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市州縣域

㮾梨龍舟瀏陽河畔“乘風破浪”

2024年06月08日10:15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我們㮾梨不講別的,隻講客氣和熱鬧,瀏陽河上的兄弟船隻管來陶公廟碼頭玩。”日前,在長沙縣㮾梨灣陶公廟碼頭,㮾梨民間龍舟隊大元“老紅”負責人孔明奇、土嶺“老白”負責人劉思源熱情地介紹起㮾梨龍舟隊的特色和精氣神。

今年龍舟下水早,從4月到現在,㮾梨“老紅”“老白”龍舟隊幾乎每天都在練習。“90后”“00后”成為主力軍,年輕人被龍舟的魅力吸引,紛紛回到家鄉,不要工資也要下河劃一杆子。下水前一個個白淨的少年,經過瀏陽河水的“洗禮”,皮膚鍍上了古銅色。

“我們在穿著‘開襠褲’的年紀就跟著爸爸、爺爺在瀏陽河邊看劃龍舟,直到自己接過槳,一劃就是十幾年。”孔明奇說小時候自己在學校裡讀書,聽到河邊有鼓聲,就想著去看別人劃龍舟。

“老紅”1997年后就再沒下水了,到今年已經有27個年頭。“龍舟好久沒有這麼火了!”忙碌了2個多月,孔明奇不由得感嘆。

就在上個月28日晚上,沒有任何官方宣傳預告的前提下,短短4個小時,瀏陽河沿岸便匯聚3萬人觀賽,自媒體網紅直播間全網觀看量破千萬,㮾梨灣陶公廟碼頭民間組織的龍舟邀請賽在全網“狠狠刷屏”一波,徹底點燃了市民對龍舟賽的熱情。

劉思源是㮾梨本土的抖音網紅,網名叫“妞牛爸”,自從開始劃龍舟后,他的老婆“妞牛媽”接過了直播的重任,天天在陶公廟碼頭親水平台前排舉著手機、拿著三腳架、戴著耳機,直播龍舟訓練和比賽場面,大聲互動:“我們在陶公廟碼頭!每天都有訓練,大家都來玩啊!”

“鴨子鋪的船在來的路上了,黃興的也快到了,等下有友誼賽。”她轉頭指著河裡的“老白”又有些驕傲地說:“我老公劉思源也在龍舟上啊,大家看看他這個新手劃得怎麼樣!”

劃龍舟是為了榮譽,為了熱鬧,為了一條心做好一件事。“現在很少有其他集體活動,能把四面八方的人聚集到一起了,㮾梨這回做了件有意義的事。”

就算是工作日的早上,岸邊也會聚集起一眾市民,親水平台上站滿了人,有自帶小板凳的,有自帶蒲扇的,也有從長沙市區帶著幾箱水和檳榔要送給龍舟隊的“鐵粉”。

一陣鞭炮噼啪炸開,鼓聲響,“老紅”“老白”所有槳手聽鼓手號令,整齊劃一地把槳插入水中,齊喊“一!二!三!四!五!”五槳起航,鼓聲變,轉大槳,拉開距離,保持速度。

河風把濕潤氣息和激烈氛圍卷起,拍在臉上。龍舟一趟趟來回訓練,沖鋒艇離龍舟隔著十余米遠的距離,負責護衛和后勤保障。

“我們吃過早飯,就早早地就帶孫子來陶公廟碼頭佔好最佳位置。”居民劉鐵斌說,這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一定要帶孫子多來熏陶,我們的下一代要發揚光大!

“㮾梨人民愛熱鬧、講客氣,龍舟邀請賽,年年要舉辦,這是老一輩傳承下來的精氣神,我們聚的是人氣,鬧的是名氣,發揚的是優秀傳統的好風氣!”㮾梨街道黨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賽龍舟是㮾梨傳承千年的民間習俗,凝聚和傳承著㮾梨人民同舟共濟、頑強拼搏、奮勇爭先、力爭上游的“龍舟精神”。

“燃”,是網友們評價㮾梨龍舟的高頻詞,短視頻上浪花翻騰的場面也讓大家直呼看得過癮。據了解,后續㮾梨街道將以千年陶公廟會非遺展演為舞台,通過線上視頻直播、線下賽事活動,讓傳統文化“C位出道”,成為㮾梨“國潮”常態,讓劃龍舟這一千年民俗活動久葆活力。

自長沙市今年首場民間組織的龍舟“收標”邀請賽舉行以來,瀏陽河上這段時間舉行了十多場這樣的切磋較量,覆蓋了整個上中下游。在龍舟文化爆火的背后,是民族自信心的樹立,是傳統文化的覺醒,也是民族精神的傳承與發揚。昨日,一則南京公安龍舟隊叫板長沙龍舟賽的視頻走紅網絡,“拿不到冠軍,游回南京!”的豪言壯語更是點燃了各龍舟勁旅的熊熊斗志。

據悉,6月9日至10日,長沙市龍舟邀請賽將在長沙市望城區千龍湖生態旅游度假區展開激烈競速,來自全國各地的多支龍舟隊伍正摩拳擦掌,朝著長沙全速挺進。(趙佳慧)

(責編:黃卓、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