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於10個!長沙市雨花區“綠色完整”居住社區在您家門口嗎?

眼下,長沙市雨花區持續推進“綠色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滿足15分鐘生活圈內人民群眾實際需求,已成功創建“綠色完整”居住社區AA型16個,AAA型3個,力爭在2026年底前,全區創建49個生活圈,25個以上達到AA型“綠色完整”居住社區標准,再從中優選申報,創建不少於10個AAA型,經市、區相關部門聯合評定驗收后,向社會公布並挂牌。
日前,砂子塘街道金科園社區作為長沙市唯一代表入選全國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單位,並被住建部確定為全國首批十個“完整社區”建設樣板單位﹔洞井街道新城社區作為“綠色完整”居住社區省級示范項目,已順利通過竣工驗收﹔雨花區城市人居環境局(簡稱:雨花區人居局)獲評全市“綠色完整”居住社區創建工作先進單位。
“綠色完整”居住社區分為AAA型和AA型兩類。雨花區“綠色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是指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在居民適宜步行范圍內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健全的便民商業服務設施、完備的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充足的公共活動空間、綠色低碳、安全健康、風貌特色凸顯、全覆蓋的物業管理和健全的社區管理機制,且居民歸屬感、認同感、參與感較強的居住社區。
位於洞井街道的新城社區有8個老舊小區和商務樓宇、商住公寓樓,常住人口16000余人、流動人口3200余人,轄區有省住建廳、雨花區健康教育館等10余家單位場所。據新城社區黨委書記曹藝介紹,近年來,省市區人居、住建等部門聚焦居民需求,多次來調研指導,完善基礎設施,推進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設置共享眾創空間,搭建“智慧新城”應用平台,為居民提供移動端智能一站式服務交互體驗。
如今,社區以黨建為核心,建立了長效可行的社區自治機制,制定發布包括愛護環境、生態文明等綠色生活方式內容的社區居民公約,高標准建成“綠色完整”居住社區,以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方式,提升人居環境,優化公共空間,完善出行、教育、醫療、購物、娛樂、健身、養老等配套,讓居民足不出“圈”就能享受高品質生活。
步步有綠意,處處皆美景。社區居民黃先生表示,家門口周邊公共建筑無障礙設施齊全,和平小學新增家長等候區、人行道,確保學生上下學及居民出行安全,形成了15分鐘幸福“生活圈”。社區不但想方設法新增約400個停車位,建設20余個新能源充電樁,而且利用辦公用房,建設了540平方米居家養老服務站,小區出入口等重要點位車輛圖像等信息採集率基本達到100%,有效完善轄區公共區域治安防控體系。
“綠色完整”居住社區建設也需要科技賦能,提升基層現代化治理水平。黎托街道東瀾灣社區內有運達中央廣場等知名商業體和零食很忙在內的549家非公企業,常住人口3萬余人(含35名外籍友人)。社區打造“恰同學少年匯”工作室,服務未成年人5000余人次﹔“瀾灣講堂”累計開課1030節、2060課時,服務居民6000余人﹔利用小區架空層全力打造運達嵌入式國際人才會客廳。東瀾灣社區工作人員張靖在屏幕前說,在雨花區人居局的精心指導下,高標准建成AAA型“綠色完整”居住社區,創新運用互聯網技術,採用VR智能數據平台系統,形成基礎信息資源庫,實現“一張圖”集成,“全流程”管理,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據准。
據悉,雨花區根據《長沙市“綠色完整”居住社區創建實施方案(2022—2026年)》,通過黨建引領與基層治理相結合,以廣泛征集民意為基本遵循,全面開展“綠色完整”居住社區體檢。雨花區人居局不僅查找短板弱項,指導責任街道根據體檢報告,科學編制“綠色完整”居住社區創建方案,實施補短板行動,還以“成片整合、集成打捆”為推進思路,不斷探索“綠色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新模式、新思路,統籌城市有機更新、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一個個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綠色低碳、全齡友好的“綠色完整”居住社區還將陸續通過市區聯合評審驗收。(高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