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園區動態

優化營商環境 湘潭岳塘經開區在行動③:以“六個精”為抓手 探尋高質量發展“文旅密碼”

2023年11月29日09:51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走進湘潭市岳塘經開區的“國字號”湘潭昭山文化產業園,園區環境優美,人文底蘊深厚。各類主題文化牆、藝術雕塑作品、特色文創產品讓人目不暇接,還有數字機器人講解員、超高清數字劇場、創客工位、共享會議室、共享茶水間等設施一應俱全。

今年以來,湘潭昭山文化產業園以“六個精”為抓手,助推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園區文化產業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向好,多項任務目標超額完成。前三季度,園區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75億元。

精雕細琢,讓“願景”變“實景”

在市、區兩級政府的高位推動和文旅廣體、自規等部門的指導下,園區深入開展昭山旅游度假區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繪就產業發展藍圖。為推動發展,園區在向省內外知名度假區調研學習取經的同時,還邀請了多方專家進行現場指導和論証。園區現有湖南昭山綠心文創谷、湖南數字經濟創新產業基地(藝點意創華中總部)2大平台,總面積約10000平方米。園區(平台)共有注冊文化企業312家,其中2023年新引入文化企業79家,共有就業人員980人,逐步形成了“以大帶小”“多點開花”的產業布局。

精耕細作,讓“單干”變“抱團”

“我們積極對接湘潭大學、湖南工程學院等高校,收集園區內各企業的人才需求,與湘潭大學碧泉書院成功簽訂實訓基地合作協議,與湖南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簽訂了《科研技術合作框架協議書》,定期為園區企業輸送人才。”園區工作人員說。

為促進企業發展、提升產業能級,園區積極搭建校企合作就業平台,今年已爭取市見習生補貼資金2萬元。同時,鼓勵企業增加技術研發投入提高“科技含量”,支持企業參加各類文旅活動,讓園區企業單槍匹馬闖天下變集群式“抱團”闖世界。2023年,園區內湖南華壹影業有限公司、湖南小藍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獲評高新技術企業,園區新增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

精益求精,讓“管理”變“服務”

“園區一直以來為我們提供了很大幫助,很多利好政策出爐會第一時間傳遞給我們。在辦公場地、員工生活方面也提供了很多幫助和保障。”湖南屋頂兄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楚婷說。

園區結合“一活動一行動”等活動,深入園區企業走訪,為企業提供貼心的服務。開展園區企業合作交流,暢通銀企對接渠道,為入駐企業提供創業場地、創業輔導、項目預孵化、企業培訓、融資對接、信息網絡、項目申報、共享技術、人才引進、公共設施等10項“保姆式”服務。今年以來,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過程中涉法涉訴問題和其他訴求32個,為7家園區企業爭取融資1178萬元,強力支撐了園區企業發展。

精誠所至,讓“被動”變“主動”

“酒香也怕巷子深”,為擴大園區影響力,提高招商成效,園區發揚“快人一步、領先一路”的作風,主動對接、精准對接、精細對接,先后赴長沙、武漢、上海、深圳、廣州等地對接湘商企業,積極邀請企業赴園區考察,並精准對接親子旅游、酒店運營等細分領域客商。

目前,園區完成總投資達3億元、佔地面積約300畝的湖南省花卉園藝博覽會盤龍鬆楓園項目和總投資達1億元、佔地面積約60畝的中央公園花博園盤龍片區兩個“億元”級項目簽約。

精打細算,讓“流量”變“留量”

今年來,園區在活動開展、重點項目建設掃尾、爭資爭項、盤活資產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產業“擴圈”,深挖文旅“富礦”,打造“一園帶全局”發展格局。

園區搭乘湖南省第二屆花卉苗木博覽會、昭山城市海景水上樂園“熱帶風情月”、湘潭市第二屆旅游發展大會等系列活動的“快車”,將短時間的吸引力轉化成長久的“回頭率”,讓“流量”成為“留量”。截至目前,昭山文化產業園邊界標志(景觀)物工程項目、瀟影集團昭山影視基地外景拍攝場地建設項目、影片《三趟車》配套設施項目均完成竣工驗收。2023年,申報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4個,總投資5億元。岳塘經開區綠心生態修復與提質改造項目獲批省級生態綠心補償專項資金130萬元。促進“昭山”文化定制酒入駐政府採購平合和原滿影項目地塊項目策劃包裝和推進。

精心策劃,既“出圈”又“出彩”

作為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園區聚焦“資源、客源、服務”三要素,用好流量提升園區品牌名氣,做好服務匯聚多方人氣,依托文化激活勃勃生氣。

通過加大中央、省重點平台宣傳力度,打造精品活動引爆宣傳熱點。率先策劃復工復產專題宣傳,開展數字經濟專題研討會,支持盤龍大觀園 “新春千秀光影不夜城”大型春節夜游文化節活動,獲得中央及省級媒體廣泛宣傳推廣和社會普遍關注。舉辦的“暢談發展,相約七星”昭山文化產業園企業高質量發展沙龍活動在國家文旅部《國家級文化產業園信息簡報》刊登。協助承辦的第三屆湘潭摩旅文化節等活動,吸引游客50余萬人次,全網觀看點擊突破3500萬人次,形成漩渦效應,提升口碑力量,為昭山文化產業發展營造了美譽度、輿論場。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化旅游、數字文化為主導,抓住流量放大視野、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撬動湘潭文旅消費的‘魅力支點’,為全力建設開放包容多彩文化新興區作出更大貢獻。”園區負責人說道。(彭玲莉)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