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農商銀行:“瀟湘財銀貸”賦能實體經濟“寫好”發展故事

張家界,一座因山水得名的世界旅游發展新城。近年來,張家界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旅游做文章,抓特色,提亮點,謀發展。為賦能當地實體經濟發展,張家界農商銀行加強與張家界市永定區財政局的合作,以“瀟湘財銀貸”為抓手,下沉重心,積極作為,成功錄入“白名單”企業83家,並累計為55家企業發放“瀟湘財銀貸”17968萬元,其中支持科技型、高新技術及“專精特新”企業18家,貸款余額6520萬元﹔其他規模以上工業6家,貸款余額1655萬元﹔瀟湘財銀貸白名單客戶採取疊加其他擔保方式增加貸款的企業15家,疊加擔保增加貸款21925.26萬元,打好經濟增長主動仗,用活融資擔保好政策,“貸”動企業跑出發展“加速度”,讓世界一次又一次地看見張家界。
提亮“禮物”好顏色
“來張家界,肯定要帶禮物回去的。這不,我就挑了一幅砂石畫。”近日,在張家界文化旅游創意產業園裡,來自西安的梁先生拿著剛剛購買的軍聲砂石畫,樂呵呵地說。“把人間仙境張家界帶回家,挂上牆,每天看著,想想都美好。”
為進一步加快“旅游興市”步伐,張家界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讓“張家界禮物”走出張家界的發展戰略,在市區的城鄉結合處打造了一家集本土特色旅游商品生產、展示、體驗、購銷於一體張家界文化旅游創意產業園,匯聚了軍聲砂石畫、乖幺妹土家織錦、張家界銀博館等一批以研發生產土家傳統文創產品、致力於土家傳統文化傳播的知名企業。
張家界農商銀行搶抓機遇,聞訊而動,組織召開“銀政企座談會”,開展“百行聯萬企”和“金融普惠走訪”活動,精准對張家界文化旅游創意產業園區文創企業進行集中走訪,詳細了解企業項目建設困難,並“一企一策”制定融資方案,僅一個月時間,為園區11家企業辦理“瀟湘財銀貸”5500萬元,並結合企業實際運用在建工程抵押、應收賬款質押等疊加方式向軍聲砂石畫、乖幺妹、銀博館等園區重點企業追加貸款6100萬元,極大解決了企業建設資金缺口問題。
如今,該園區已然成為張家界的又一張文化名片,張家界莓茶、土家臘肉、軍聲砂石畫、土家織錦等一批極具民族特色的“張家界禮物”備受青睞,不僅成為游客來張旅游的必帶禮品,還遠銷海外30多個國家,成為帶動當地群眾就業的富民產業。
點亮“奇樓”煙火氣
“我的餐飲能取得如此的發展,離不開張家界農商銀行的信貸資金支持。”灶灶小缽菜老板毛大哥如是說。
據了解,灶灶小缽菜是72奇樓招商入駐企業,開業之初就遇疫情,使得整個運營環境受到了嚴重影響。資金是擺在他面前的攔路虎。也是72奇樓大部分招商入駐商戶最大難題和發展困境。
為積極解決首批入駐企業、商戶的實際困難,張家界農商銀行通過深入開展金融普惠走訪,成功將11家奇樓入駐企業納入“瀟湘財銀貸”白名單,並為其發放了“瀟湘財銀貸”1200萬元,幫助其完成了項目建設,讓來自全國的游客在這座“土家族布達拉宮”不僅能夠欣賞璀璨奪目的夜景,還能享受“一站式”的吃喝玩樂服務。如今,72奇樓成為爆紅打卡地,為人們品美食、看節目、觀夜景的好去處,每日接待游客5000余人,被稱為張家界城市夜經濟的新引擎。
“美食干淨、好吃又衛生,最主要的是樣式多,品種齊全。”11月25日,來自大連的劉女士和她的朋友們,在72奇樓吃著烤串、看著夜景,體驗著別樣的城市夜生活的“煙火氣”。
擦亮“七星”新地標
初冬的暖陽,輕輕斜落在巨大的玻璃鏡面上,散發出熠熠生輝的金光。腳下是千條萬線的群峰,一層層推遠了天空。這是張家界新晉的網紅打卡地——七星山“1520天空之眼”一個有太陽的尋常黃昏。
徜徉在這裡,心靜下來,所有的事物都在這份妙不可言的時光裡,靜下來。來自上海的網絡小說作家小夾在她的朋友圈裡描述道。“我要把這份仙境奇緣寫進我的小說裡去”。她堅定地說。
