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黨建

湖南新田縣:實施“暖流行動” 讓流動黨員“有家有學更有為”

2023年11月28日11:19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今年以來,湖南永州市新田縣引進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32個,總投資131.48億元,僅半年就完成全年招商任務,湘商回歸項目8個,到位資金25.44億元,排全市第2位。如此亮眼的招商引資成績,是誰在前后牽線搭橋?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們實施流動黨員管理服務‘暖流行動’,通過流入地和流出地黨組織雙向共建,線上和線下學習雙向共管,以學促干雙向共促,讓流動黨員流而有家、流而有學、流而有為!”新田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周玉生介紹。

“雙向共建+陣地聚流” 讓流動黨員“流而有家”

10月13日,永州市新田縣和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兩地共建的“新新相映”流動人員黨群服務中心正式揭牌啟用。“新新相映”流動人員黨群服務中心面積達800余平方米,設置了跨省通辦便民服務大廳、流動黨員學堂、多功能會議室、人才服務站、引資引才引客辦公室、流動退役軍人服務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10余個功能室,為流動黨員和群眾提供學習活動、就業指導、矛盾調解、法律咨詢、技能培訓等多項“專享服務”。同時,設有流動黨員報到點,引導流動黨員在“紅色驛站”報到登記,建立“一人一檔”,確保流動黨員離鄉不離黨、流動不流失。新田在花都經商的流動黨員李敦生感慨:“吸引我們的,是這裡跟家鄉一樣便捷熱情的服務,和值得信任的流動黨組織。”

為實現流動黨員開展主題教育的有效覆蓋,新田縣結合實際,開展“陣地聚流”行動,在流動黨員較為集中、各方條件成熟的區域成立流動黨組織,通過兩地共建,多方籌集資金資源,建立流動黨員“紅色驛站”,以“家”聚“流”,依托“紅色驛站”等陣地,開展報到登記,讓流動黨員與流動黨組織“連上線”。目前共在廣東廣州、東莞、佛山、深圳、清遠、長沙等地成立流動黨組織22個,將2000余名流動黨員納入流動黨組織管理。同時結合實際,持續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黨員找黨員”“三找”行動,組織各級黨組織開展流動黨員去向排查採集,用好“新星之火”等微信工作群,准確掌握流動黨員流向地和聯系方式,分級建立流動黨員信息台賬,做到底數清、去向明、信息准。向流動黨員統一制發《流動黨員活動証》,將流動黨員具體信息推送給流入地黨組織,函請就近就便納入當地黨組織開展主題教育。通過“三找”排查行動,將300余名流動黨員就近就便納入流入地黨組織參加主題教育,開展組織生活。

“雙向共管+關愛潤流” 讓流動黨員“流而有學”

9月26日,新田縣以“線上+線下”聯動方式在花都“新新相映”流動人員黨群活動中心召開流動黨員主題教育工作會議。當天,縣委流動黨工委印發了流動黨員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工作任務清單和學習計劃。至10月上旬,22個流動黨組織全部完成動員部署,並結合實際制定學習計劃。

新田縣委流動黨工委負責人劉亞菊介紹,針對流動黨員學習難組織問題,縣流動黨工委組織開展了“雙向共管+關愛潤流”行動,採取流入地與流出地相結合、集中學與分散學相結合、線上學與線下學相結合“三個結合”舉措,讓流動黨員學習不掉隊。

流入地與流出地相結合。建立雙向溝通機制,與流入地黨組織簽定“雙向共管”合作協議,在流入地,統籌流動黨組織和商會組織,組織流動黨員就地就近開展學習﹔在流出地,由流出地黨組織向流動黨員郵寄學習資料,開展“送學助學”行動。

集中學與分散學相結合。充分利用流動黨員在中秋、國慶、春節等節假日集中返鄉時機,組織流動黨員集中開展座談交流會,集中學習黨章等內容,並進行交流研討﹔各流動黨組織採取簡便易行的方式,結合實際開展“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主題黨日活動,組織流動黨員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學習。

線上學與線下學相結合。依托“紅星雲”“新田智慧黨建”雲平台,每月推送“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學習資料,每周推送“主題教育有聲書”,定期推送“黨課開講啦”精品黨課,推動流動黨員迅速學起來。同時依托流動人員黨群服務中心、流動驛站等活動陣地,運用當地紅色教育陣地資源,組織流動黨員靈活就近就便到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現場教學,取得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雙向共促+引雁回流” 讓流動黨員“流而有為”

“我們與新華街建立‘紅聯共建’機制,推動新田縣和新華街簽訂了‘新新相映’合作框架協議,確定了承接產業轉移、文旅康養、共融共促等十項合作內容,在全市率先開展跨省共建。”新田駐花都流動黨委書記鄭土新說起新田與花都這些年來合作共建的歷程,滿懷激情和信心。他說,通過兩地合作,今年推動掌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新田恆豐糧油合作發展富硒產業,多家廣州企業來新洽談投資。

為引導推動流動黨員“流而有為”“以學促干”,新田縣組織開展“駐地融流”“引雁回流”行動,引導流動黨員為駐地作貢獻、為家鄉添光彩,為發展增活力。

融入駐地作貢獻。各流動黨組織積極引導流動黨員亮身份、當先鋒,積極參與到駐地的基層社會治理與服務等各項工作中,讓流動黨員從“流入”到“融入”。並充分發揮流動黨支部的作用,幫助流動黨員及外出務工經商群眾解決就業、維權、創業、就醫、子女就學等“急難愁盼”事項。今年以來先后調解勞務糾紛80余起、調解家庭婚戀糾紛30余起,幫助130多名在外務工人員依法追討拖欠工資600萬多元,為企業和群眾辦理業務54類2000余件,惠及在粵務工人員達8萬余人,把一個個“流動堡壘”變成了服務流動黨員的“紅色驛站”、服務新田在粵群眾的“紅色港灣”、引智聚才的“紅色窗口”。

引資引才促發展。各流動黨組織流動黨員廣泛開展“提供一條信息、引進一個項目、帶動一方產業、引回一批人才、帶富一批農民”“五個一”行動,積極開展“湘商回歸”行動,用好“黨建+商會”平台,引領幫助一大批流動黨員創新創業,發家致富,引導流動人員帶信息、帶資金、帶技術、帶項目回鄉創業。今年以來,新田縣各金融機構為流動人員創業發展授信1.5億元,80后水星家居董事長蔣新友在全國各地拓展了1700多個水星家居專賣店,年營業額達15億元。在外流動人員先后為家鄉災后重建、鄉村振興、助學敬老等公益事業捐款捐物達3000多萬元,幫助家鄉引進產業項目12個,引進緊缺人才450余名。通過永順木業總經理甘小勇牽線搭橋,促成中國企業500強的魯麗到新田投資110余億元建設綠色新材料產業園和現代家居產業園,項目建成后年產值可達150億元,利稅達15億元以上,可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人員近1萬人。

當前,新田縣將持續開展“暖流行動”,把開展主題教育與加強流動黨員日常教育管理結合起來,一體推進,積極引導流動黨員立足崗位作貢獻,讓流動黨員“有家有學更有為”。(周玉生 盧默生 劉亞菊)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