漢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大漢是繁榮富強的盛世中華,大漢是干大事、流大汗、成大業的炎黃子孫。”每個周一早上的升旗儀式上,大漢人都會重溫《大漢誓詞》,這是大漢的傳統,也是大漢人牢記使命,不斷進取,開拓創新的映照。

連續12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位列湖南民營企業前三……從1992年湖南婁底的鋼貿物流起家,如今年營業額達到600億以上,涉及鋼貿物流、新型城鎮化開發、職業教育、汽車貿易、商業管理、酒店管理、物業管理及產業互聯網等領域多元化企業,大漢集團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守正創新。

朴素的守正之道

“大漢是幸運的,登上了改革開放的電梯。”掌門人傅勝龍謙遜地認為是時代造就了大漢。但是同樣的環境,同樣的起點,當年一起出發的伙伴中,唯一大漢能走得如此快,如此穩健,“守正”是其內在的原因。

“我們希望員工都能追求一個偉大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實實在在地通過為別人服務來產生自己的社會價值。”企業將紅色文化、傳統文化融會貫通,提出了“走向偉大”的戰略目標,同時利用紅旗幟、紅書包、紅管家、紅青年、紅媽媽、紅展館、紅春晚七紅產品,淬煉紅色精神,形成了大漢人心懷家國,低調朴素的文化底蘊。

“我對團隊的要求是不能見陽光的事兒絕不能做。”“大漢奉行的是納賢是天,誠信是地,勤奮是路,儉朴是福的經營理念,堅持向先賢學習,堅持誠信點亮心燈。”在傅勝龍的帶領下,大漢30年來沒有歪門邪道,不搞權錢交易,從未發現有干部因為跟大漢合作而出事落馬。“不欠銀行一分到期貸款、不欠農民工一分錢工資、不欠國家一分錢稅收。”哪怕是最艱難的三年,大漢也將誠信放在首位。讓“誠信”轉化成“品牌”,歷經三十年風雨,恪守法律道德,堅守誠信已經成為大漢人共同的默契,這也為騰飛奠定了基礎。

從提醒員工不要成為金錢奴隸的“為工作而掙錢”,到強調實現個人價值企業化、企業價值社會化的“資本 = 責任,業績 = 財富”,再到助力民族未來發展的“工匠精神創造美好生活”,在高速發展中不斷刷新核心價值觀,在歷史長河中找到自己的使命,大漢對自己的審視和思考依然在繼續。

立心、立行、立思,賡續中華文脈,同繪華夏願景,在波譎雲詭的市場經濟中守住企業初心,在知行合一中深化企業內涵,這是大漢三十年不斷發展壯大的底氣和保証。

進擊的創新之勢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企業長盛不衰的重要保障。傅勝龍和大漢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15歲考上大學,21歲成為大型軍工廠團委書記,青少年的傅勝龍早就顯露出過人的才智和進取精神。1992年,受到深圳特區報《東方風來滿眼春》文章的觸動,他毅然放棄公務員身份投身到市場經濟的建設之中。“我感覺這個時代需要經濟的發展,需要企業家。”掌門人審時度勢,行動果斷的性格讓大漢有了不安現狀,努力求變的天然基因,企業總能在恰當時機涉獵新的領域,並引領行業的發展。

在城鎮化建設中,大漢總結出了“修好一條發展路,建設一座致富城,營造一個溫馨園”的鏈條式開發模式,被政府機構稱為“大漢模式”並進入國家課題,在湖南省30多個地市推廣。

科技的浪潮為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商業模式更迭速度加快,傅勝龍敏銳發現數字經濟巨大的價值。2014年開始,依托強大的產業背景,大大買鋼、工匠雲等“十朵雲”逐步上線,成功構建了賦能鋼貿版塊的鋼鐵雲,賦能城建版塊的建設雲,賦能教育版塊的工匠雲,以及賦能商業物業產業的悅雲四大產業雲平台。目前,大漢正在從產業數字化朝著數字產業化的蝶變,助力各產業的深度融合,幫助形成產業鏈共生發展新生態,實現商業模式突破和創新,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我要讓農民工的孩子不再成為農民工,而是成為大國工匠”,因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傅勝龍帶領大漢投身到教育領域,打造了大漢國際工匠院,提出了“百萬小匠出金橋”“三年內實現每年培訓、考証100萬”的核心目標,為我國的教培行業探索了一條新的發展道路,回應了國家產業升級——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彌補了中國在工業化發展過程中的短板。2023年上半年,大漢向社會輸送技能型人才超過10萬人。

“一網一校一中心”“基於量子理論的OPE模型”“共學、共行、共創”……

思無窮,行不止,進擊的創新之勢正助力大漢從中國企業500強向世界500強邁進。

風雨兼程三十載,闊步前行帆正滿。新時代、新征程,新挑戰、新機遇。 站在三十年新起點上,大漢滿懷著空杯心態,集結50名核心團隊成員根據時代需求、企業現狀,共創了“匠心出發,數創未來”的企業使命,“數字化陪伴,高品質共生”的企業願景,再次明確了“工匠精神創造美好生活”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大漢人將繼續以“快馬加鞭勇爭先”的干勁、“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續寫時代華章,助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陳愛芳)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