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瀏陽啟動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提升行動

每周上門一次提供生活照料服務,幫忙洗衣、晒被子、打掃衛生等,了解健康狀況、精神狀況、安全情況、衛生狀況、居室環境、服務需求……這段時間以來,家住湖南瀏陽荷花街道東環村山下組的87歲低保老人何枚英,身邊多了貼心服務的“小輩親戚”。常態化的噓寒問暖、貼心關懷,讓老人心裡暖融融的。
為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瀏陽市民政局深入開展“走找想促”活動,積極落實上級要求,於近期啟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按照“機構進社區、服務進家庭”服務模式,將免費建設家庭養老床位210張,並為408人提供總計不少於12240次的生活照料、探訪關愛、健康管理等31項具體居家養老上門服務。
老人身邊,多了溫情的“小輩親戚”
上午9時許,荷花街道東環村山下組,冬日和煦的陽光鋪撒在小院門口,87歲的何枚英老人和鄰居正坐在庭院裡,享受著暖陽的愜意。
“奶奶,我們又來了!”穿著藍色馬甲、背著小型工具袋的兩個年輕女孩——古慧芳、黃成智子打破了鄉村的寧靜。對於來訪者,何枚英一點不陌生,扶著凳子站起來,熱情地打招呼。
她們倆來自瀏陽市愛馨老年康養中心,黃成智子是何枚英的責任護理員,古慧芳則是項目的負責人。而愛馨老年康養中心,正是瀏陽市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提升行動居家上門服務的項目服務方之一。
沒讓老人忙碌,黃成智子趕緊攙扶著老人坐好,寒暄幾句便開始為其測量血壓。幾分鐘后,測量結果顯示血壓正常。看老人頭發有些長了,在征得同意后,她從工具袋裡拿出剪刀、梳子,開始幫老人剪頭發。古慧芳也沒有閑著,走進屋裡幫著收拾,看洗衣機裡有洗干淨的衣服,又拿出來幫忙晾晒……
黃成智子是這一片的居家上門服務員,她對自己所服務的老人的情況了如指掌:何奶奶和女兒住一起,但女兒白天都在花炮廠打工,老人身體還不錯,為人熱情又勤勞,生活照料方面的服務她會根據老人需求來,同時給予老人精神方面的關懷和陪伴。
這不,已經上門五六次了,何枚英和她們很熟悉,一定要回屋去端出零食盆子請她們吃自家做的小零食。“姑娘們都很好呢,每周都會來看我,幫我做這做那的!”何枚英笑呵呵地說,要謝謝好政策、好心人,讓她感受到了濃濃的關懷和溫暖。
足不出戶,31項養老服務送上門
不僅是何枚英,瀏陽市共有408人享受到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提升行動的居家上門服務,“在服務期間內,他們將免費享受人均不少於30次的生活照料、探訪關愛、健康管理等31項具體的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瀏陽市民政局養老服務科工作人員表示。
據悉,長沙市2023年入選民政部的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名單,為全市60周歲及以上經濟困難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以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設家庭養老床位、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市民政局認真落實政策要求,先期啟動了該市提升行動的居家養老上門服務項目,家庭養老床位建設也在有序進行中。
為有效滿足居家養老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讓老年人感到被關愛和尊重,市民政局嚴格遴選服務機構,對簽約服務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一戶一策”制定服務方案,提供生活照料、個人護理、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31項上門服務,做到居家養老服務人員每月上門服務不少於4次,每次服務時長不少於1小時。
服務質量好不好,誰來監管?民政部在金民工程系統內專門開發了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版塊,實現了部門、鄉鎮(街道)和村(社區)、機構多方共管智慧養老服務,監測用戶日常動態,記錄服務派單、服務開展、用戶評價等各環節服務信息,保証服務信息痕跡化管理,實現全過程服務流程監管。
“為老年人提供便捷、優質的養老服務,一直是該市養老工作的努力方向,此次提升行動項目不僅能滿足老年群體對高質量健康照護服務的需求,為老年人家庭健康照護賦能,還有助於減輕瀏陽市老年家庭的養老負擔,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上述工作人員表示,下一步,市民政局將繼續統籌資源、融合服務,在智慧養老、居家服務、家庭養老床位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構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網,扎實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莫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