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產經

傳承生生不息 省級非遺剁椒魚頭制作技藝迎來第四代傳承人

2024年03月15日10:58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剁椒魚頭非遺技藝第四代傳承人譚艷。單位供圖
剁椒魚頭非遺技藝第四代傳承人譚艷。單位供圖

湖南美食是近幾年推動網紅長沙走遍全國,走向世界的重要名片之一。而湖南名菜剁椒魚頭則更是成為湖南頭牌菜,深入人心。

回溯歷史,剁椒魚頭最早可追溯到清代雍正年間,距今已有300年。它的制作技藝因地制宜,有其唯一性和傳承性,延綿多年,在2012年剁椒魚頭以湖南省菜品文化代表作首位的身份,入選《中國烹飪文化大典》。

而在去年底,剁椒魚頭制作技藝又成功入選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六批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壇宗剁椒魚頭品牌創始人譚艷為剁椒魚頭制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壇宗餐飲管理公司為指定保護單位。

作為非遺傳統技藝的保護單位,壇宗剁椒魚頭(壇宗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譚艷與其就有歷史悠久的歷史淵源。

上個世紀20年代,彼時在洞庭湖區湘陰縣樟樹鎮文涇村有個著名的鄉村廚師甘裕源,他靠著湘陰縣優越的魚類資源,加上樟樹鎮自古盛產辣椒,家家戶戶都會做剁辣椒的優勢,把剁椒魚頭做成了他最拿手的菜品。隨后其女張秋珍,其外孫甘愛湘一直傳承延續著制作剁椒魚頭的精湛廚藝,到今天傳給了曾孫女譚艷已經是第四代。

在得到母親技藝親傳下,譚艷於2017年在長沙創辦了壇宗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現有剁椒魚頭品牌連鎖專業門店多家,將剁椒魚頭制作實現了產業化,也讓更多食客對剁椒魚頭的品質和標准有了更高的要求。

為什麼壇宗的剁椒魚頭能作為非遺傳承技藝的保護單位,原因也在於品質和標准。壇宗一直都在堅持用達到國家飲用水標准的萬畝水庫中,生長的6斤以上大雄魚作為食材﹔也依舊保持著用5種剁椒烹飪,其中有一種辣椒必須需要封壇3年才會使用的品質,精心耕耘才讓剁椒魚頭這道菜的品質得到飛躍提升,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湖南頭道招牌菜,更成為了眾多食客心目中的“正宗”剁椒魚頭。

但壇宗的理想不僅於此,它還在努力把這道傳承了數代人精益求精理念的湖南頭牌菜帶向世界。品牌創始人譚艷在2018年帶領壇宗剁椒魚頭作為湘菜代表走進了聯合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湘菜的風採﹔於2023年被評為“湖南頭牌菜”,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分享了壇宗剁椒大魚頭的品質與價值提升。

回望從民俗美食到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路程,有堅持的傳承人,有創新的領導者,有支持喜愛的人民群眾,還有對湖湘文化充滿興趣的世界舞台,讓這一道滿是人民智慧結晶的湘菜得以發揚光大,作為寶貴的非遺技藝,生生不息。(羅芳芳)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