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單項冠軍企業“井噴式”增長的“稅密碼”

人民網長沙6月14日電 “湖南‘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達72個,居中部第一。”日前,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介紹,近年來,湖南圍繞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推動制造大省闊步邁向制造強省,涌現出3個萬億級產業、16個千億級產業,培育了4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什麼是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按照工信部定義,是指長期專注於制造業某些細分產品市場,生產技術或工藝國際領先,單項產品市場佔有率位居全球或國內前列的企業。
工信部公布的第八批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名單中,湖南24家企業上榜,獲評數量位居全國第5、中部第1,后備梯隊成功升級比例達92%。近日,我們走進湖南幾家新晉單項冠軍企業,近距離感受企業的“獨門絕技”,探尋“冠軍”養成背后的“稅密碼”。
20nm粒徑碳酸鈣一次合成——金箭新材料“點石成金”
讓普通的石灰石變成“高精尖”的新材料納米碳酸鈣,攻克20nm高端納米碳酸鈣常溫下的量產技術,自主研制出“國產可替代”的納米碳酸鈣產品、破解國外技術“卡脖子”難題……這是第八批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湖南金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箭)交出的優秀答卷。
“就是這項核心技術,同行業生產納米碳酸鈣需要經過陳化、活化、碳化三次生產工藝,我們隻需要一次合成。”說起自家的常溫法納米碳酸鈣生產工藝,金箭董事長張桂美底氣十足。
金箭的底氣來自哪裡?張桂美表示:20年專注做一件事。
2004年,張桂美所在的化工企業宣布破產,她與同事被迫下崗。看著國外持續研發的納米碳酸鈣產品,張桂美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與幾名同事擠在幾間破舊廠房裡,開啟了艱難的創業之路。
“公司成立初期,由於缺乏技術人才和資金支撐,研發創新進展緩慢。”張桂美回憶道,“經過長達6年的潛心鑽研,在2010年,我們自主研發的常溫法納米碳酸鈣生產工藝成功投產。該技術突破了西方國家粒徑、晶型控制和生產工藝的技術限制,實現了常溫下20-100納米碳酸鈣的量產,解決了密封材料起泡、易老化、抗流挂等難題。”
工藝技術有了,產品也造了出來,但由於金箭堅持做高端納米碳酸鈣產品,價格一度成為打開市場的阻礙。在隨后幾年裡,國內生產納米碳酸鈣的企業日漸增多,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金箭又陷入了產品銷量下降、企業效益滑坡的窘境。
“稅費優惠政策是我們敢投入、敢創新的強大底氣!”張桂美深知隻有不斷創新,才能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2020年以來,公司享受的稅費減免逐年遞增,我們投入創新研發的資金也在不斷增多,現在每年的研發費用約佔營業收入的5%左右。”張桂美表示,公司加強與大校、大院、大企業協同創新,不斷改進工藝工序,新擴建一條改性新型納米碳酸鈣生產線,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開辟了屬於金箭的一片天地。
從2004年創業時的幾間破廠房,到如今的多所研究實驗室﹔從瀕臨破產到年產值過千萬﹔從被“卡脖子”到擁有18項專利,金箭用20年如一日的創新証明了這個真理: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近年來,湖南加快“4×4”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深入開展“智賦萬企”行動,全面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湖南省稅務局主動靠前服務,精准落實落細支持科技研發稅費優惠政策,以稅費紅利的持續釋放激發企業科技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助力先進制造業企業做大做強做優。
銻品年產量超4萬噸——辰州礦業冶煉“奪冠”
