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市州縣域

長沙市天心區:緊貼民生所盼,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2024年01月26日15:10 |
小字號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調查研究既要勇立潮頭,謀劃大戰略、解決大問題,又要做到扑下身子、貼近群眾,解決好一樁樁、一件件民生具體問題。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吃好一日三餐成了獨居老人的“急難愁盼”。特別是作為長沙中心城區的天心區,目前全區60歲以上老年人有11萬余人,65歲以上人口比重達10%,對“老年食堂”有就餐需求的人數較多。

天心區相關負責人在調研中發現,雖然就餐需求人數多,但老年食堂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普遍存在客流不穩、知悉度不高、入不敷出等問題瓶頸,如何破解?

在廣泛調研基礎上,天心區因地制宜採取“個人掏一點、企業讓一點、政府補一點、慈善捐一點”的多方支撐、多元參與方式,引導社會力量提供助餐配餐專業化服務。每個老年食堂由區財政按5-10萬元/年給予運營補貼,全區60歲以上老年人補貼3元/人/餐。目前,全區共建設老年食堂及助餐點14個,52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提供助餐服務。

裕南街街道還聯合餓了麼藍騎士黨支部探索志願“跑腿”模式,打造15分鐘助餐服務圈,免費為轄區高齡、失能、殘障等獨居特困老人送餐上門。

金盆嶺街道沙湖村片區,因歷史原因,不少房屋私自加層改建,致使安全隱患房屋在片區佔比高達88.4%。日積月累下,片區改造成為了群眾反映強烈的煩心事、揪心事。

對此,天心區委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區委副書記、統戰部長厲波主動領辦問題,結合“走找想促”活動,以調查研究入手,創新危房重建思路模式。指揮部先后60余次召開專題會議調度推進,最終確定拆除片區房屋,通過一年左右時間完成統籌重建和回遷安置,實現危房變安居。

走下去的是黨員干部,聚上來的是對策辦法,夯實的是發展根基。

天心區在“走找想促”活動中,堅持做腳踏實地的“實干家”、人民群眾的“調解員”、百姓需求的“送貨郎”,不僅贏得了發展,更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未來。(徐婷惠)

來源:長沙市天心區委宣傳部

(責編:唐李晗、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