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日報看湖南

湖南常德傳承利用非遺資源:絲弦婉轉 高腔嘹亮 號子渾厚

本報通訊員 徐虹雨 孫 超
2024年03月23日09: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湖南常德傳承利用非遺資源

絲弦婉轉 高腔嘹亮 號子渾厚(護文化遺產 彰時代新義)

“這地方,打擂茶用的是花椒棒,吃米粉泡的是牛肉湯……這地方的名字就叫常德,常德是個好地方喲咿兒喲……”

湖南省常德市,穿紫河柔波蕩漾,常德河街古色古香,鴛鴦走馬樓戲台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常德絲弦特有的“咿兒喲”傳來,演員們手持圓扇,或歌或舞,或說或唱。

常德絲弦、常德高腔、澧水船工號子、花鼓戲……常德歷史悠久,非遺資源豐富,目前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7個。近年來,常德市加強文化保護傳承,創新載體和手段,推動非遺資源活化利用,古老非遺在融合創新中綻放時代光彩。

常德絲弦:一絲一弦總關情

常德絲弦集說、唱、表為一體,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如今的常德絲弦,老戲傳承有序,新戲層出不窮。”常德絲弦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朱曉玲說。

1990年,朱曉玲進入常德花鼓戲劇團(今為常德絲弦藝術團)。上世紀90年代,常德絲弦發展一度陷入低谷,不少演員另謀出路,朱曉玲卻選擇了堅持。2001年夏天,她和團員們下鄉演出,原計劃隻演一場,結果村民紛紛趕來聽戲,他們頂著高溫連演3場。“老百姓愛聽,就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朱曉玲說。

堅持收獲了累累碩果。近年來,常德絲弦藝術團發展得紅紅火火,朱曉玲和團員們既將舞台搬到農家小院,也將常德絲弦帶到更大的舞台。巴黎中國曲藝節、“錦繡瀟湘·湖南文化走進聯合國”等活動上,常德絲弦亮相,成為向世界展示常德的文化名片。

朱曉玲說,和過去相比,常德絲弦如今有了多樣化的載體,為傳承利用打下深厚基礎。

2022年春節,湖南衛視全球華僑華人春晚舞台上,常德絲弦與說唱融合的節目給觀眾帶來新鮮的藝術體驗。常德市廣播電視台開辦《芷蘭雅韻》欄目,常德市文化館開展“百團大賽”“武陵歡歌”等品牌活動,將常德絲弦送到街頭巷尾。絲弦曲藝進校園活動,在青少年心中播下傳承的種子。湖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開辦常德絲弦表演專業公費定向委培班,傳承人參與授課。常德市文化館(市非遺保護中心)進行非遺資源的科學化保存管理,2021年,對多名常德絲弦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開展搶救性保護記錄工作,歷時3個多月,拍攝了大量視頻素材。

絲弦婉轉,彈唱動聽,彈出了喜怒哀樂,唱不盡美好生活。傳承數百年的常德絲弦,活在人們的日常中,常唱常新。

常德高腔:古老劇種正青春

舞台上,水袖微揚,歌聲嘹亮。一曲唱罷,台下掌聲經久不息。劇中女主角“紫蘇”的扮演者彭玲出來謝幕,觀眾感動於演員精彩的表演,更震撼於常德高腔這一古老劇種獨特的藝術魅力。

常德高腔為常德漢劇高、昆、彈三大聲腔之一,有著600多年的歷史,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彭玲是常德高腔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曾憑借《紫蘇傳》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2012年,常德市漢劇院改名“常德市漢劇高腔保護傳承中心”,彭玲擔任主任。她最關心的,是如何做好人才培養。

2023年,常德市漢劇高腔保護傳承中心與常德市第七中學、湖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聯合開辦常德高腔后備人才定向委培班。令彭玲驚喜的是,有305人報名,最終40名小學員脫穎而出,“他們就是傳統劇種未來的新生力量。”

“文化傳承對戲曲人而言,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光榮的使命。”為了延續非遺技藝,彭玲歷時4年完成了高腔唱段的錄制及光碟出版發行。常德市漢劇高腔保護傳承中心以老戲新排、名師帶徒、名家傳藝等方式,持續豐富表演形式,培養后備人才。

如今,常德高腔的劇目越來越豐富,既有《思凡》《金殿配》等傳統曲目,還有《合家歡》《雨荷》等現代新戲。演員們每年送戲下鄉演出200多場,把更多好作品送到觀眾面前,吸引更多年輕人愛上常德漢劇。

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交織中,在傳承與創新的交相融匯中,這一古老劇種,正煥發新的青春活力。

澧水船工號子:唱得更響、傳得更遠

“開船啰!”常德河街,伴隨一聲聲渾厚的嗓音,澧水船工號子在鴛鴦走馬樓唱響。

常德市澧縣是明清時期重要的商埠碼頭,繁忙的澧水水運哺育了一代代澧水船工,也催生了粗獷、渾厚、鏗鏘有力的澧水船工號子。2006年,它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澧水船工號子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黃蘇平,從小喝澧水長大,在澧水邊生活60余年。1979年,黃蘇平進入澧縣文化館工作,趕上了湖南省民間音樂普查收集工作。一連3個月,他走遍澧縣的鄉鎮,收集了1000多首民間音樂。其中,讓他印象最深的是船工號子《搖櫓歌》。“在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床前,我收集到了這首船工號子。唱起這首號子時,老人眼裡閃著光。”黃蘇平回憶。

做了40多年船工的劉志生,是教黃蘇平唱澧水船工號子的師傅。1997年,黃蘇平見到了74歲的劉志生。盡管不再拉纖,劉志生還留著船,黃蘇平時常到那艘船上去,請老船工講戰風浪的故事,也請老船工教他如何起錨、劃船、撐篙、拉纖、唱號子。這一學,就是4年,慢慢地,當黃蘇平再唱澧水船工號子時,老船工也連連夸獎“像那麼一回事”。

在黃蘇平看來,澧水船工號子的魅力在於,它是活態的歷史,記錄著船工們團結奮進、戰天斗地的精神。

當機動船取代人力船、河道不再需要纖夫,船工號子卻從澧水出發,傳向更遠的地方。近年來,黃蘇平帶著這項非遺走進各地的非遺場館,走進中小學校園。“讓更多人感受到這項非遺的魅力,澧水船工號子才能唱得更響、傳得更遠。”黃蘇平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23日 第 06 版)

(責編:羅帥、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