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黨建

湖南中方縣鐵坡鎮:黨建引領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2024年05月31日16:25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盛夏時分,走進湖南省中方縣鐵坡鎮金秋梨示范基地,勤勞的果農穿梭在茂密的林間,忙著為果樹修剪枝葉,期待著金秋時節的豐收。

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發展。近年來,中方縣鐵坡鎮以“三農”工作為抓手,結合本地資源稟賦,立足區位優勢,精准對接實施中方縣“12345”工程,推動落實“1+5+2”產業鏈,目前已形成以黃桃、金秋梨、金銀花、優質稻制種等為特色的優質綠色農產品萬畝產業園,特色產業年產值達1.2億元,一步步將產業發展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圖景。

固本強基為鄉村振興賦能

鐵坡鎮在基層組織建設上多點發力,從嚴抓好黨內政治生活,落實“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主題黨日工作要求,打造“干部講堂”,創設“流動夜校”,推動干部領學,黨員講學,鄉鎮黨校送學,累計教育黨員群眾860余人次。持續深入做好換屆“后半篇”文章,通過以“績”連責“比”、以“股”連利“獎”、以“誠”連心“談”的方式確保12個村(社區)干部高效履職,涌現出一批“湖南最美河長”“全市擔當作為好支書”等優秀村干。進一步完善村級黨組織領導下的基層自治機制,深入推動村(居)民代表常態化服務群眾工作,高標准成立村(居)民代表“心連心理事會”,落實“一書一証一冊”,探索試行“五步工作法”,推動村(居)民代以“四鐵”精神踐行“五員”職責,積極創造致富項目,把標杆立在產業發展一線,把作用融合基層治理一線,把關愛送到基層群眾一線,以黨員干部的“幸苦指數”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通過黨建引領,村裡產業強了,馬路寬了,鄰裡相處更和諧了,老百姓的日子更美了,今年我們村集體的農產品還有望加入粉絲量上千萬的微信平台,老百姓的荷包要更鼓了。”活龍村黨委書記吳堅開心地說。

產業提質為鄉村振興賦效

“麻石加工區建設”“山銀花加工廠”“水果矩陣”“中草藥加工”一個個村集體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偏遠鄉村正以產業發展的“換擋提速”點燃鄉村振興的“主引擎”。

走進鐵坡鎮板溪村,羅漢果中草藥基地長勢喜人。2023年該村盤活閑置土地以“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模式與華晨生物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羅漢果種植銷售,帶動20戶農戶參與村集體合作社,通過標准化生產經營,統一管理銷售,精准對接,推動村集體農戶共享抱團發展紅利。

金秋梨是鐵坡鎮的拳頭產品。為解決金秋梨有市無價的問題,鐵坡鎮以懷化市發展“五個一百”項目為契機新建金秋梨倉儲冷鏈基地,通過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模式推動農戶抱團發展錯季錯峰銷售金秋梨,並協同懷化市農科院、懷化學院等工作力量打造 “今秋不分離”等區域公共品牌,做好“品位、品質、品牌”文章。同時,主動融入懷化國際陸港建設,成功參展湖南(懷化)RCEP經貿博覽會,舉辦“梨花節”“採摘節”等節會活動,以品牌化和市場化走出了一條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新路。

機器轟鳴,活水山銀花加工廠正如火如荼建設。鐵坡鎮利用本地土壤氣候優勢,結合山銀花種植基礎,推動金銀村、培豐村、活龍村、梨花村、活水村實現五村聯創,做優做強山銀花產業,引入龍頭企業投資辦廠。同時,堅持將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通過“支部引路,黨員帶路,產業鋪路”延伸山銀化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讓農戶共享集體產業發展紅利。

近年來,鐵坡鎮堅持把產業提質作為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一招,圍繞黨建、共建、聯建,探索用好“黨建聯盟”“結對互助”“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等形式,把黨支部、站所、合作社、企業連接起來,將強村弱村連接起來,匯聚起了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目前,12個村均已實現村集體經濟“消薄”任務,村集體經濟收入超20萬的村已突破3個。

人才招引為鄉村振興賦智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干事創業的熱土、爭先創優的機會,施展才華的舞台,需要“敢闖敢試、敢拼趕上”的人才組成鄉村振興“智囊團”。

“今年我們組織召開了3次在外優秀企業家座談會,大家就本地發展集思廣益、建言獻策,優秀的企業引進來了,優質的農產品出山了,我們偏遠鄉鎮發展越來越有希望。“鐵坡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李欣感慨地說。

近年來,鐵坡鎮積極推進鄉村人才振興行動,認真實施“鄉村人才支持計劃”,用好用活“共富課堂”,建立完善政府主導+專門機構+多方資源的教育培訓體系,切實加強鄉村人才培育。

邀請日銷萬單資深電商導師杜婧源現場為本土電商人才傳經送寶,幫助35名本土電商人才引資引流。率先打造青年人才工作站,定陣地、定制度、定人員、定職責。開展“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實行黨政領導一對一定點聯系在外優秀人才,有效推動“麻石加工小區”“大型冷鏈倉儲集散中心”等優質項目落地見效。

據了解,鐵坡鎮聚焦“高精尖”人才、“農村經營人才”“土專家”等重點群體,分類建立了73人的鄉村振興人才庫,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有7人,年收入上50萬元的能人有13人,通過點對點引導,面對面交流回引11名優秀人才回村納入后備干部培養。(向鑫杰)

(責編:唐李晗、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