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黑山羊全產業鏈加速“沖刺”30億元總產值

近日,湖南省瀏陽市農業發展事務中心研究員李安定收到了一個期盼已久的好消息:瀏陽黑山羊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核准,成功注冊為地理標志証明商標,標志著瀏陽黑山羊品牌從此獲得國家法律正式保護。
對廣大山區農民來說,黑山羊不僅是美味佳肴,更是重要的富民產業。據市農業發展事務中心統計,2023年全市出欄黑山羊50.34萬隻,養殖端產值突破10億元。
日前,瀏陽市出台了《瀏陽黑山羊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下稱《計劃》),力爭通過三年的發展,將瀏陽黑山羊打造成國內肉羊產業的知名品牌,到2026年實現年出欄55萬隻以上,全產業鏈總產值達到30億元以上。
加強種質資源保護,推廣標准化養殖
成功申報瀏陽黑山羊地理標志証明商標,是加強品牌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標志著三年行動“首戰”告捷。然而,要將產業做大做強,瀏陽還有更多“大招”要放。
基於此,市農業發展事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瀏陽黑山羊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辦公室主任肖長春介紹,《計劃》統籌部署了開展產品特性研究、加強種質資源保護、推廣標准化養殖、規范地理標志管理、推進多元化發展、提升品牌影響力六項重點任務。
要確保消費者吃到正宗瀏陽黑山羊,如何保護好種質資源是一道“必答題”。在被譽為“羊村”的高坪鎮三合水村,可以找到答案。
三年前,黃仲端返鄉創業,與人合伙投資近千萬元打造黑山羊繁育基地,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該場配置了自動飲水、升降卷帘、消毒噴霧等裝置,被稱為“別墅式”羊舍,今年成功升格省級原種場,全市黑山羊原種場升至3家。
過去,瀏陽黑山羊傳統繁育基本處於“一年一胎”,繁殖率較低。市農業發展事務中心組建技術攻關團隊,母羊繁殖實現“兩年三胎”“三年五胎”。“同時,通過推廣‘舍飼+放牧’的方式,育肥時間從12個月縮短到10個月,產肉量提高20%。”李安定介紹,這一技術為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延長產業鏈條,實現多元化發展
在市場銷售環節,瀏陽黑山羊產業同步發力。官渡鎮南邊農場以黑山羊為主題,其“與黑山羊同游大自然”親子項目,四年來已吸引了2萬人次參與,同時開發了藥膳羊頭、魚羊鮮等特色菜品,推出“全羊宴”,進一步提升產業附加值。前不久,南邊農場打造了全市首個瀏陽黑山羊科普教育基地,進一步豐富研學體驗。農場負責人胡亮透露,僅在“六一”期間,就有200多人體驗了一日游研學項目。
在全市范圍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展精深加工產品的研制與開發,創新營銷方式,進一步延長產業鏈條。湖南德旺等湘菜企業推出了黑山羊即食罐頭,大圍山尚緣等黑山羊養殖企業開發了冷鮮肉線上銷售渠道,利用短視頻直播助養殖戶增收……
黑山羊產業的壯大,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一個月前,瀏陽成立了全省首家縣級牛羊產業協會——瀏陽市牛羊產業協會。該協會由華佑生物科技、農意興等多家牛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發起,目前已有100余家單位會員加入。
“牽羊賣羊,賣到瀏陽,瀏陽世界好,羊崽肯恰草……”傳唱上百年的童謠,佐証了瀏陽黑山羊飼養歷史悠久和人民對瀏陽黑山羊的喜愛。如今,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瀏陽黑山羊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支撐,正加速“奔向”30億元全產業鏈的目標。(張可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