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行動指南
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新征程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的五個重大關系,即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系、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系、“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征程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的五個重大關系的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証的思想方法,是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性認識的進一步深化,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了行動指南和重要遵循。
把握主次矛盾。新征程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的五個重大關系,以鮮明的問題導向和強烈的問題意識分析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矛盾,進而闡明有效化解矛盾的方法和途徑。比如,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辯証統一關系。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必須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堅決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做法。為此,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自覺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為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在綠色低碳轉型中推動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通過高水平環境保護,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堅持系統觀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強化目標協同、多污染物控制協同、部門協同、區域協同、政策協同,不斷增強各項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自然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生命體,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工作提升,又要注重統籌兼顧、協同推進。同時也要注意,統籌協調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用力,而是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在整體推進中實現重點突破。實踐証明,隻有堅持重點攻堅,對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採取有力措施,才能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工作提升。新征程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的五個重大關系,將系統觀念貫穿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科學方法論。
統籌內因外因。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既離不開強有力的外部約束,也要激發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進入新時代,我們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強力督察、嚴格執法、嚴肅問責,讓制度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制定修訂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出台《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等重要文件,為生態文明建設筑牢制度基礎。同時,堅持人人動手、人人盡責,不斷激發起全社會共同保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同樣,我們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既是對國際社會的庄嚴承諾,也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形成綠色低碳產業競爭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新征程上,我們必須提高政治站位,以更高認識、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繼續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踐。
堅守人民立場,匯聚美麗中國建設的強大合力。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堅決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堅持人民至上,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同時,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
保持戰略定力,把握美麗中國建設的歷史主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創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舉世矚目,成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顯著標志。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成果,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獨立自主探索出來的。我們必須保持戰略定力,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系統總結和研究黨領導人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功經驗,不斷推進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發展規律的美麗中國建設。
堅持問題導向,找准美麗中國建設的著力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把解決實際問題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摸清影響高質量發展的困難與根源,深入研究影響和制約環境保護的“卡脖子”技術問題、制約人民群眾享有更多高品質生態產品的問題、阻礙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難點堵點問題等,認真梳理思路、總結經驗,提供可供決策參考、務實管用的調研成果,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掌握科學方法,練就美麗中國建設的真功夫。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握好其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並舉,更加注重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堅持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賦能生態治理。拓展綠色消費、綠色出行、綠色家居等應用場景,在促進節能、降碳、減污的同時,推動全民增強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作者為湘潭大學校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