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 奮勇爭先 | 寧鄉:向“新”而行,聚“力”圖強

興工強市,巨筆如椽。作為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寧鄉的優勢主特產業如何借“力”攀登、釋放澎湃動能?新發展格局下,寧鄉又該借“力”搶佔哪些新領域、新賽道,勇當排頭兵?
當下,先進的制造業集群和蓬勃發展的新興產業是寧鄉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所在。寧鄉擁有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鏈、智能家電和智能硬件產業鏈、工程機械產業鏈、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生命科學產業集群等“3+2”產業鏈(群),成為打造新質生產力“硬支撐”。今年以來工業經濟運行更是整體呈現“起勢好、動能強、活力足”的特點,一季度,全市規模工業產值同比增長5.4%,規工增加值同比增長14.9%。
同時,寧鄉堅持按照政府、市場兩條線,構建以市領導為“鏈長”、以龍頭企業為“鏈主”的“雙鏈制”運行機制,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全市“3+2”產業鏈(群)做大做強,並以新質生產力為牽引,鼓勵企業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圍繞數字產業、新能源、大健康、空天海洋等重點領域,以及人工智能、生命工程、量子科技、前沿材料等未來產業領域不斷拓展產業發展的新方向、開辟產業發展的新賽道。
布局全球挖掘“新優勢”
生物醫藥產業被譽為“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是創新最為活躍、發展最為迅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作為湖南省生物醫藥與生命科學產業鏈“鏈主”,楚天科技將如何搶抓歷史機遇,帶領湖南省生物醫藥與生命科學產業“攀高逐新”?
目前,楚天科技已有長沙和德國兩大運營總部,建有長沙中央技術研究院、歐洲技術研究院和四川醫藥設計研究院三大研發機構,設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創新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多個技術與創新平台,楚天科技總部技術研發平台已發展成為行業全球三大研發機構之一,總部研發人員超過2000人。
如今,楚天科技醫藥裝備全球研發中心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未來預計新增研發人員超3000人,成為全球醫藥裝備行業最大的研發機構,也將助力楚天科技在2030年前后爭取實現“全球醫藥裝備行業領軍企業之一”的願景。
研發(企業)中心是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的重要載體,目前寧鄉企業在全球布局研發中心的有楚天科技、萬鑫精工2家。
萬鑫精工是湖南省內產品類型最齊全的減速機龍頭企業,其產品橫跨輕工、重工兩大領域,年產量超過80萬台套,居全國同行前十,湖南省第一。
據了解,2017年,為解決諧波減速機“卡脖子”問題,萬鑫精工在日本名古屋設立研發中心——清泉精密株式會社,研究諧波核心技術,並與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知名院校組建起了一支諧波技術團隊,成功實現了諧波核心技術國產化,最終研發生產出了屬於中國自己的高精密諧波減速機,解決了國產諧波減速機無法大批量生產這一難題。
如今,萬鑫精工每年研發費用不低於全年銷售額的4%,組建了80余人的研發技術團隊,分別在長沙本部、深圳、日本建設有研發中心,還在印度布局了銷售公司。
“自2009年成立以來,公司銷售額連續10多年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長率,產品遠銷全球10多個國家和地區。”萬鑫精工董事長周清泉介紹。
憑借良好的研發設計能力、穩定的產品質量以及規模化的生產優勢,寧鄉市現有12家企業在國外建有銷售公司、生產基地、辦事機構,65家企業擁有出口業務。
中偉在海外已布局了印尼、摩洛哥、韓國和芬蘭等七大產業基地,並在寧鄉打造全球規模最大、轉化效率最高的新型功能材料研發試制、先期量產驗証基地——“中偉全球試驗中心”﹔
星邦智能已擁有美國、荷蘭、澳大利亞、新加坡、韓國、波蘭6家海外子公司、50多個區域配件庫和200多家海外服務店,為全球客戶提供產品全生命周期服務﹔
三一重起產品遠銷97個海外國家和地區,銷量前五的國家為俄羅斯、印度、印尼、巴西和泰國﹔
百通新材料注冊成立巴西、西班牙、南非、智利、俄羅斯5家境外子公司﹔
邦弗特在越南、泰國、新加坡分別注冊全資子公司,並與德國克力寶聯手在寧鄉高新區投資建設克力寶亞太研發中心和熱熔膠生產基地……
全球化布局不僅對寧鄉各企業海外業務的發展起到了堅實的支撐作用,也幫助企業降低運輸成本,縮短供貨周期,並增加供給彈性、提升產品服務效能。通過不斷拓展新的海外客戶,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各企業也逐步在市場競爭中建立起快速調動全球資源的先發優勢,進一步提高了抗風險能力,成為了寧鄉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優勢。
技術賦能形成“支撐點”
聚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突破“卡脖子”技術瓶頸,克服高端制造業的技術短板,增強先進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
楚天科技在高端生物醫藥高分子層析介質、一次性生物工藝關鍵材料技術等方面推進攻關,隻爭朝夕突破“卡脖子”問題,努力把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制造業掌握在自己手裡。其中,楚天科技醫用高端機器人入選湖南省2024年十大技術攻關項目。