據了解,張家界七星山旅游度假區由張家界七星仙山索道有限公司打造而建,目前已建成了七星山索道、天界小鎮、七星攬月湖、雲上·湖光山色民宿、1520天空之眼玻璃觀景台等。其中,“1520天空之眼”一經開放便成為“網紅”地標,被網友稱之為“最適合表白的旅游景點”。
“我們度假區的建設離不開張家界農商銀行的支持,在七星仙山最為困難的時候,是他們給我們帶來希望,讓七星仙山完美地呈現在大眾眼前”。張家界七星仙山索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趙先生如實說。
2022年,張家界七星山旅游度假區成為首屆湖南省文旅融合發展大會暨首屆張家界市旅游發展大會的分會場,正值建設關鍵期,卻因資金困難令公司面臨僵局。張家界農商銀行了解到公司發展困難后,採取“瀟湘財銀貸”的方式,為其成功辦理了500萬元貸款,從受理到放款僅僅不到3天時間。
正是這筆貸款,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趙先生感激地說:“太感謝張家界農商銀行的信貸助力了,是他們讓七星仙山順利度過了一個寒冬。”
注入“餐桌”新活力
“我公司從原來的小作坊發展到現在的大廠房,離不開張家界農商銀行的信貸支持。特別是今年5月份,辦理的900萬元的“瀟湘財銀貸”,極大降低了我的貸款成本。”看著無菌廠房裡,一排排米粉、面條隨著機器有節奏地依次而出,張家界楊雄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楊大哥笑著說。
“民以食為天。”2014年,吃苦耐勞的楊大哥看中了米粉加工這個行業,並成立了張家界楊雄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從事糧食、食品等農副產品加工、生產和銷售。一干就是九年。而每一次在他資金出現困難的時候,都是張家界農商銀行伸出援助之手。
2023年初,公司訂單多了起來,為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楊大哥決定對現有的加工生產線進行提質升級。資金不足成了他的心病。
張家界農商銀行在貸后走訪過程中,了解到了他的想法,便以“瀟湘財銀貸”的方式,為其辦理了900萬元的貸款,助力其發展。
經過一個多月時間的改造,如今,他的公司不僅生產米粉、面條,還生產豆腐、豆芽、油條、豆漿、甜酒等,品種豐富、齊全,充分滿足了張家界市區及周邊區縣老百姓的一日三餐,為餐桌再添一道佳肴。
“有了張家界農商銀行的貸款支持,我就什麼都不怕了,我一定要把公司辦好,辦成食品界的精品企業。小餐桌,也有大舞台。”楊大哥堅定地說。
“貸”動幸福向未來。近年來,張家界農商銀行持續加大政銀合作力度,通過“瀟湘財銀貸”的風險補償舉措,累計發放貸款17968萬元,賦能實體經濟,重點支持張家界文化旅游創意產業園、72奇樓等園內企業的貸款需求,推動軍聲砂石畫文創園、土家織錦等企業的復工復產,打通穩健發展的“最后一公裡”。同時,設立總行營業部、武陵源支行、古庸路支行三家特色小微專營支行,優化信貸審批流程,推出陽光信貸,提高金融服務效率,提升客戶獲貸體驗。創新推出“稅易貸”“鄉村產業人才貸”“莓茶貸”“湘農雲擔貸”“湘農e貸”系列信貸產品,發放各類貸款875200萬元,其中中小微企業貸款255068萬元,“貸”動天門郡、茅岩河、老八區等知名莓茶企業,遠方的家、秦大媽等多家知名餐飲,以及璞舍、見山等民宿企業發展,有效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高效助力張家界“三高四新”戰略實施。(鐘慧梅 向小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