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市州縣域

株洲市交通運輸局“三聚焦”助推物流“降本增效”

2024年04月30日10:15 |
小字號

近年來,株洲市交通運輸局聚焦高質量發展,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深化“一降一升”行動,著力降低物流成本,促進資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不斷推進物流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有力推動物流成本降低。

聚焦“暢行”,完善基礎設施網絡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株洲加快構建內暢外聯的高速路網,爭取到京港澳高速擴容工程項目公司落子株洲,株洲迎來有史以來雙向八車道、投資規模最大的單體交通項目,預計2027年建成通車。醴婁高速、茶常高速、金醴高速加速建設,已全面進入路面工程實施階段,三條高速有望2024年底同步完工。長株潭南環線、上栗至醴陵、長株攸、吉邵等四條高速前期工作加速推進,有望納入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修編。目前,株洲形成了高速公路“四縱四橫”、國省道“一射、四縱、八橫、八支”路網體系,建成高速公路8條490公裡,普通國省道26條1916公裡,面積密度和人口密度均位於全國前列,市區30分鐘、縣域60分鐘、市域90分鐘的“369”快速經濟圈基本形成。

此外,株洲以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支持城市為契機,積極爭取上級獎補資金,獲得國家補助3.5億元,助力打通物流通道“大動脈”、暢通物流“微循環”,補齊物流基礎設施短板,進一步完善和加強上位銜接和橫向溝通,推進項目盡快落地實施,提升交通基礎設施競爭力。日前,國家1.1667億元獎補資金已下撥至企業,市城發集團、金城集團和淥江集團等13個綜合物流項目單位收到資金支持。株洲鐵路綜合物流基地、三一智慧鋼鐵城鐵路專用線等項目有序推進,項目建成后,將實現鐵路專業線進廠區、進港口、進園區,促進鐵路與水路無縫銜接,實現公鐵水聯運,物流效率將進一步得到有效提升。

聚焦“降費”,降低物流運輸成本

株洲深度挖掘水運優勢潛力,加快推進對外主通道貨運功能,以湘江為“一主”,淥水、洣水為“兩支”的航道主軸,已形成了2000噸級“黃金水道”通江達海的基本格局,規劃推進湘江長株潭下游航段常年3000 噸級通航能力,暢通縣域大宗物資運輸渠道。

深入開展“一降一升”行動,推動株洲港擴能升級,開通直達上海水運航線,加快構建“鐵水公”多式聯運體系,努力把交通區位優勢轉化為物流成本優勢,不斷提升株洲制造產業核心競爭力。

4月26日,一批由中車株洲車輛有限公司生產的粉紅色礦車從株洲港起運,將通過水上航線運輸直達江蘇轉海輪,預計20天左右可抵達澳大利亞,運輸成本較公路運輸降低30%以上。株洲港一季度完成貨物吞吐量14.93萬噸,同比增長500%。

三一智慧鋼鐵城產業運營總監朱庭軒介紹,就園區企業而言,從株洲港上岸至園區比起從長沙霞凝港上岸至園區,每噸可降低運費成本10元至20元不等,預計到2026年,整個園區的物流吞吐量將達到600萬噸。

據統計,鐵路、水運佔比較2022年提升近3個百分點,公路運輸佔比由2022年的93.73%,降至2023年的90.76%。

聚焦“便捷”,促進客貨郵融合發展

縣鄉村物流是現代物流體系的末端環節,關系億萬農民的生產生活。

株洲創新“客貨郵+”模式,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打造開放共享縣、鄉、村三級公共物流服務平台,解決物流進村“最后一公裡”和農產品、電商上行“最初一公裡”的難題,構建起覆蓋城鄉和便民惠民的物流體系。“三通一達一順”等物流快遞企業全部入駐物流中心,實現物流運輸和郵政快遞資源共享、郵快合作、成本共擔,實現了農產品出村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進村的雙向流通。

目前,全市已建成5個縣級物流中心,52個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和505個村級客貨郵融合站點,開通農村客貨郵合作線路81條。物流中心實行統一攬收、統一分揀、統一派送,搬運成本降低80%以上、時間縮短50%以上、運營成本降低20%以上。目前,攸縣已成功創建省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示范縣,醴陵市已成功申報全國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夏四亮)

來源:株洲市交通運輸局

(責編:黃卓、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