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市州縣域

解碼新質生產力:創新的雨花何以闖入全國十強?

2024年06月08日21:16 |
小字號

近日,雨花區舉行了2024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啟動儀式暨“人工智能應用技術創新高峰論壇”。啟動儀式上,“科創中國”雨花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未來,該中心將搭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平台,為雨花區的科技工作者和企業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服務和支持。

3月28日,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布“賽迪創新百強區(2024)”,雨花區位列第10位,較去年前進10位,是湖南首個進入全國十強的城區。2023年底雨花區有效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88家,技術合同成交額369億元,連續多年居主城區第一。而創新,正是新質生產力的特點。所謂新質生產力,是指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雨花區何以能在發力新質生產力方面取得如此佳績?

下先手棋:提早布局新興產業

細察新質生產力的權威解釋,即以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重點,著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新增長引擎。

其產業引領方向極具前瞻性,引領國民經濟的轉型升級。雨花區的主要產業鏈,比如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高端裝備等,正是新質生產力的發力方向。可以說,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戰略布局上,雨花區下了先手棋。

在目前最火熱的人工智能賽道上,雨花集聚了長步道、馳眾機器人、中南智能等產業鏈重點企業200余家,人工智能領域創新平台40余個,是長沙市人工智能產業主要集聚區,機器人產業集聚區排名進入全國十強,成為全省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今年2月22日,長沙人工智能科創金融谷落戶雨花,建成后這裡將匯聚人工智能領域頭部企業總部、科研團隊及頂級專家團隊。

在4月9日公布的第三屆長沙市市長質量獎名單中,5家企業獲獎,其中就有來自雨花的湖南長步道光學科技有限公司。長步道公司的“工業鏡頭超市”有1000多種鏡頭,可一站式滿足機器視覺解決方案中工業鏡頭的所有選型及需求,國內每5個工業鏡頭,就有一個來自長步道。

智能生物醫療(醫藥)大健康也是雨花區主要產業鏈之一。以雨花經開區、高橋大健康醫藥城等為主承載地,匯集了可孚醫療、博瑞藥業、時代陽光、乾康科技等龍頭企業,聚焦創新藥物、康復輔具、可穿戴醫療器械、中醫藥、特醫食品與保健食品、醫美產品等細分領域,正加快打造生態體系健全、極具創新能力的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大健康產業集群。可孚醫療是這條賽道上的龍頭企業之一,現已發展為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全生命周期個人健康管理領先企業,兩次入選“中國醫療器械50強”。

可孚紅外線體溫計、可孚電子血壓均排在國內行業排名前列。4月28日可孚醫療發布的2023年報顯示,2023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54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54億元。公司於2014年在行業內率先布局電商業務。2023年,可孚醫療線上渠道實現收入18.27億元,佔公司營收的64%,已成為其重要的收入來源。在生物科技創新方面,乾康科技在2023年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國際會議上展出了的老年痴呆早期篩查產品,獲得眾多海外專家及學者的肯定。

在雨花,生物醫療產業正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這裡正成為具有全省引領力的智能生物醫療(醫藥)產業集群。得益於極具前瞻性的產業布局,智能光學及裝備、智能生物醫療(藥)、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三大產業集群正在雨花崛起,不僅形塑了雨花的產業骨架,也助力雨花成為“創新之城”:全國每15台新能源汽車、每5顆工業鏡頭、每1.25條造紙生產線、每8台激光加工設備產品、每20個紅外線體溫計……就有1個來自雨花。智能制造的“雨花造”成為雨花的亮眼名片。

做“新”文章:借新能源實現彎道超車

作為中國出口“新三樣”之一的新能源汽車,無疑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談到雨花區的產業,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是一張王牌。無論在銷量還是勢能方面,都呈現著巨大的潛力,這也是其建設全國一流現代化強區的底氣所在。近幾年,長沙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悄然崛起。

2023年,長沙市整車產量為88.35萬輛,同比增長10.0%,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72.69萬輛,同比增長37.4%,新能源汽車產量排名全國第五。全國每生產13輛新能源汽車,就有1輛產自長沙。扎根雨花區10多年的長沙市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是比亞迪集團在中部地區的首個項目,於2009年成立,項目佔地4000余畝,涵蓋整車及配套關鍵零部件,建有新能源汽車沖壓、焊接、涂裝、總裝四大工藝以及試制工廠、檢測車間,零部件覆蓋電機、電控、電源等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以及空調、儀表、座椅等全系列汽車零部件,其旗下三大汽車研發機構均在長沙基地設有分院或分支機構。

在雨花區還形成了以比亞迪為龍頭的新能源汽車整車與零部件產業體系,如先惠智能裝備、曉光模具等。比如先惠智能裝備(長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先惠智能立足於高端裝備制造業-智能裝備領域,為客戶提供智能自動化成套設備及解決方案。湖南曉光汽車模具有限公司主要研發制造汽車車身覆蓋件模具及零部件,是湖南省內唯一一家同時具備冷沖壓和熱成型模具研發制造。以這些龍頭企業為牽引,雨花區已形成完備的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成為湖南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攬天下才:打造“青春夢工廠”

新質生產力的內涵,不僅體現在勞動資料與勞動對象,還體現在勞動者身上。新質生產力源頭在科技創新,而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不同於傳統以簡單重復勞動為主的普通技術工人,新質生產力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比如要能充分利用現代技術、適應現代高端先進設備、具有知識快速迭代能力。雨花區是如何提升區域吸引力?如何讓高端人才近悅遠來?

近年來,雨花區持續推進人才引進工作。支持科技企業引進海外人才,積極引導轄區企業開展海外專家引智項目,並幫助其獲取市級獎補。在為高端人才提供良好的創業、居住環境方面,雨花區也是不遺余力。比如統籌好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加快培育綠色轉型發展的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生活品質化。圭塘河畔,長沙市首個4.0版海綿城市示范公園高“顏”值的人居環境,更能吸引高“研”值的人才。優美的生態環境是雨花區吸納高端人才的重要因素。雨花區位於長株潭的幾何中心,其中跳馬片區、同升片區均位於長株潭生態綠心的核心區,獨具生態魅力。

近年來,雨花區全面推進“一芯”發展,打開綠心中央公園核心區建設的新局面,加快把“綠心之芯”打造成“全域美麗大花園”。正所謂“人才圓夢在雨花、圭塘河畔好安家”,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雨花區策劃的這些人才招引活動,不斷提升支持創新創業的配套條件,目前建成青年之家24個,每年發放人才租房和生活補貼6000余萬元。

在打造創新平台集聚地方面,目前雨花區共有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科技創新平台107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75個,市級31個。依托這些創新平台,雨花區正加速企業主體、研發人才在此集聚。全區主體超29萬戶、數量全省第一,每千人擁有經營主體215戶,每5個人中就有1個創業者﹔國家和省市創新平台達到105個。

聯通產互公司(中南研究院)作為長沙市十大重大引領性產業項目之一,吸引集聚了近600名研發和支撐人才,35歲以下青年人才佔比91.5%,平均年齡26歲。這裡,正成為“青春夢工廠”,高端化、年輕化的新人才,激發了雨花的創新活力。從瞄准戰略性新興產業,到促進產業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再到吸引高端人才、促進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雨花區正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打造“創新之城”,為長沙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提供重要的科創支撐。(阿甘)

來源:長沙市雨花區委網信辦

(責編:黃卓、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