戴斯光電在光學領域已深耕18年,專業研制精密激光元件,其科技成果應用於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高端裝備領域,打破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碳化硅基片高效精密加工及其成套技術設備關鍵技術入選2023年度湖南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立項名單。
鬆井新材的“國產大飛機電致變色功能涂層材料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打破國外公司的長期技術封鎖,實現技術自主可控,替代國外進口產品,保障大飛機產業供應鏈的安全,該項目入選湖南省技術攻關“揭榜挂帥”項目榜單。
巴斯夫杉杉鈷酸鋰產品市場佔有率位居全國前三,實現4.45V鈷酸鋰材料的全球首度量產,填補國內空白。
飛翼股份研發的深錐膏體濃密機、充填工業泵、高濃度料漿攪拌設備、管路控制閥組等核心部件,均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斗禾智能產品躍升國產小家電“出海龍頭”,全系產品暢銷海外,單品在亞馬遜排名品類第一,出口額近4億元。
微納坤宸高性能難熔金屬基復合系列材料填補國際空白,獲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升華微電子的注射成型鎢銅制備技術應用於光通訊領域,打破了國外在光模塊鎢銅熱沉材料技術壟斷。
華翔醫療多孔鉭椎間融合器獲得全球首張增材制造鉭金屬產品的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証。
邦普循環產品再生型三元前驅體,全球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一。
中科星城石墨鋰電池快充類負極材料,國內市場佔有率居全國第一。
星邦智能為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核心產品臂式高空作業平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各科技領軍企業集合優勢力量,圍繞世界科技前沿、國家戰略需要和自身產業發展需求,通過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著力解決“卡脖子”問題,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成為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支撐點”。目前,寧鄉共有48家企業已經取得突破或正在進行研發的國際領先、國內領先或“卡脖子”技術86項,其中“卡脖子”技術23項,目前實現產業化的技術22項。15家重點企業共擁有PCT授權專利72件、國際注冊商標96件。
科創驅動搶佔“突破點”
科技創新發展和人才資源聚集,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兩翼”。
4月18日,從“阿斯米”自動化廠房裡傳來捷報,由其自主研發的萬噸級鋰離子電池負極前驅體生產線正式啟動,這是世界上首台套實現大型化連續化計算機智能化生產石墨負極材料前驅體的生產設備,具有先進性和創新性。
近年來,寧鄉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不斷開創新領域、開拓新賽道,先進儲能材料產業已經聚集了弗迪電池、邦普循環、巴斯夫杉杉、中科星城石墨等一大批國內鋰電龍頭企業,打造了中部第一、全國領先的完整綠色產業鏈條。一家家龍頭企業恰如一個個新質生產力“著力點”連點成網,寧鄉先進儲能材料現代化產業體系成效顯現。
放眼寧鄉全域,依托“三鏈兩群”產業結構,人才和項目在此匯聚,科技創新成果在楚溈大地上遍地開花。
來自日本的楚天科技技術專家鬆井景明帶領的研發團隊,正如火如荼地開發纖維素層析填料和細胞分離微米磁珠材料,攻克卡脖子難題,為寧鄉生命科學產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3月份,南方科技大學創院院士徐政和(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與镕鋰新材簽訂合作協議,共建碳基新能源材料聯合實驗室。
據了解,寧鄉共有12個省級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及團隊,23名長沙市級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在本地工作的外國高端人才17人,博士300余人、碩士3000余人、研發人員14151人,各類技能人才近3.5萬人。
科技創新平台是創新要素的集聚高地,是突破科學前沿和關鍵核心技術的實力擔當,也是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底座。近年來,寧鄉市通過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融合資金鏈、打造人才鏈,已形成多類別、多層次、點線面相結合的創新平台體系。
目前,寧鄉市已擁有國家級創新平台10家、省級創新平台152家、市級創新平台122家﹔已集聚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6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1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3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8家。根據2023年研發費用年報,寧鄉研發投入達到1000萬元以上企業共有75家,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研發能力穩步提升。
全球每10根電池碳棒,有4根來自寧鄉﹔全球每100台高空作業平台,有6台出自寧鄉﹔在溈水河畔,楚天醫藥裝備全球研發中心大樓、鬆井中央研究院等一棟棟高“顏值”研發大樓正拔地而起,在新質生產力牽引下,寧鄉正用科技創新之手推開新世界大門,奔赴充滿無限希望的未來……(李向 石柳)
來源:寧鄉市人民政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