銻,是全球性稀缺的小金屬品種,與稀土、鎢、錫並稱為中國四大戰略資源,廣泛分布於地殼中,在常溫下可與其他金屬元素形成硬度較高的伴生金屬銻,開採和加工這些礦石需要採用多種技術,以提高產量和純度。
位於懷化市沅陵縣的沃溪礦區,是世間罕有的金銻鎢伴生礦,以金、銻、鎢均達到工業品位而聞名於世。二十世紀60年代開始,湖南辰州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辰州礦業)在此主攻金、銻、鎢共生資源的開發利用。
走進辰州礦業的礦史陳列館大廳,主牆正中鑲嵌著“鎮館之寶”——一塊7噸多重的金銻鎢共生礦石,見証著辰州礦業銻冶煉工藝的“奪冠”記。
“我們的銻品自產量、總產量均位居全球前列,關鍵在於金銻鎢共生礦‘採、選、冶’精細分離技術。”辰州礦業副總經理鄒尚介紹道,這是一種從貴銻合金中富集貴金屬的方法,能一次有效脫除與回收銻、銅、鎳、鉛等雜質金屬,大幅縮短工藝流程,提高回收率,且過程基本無污染。
在金銻分離方面,辰州礦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成功探索出金銻分離技術,金、銻直收率均達到行業領先指標。憑借該項“獨家秘笈”,辰州礦業成為國家儲備銻錠的主要供應商,“銻錠”產品入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
“‘奪冠’路上,稅務部門始終相伴。2023年,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一項,我們就享受了1.04億元,成為我們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的重要支撐。”鄒尚說,公司目前已實現年產50噸黃金提純生產線、2萬噸精銻冶煉生產線、2萬噸多品種氧化銻生產線等產品深加工能力,所產“辰州”牌金錠、銻錠和氧化銻品質優良,享譽國內、東南亞及歐美市場。
近年來,湖南省稅務局充分發揮“大數據”精確指導作用,落實精誠共治機制,建立2萬戶政策落實重點企業名單,實現“政策找人”,為像辰州礦業一樣搞研發創新的企業注入活力。
18分鐘下線一輛混凝土攪拌車——三一專汽“攪”動全球
在全球最大的工程攪拌車生產基地——三一專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三一專汽),平均每18分鐘就有一輛混凝土攪拌車下線,走出國門,遠銷沙特、印尼、菲律賓等國家。
據悉,此次新入選國家級單項冠軍的混凝土攪拌車是三一專汽的王牌產品,底盤上裝全部自研,具備全系列攪拌車研發生產試驗能力,備受國內外客戶青睞,市場佔有率長年穩居第一。
“我們每年將營業收入的6%—7%投入研發,先后攻克攪拌砼、耐磨鋼板等關鍵核心技術,成功打破混凝土運輸技術及產業底盤部分被進口底盤壟斷的局面。”三一專汽總經理苟海成介紹,公司依托自主開發的PLM(生命周期管理)、SCM2.0(產銷一體信息化)等平台,實現產能擴大120%、生產率提高100%、單位制造成本降低30%。
在“雙碳”目標推動下,新能源重卡因零排放、能耗低等顯著優勢,逐漸成為水泥、鋼鐵、港口等場景客戶的首選。
為進一步拓寬海外攪拌車市場,三一專汽率先推動數智化和低碳化轉型升級,建立重型設備數字化柔性制造系統,成為國內第一家進入歐洲的攪拌車企業,成功下線全球首台氫燃料電池攪拌車,電動攪拌車成為“第一暢銷新能源工程車輛”,市場佔有率高達35%。
隨著銷量的增長,三一專汽的出口訂單也隨之增多。公司財務負責人肖玉蘭說,“無紙化申報、容缺辦理、當日即達……這些暖心的服務舉措,讓我們的辦稅體驗越來越好。2023年,我們共辦理出口退稅500多萬元,優質高效的退稅速度為公司專注研發創新、開拓海外市場提供了堅實支撐。”
今年以來,湖南實施生產型企業出口倍增行動,擴大優勢產業鏈進出口規模,工程機械、“新三樣”、軌道交通等出口競爭力得到提升。湖南省稅務局還依托“稅路通·湘連企”跨境稅費服務品牌建設,高效落實各項出口退稅便利服務措施,對一類企業、先進制造業企業、大型骨干外貿企業的正常退稅業務“即報即辦”,最快1個工作日可辦結,為外貿增長提供“高速”稅務保障。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以制造業高新企業為重點對象,在‘政策輸血’和‘服務活血’上持續發力,為推動‘產業湘軍’高質量發展、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湖南省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曾光輝表示。(林洛頫、羅舜愛、伍洋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