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雨花區井灣子街道井巷社區:以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

![]() |
井巷社區燕子嶺公園改造前。受訪單位供圖 |
30年老舊社區,如何實現從“臟亂差”到“潔淨美”,從“無人管”到“專人管”,從“一頭熱”到“齊發力”,從“火藥桶”到“一家親”,從“老大難”到“金招牌”的“逆齡”蝶變?
長沙市雨花區井灣子街道井巷社區成立於1989年9月,轄區面積0.26平方公裡,常住人口6000余人,是一個典型的國有企業改制老舊小區。曾經這裡是房屋老舊、企業破產、無物業,無志願隊伍,無資金來源等“亂源”集中地。
近年來,井巷社區黨委聚焦城市基層黨建新形勢、新要求,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以“黨建聚合力”為工程,以強化“三個引領”、堅持“三個突出”、落實“三張清單”為抓手,創新打造有擔當、有韌性、有溫度的社區共同體,實現30年老舊社區“逆齡”蝶變。
強化“三個引領”,建強基層黨組織
政治引領“鑄魂”。井巷社區黨委把旗幟鮮明講政治放在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第一位,堅持“第一議題”制度,每年組織開展不少12次學習交流,堅定政治立場,夯實思想根基。創新“周五微黨課”“庭院宣講”等形式,將課堂搬到公園、議事亭、社區廣場等場所,打通社區黨員理論學習“最后一公裡”。
抓實“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等黨內組織生活,確保上級決策部署在社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組織引領“塑形”。 緊緊抓住基層黨組織書記這個“關鍵少數”,扛牢黨建“第一責任”,充分發揮“火車頭”示范帶動作用。選優配強6名下屬支部書記,定期開展書記培訓,提高履職盡責能力。
激勵社區“兩委”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營造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的濃厚圍。先鋒引領“賦能”。深化全國黨員分類管理試點經驗,區分社工黨員、居家黨員、從業黨員、年老體弱黨員和流動黨員等五類黨員,因類施策、因類設崗、因地制宜地開展“立足崗位作貢獻”活動。
聚焦消防安全、項目征拆、禁毒反詐、文明護學等中心工作,120余名黨員主動認領先鋒崗、責任田,帶動400余名志願者參與到社區治理中,涌現了吳固根、譚珍香、朱建和、李迪等一大批優秀黨員志願者。
堅持“三個突出”,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井巷社區堅持創新基層治理方式方法,以治理新成效檢驗“黨建聚合力”工程實效。突出上下聯動。緊盯民生需求,上下聯動,共解難題。市委主要領導帶頭示范,先后5次深入井巷社區聯點指導,雨花區委主要負責同志帶頭領辦、實地督導,街道社區聯合職能部門協同發力,推進解決支路九提質、棚戶區征拆、地下管網改造等重點民生實事,改善周邊5個小區、3萬余名居民出行環境美化等難題。
突出模式創新。聚焦治理堵點、服務難點,創新實施社區治理“3313”模式,通過打造三個“陽光議事亭”,組建志願紅、事務藍、環保綠“三色馬甲”志願服務隊,建強“鄰幫一號通”24小時社區服務平台,凝心聚力共建“居民零上訪、安全零事故、治安零發案”的“三零”社區,連續六年達成“三零”目標,實現服務提標、精神提振。突出黨建聯盟。集結“紅色盟友”,不斷釋放黨建聚合力。
織密“紅色三零網格”,將社區按6個片區劃分為120個基礎單元網格,配齊“一長四員”。扎實推進片-組-鄰“三長制”工作,提升聯系服務群眾實效,推選63名鄰長進樓棟、入網格,聯系服務群眾761戶。
聯動物業公司、業主代表定期召開民情懇談會,研究解決油煙排放、管網堵塞等各類問題14項﹔聯合民政學院、環保學院、女子學院開展知識講座、家政驛站等便民服務10余場﹔聯手四有公益、鄰幫公益等10個轄內單位簽訂共建協議,先后提供醫療服務、健康宣講等服務120余次。
落實“三張清單”,強化基層治理保障
井巷社區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找准需求清單。推動二十三冶棚改地塊150天內完成568戶拆除清零工作,2棟D級危房、22棟C級危房實現倒地,騰出新空間,展現新形象。
培育“儉·美”井巷社區文化,以傳統佳節和重大節日為契機,開展“二十大裡的井巷風採”“文明樓道”等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升華和諧溫馨鄰裡情,引領群眾向善向好。拆除樓道違章、樓棟亂搭260余處,規范停車位460個,新增規范公共廁位4個,新增梯位2個,讓“老居民”享受“新生活”。
梳理問題清單。開展“零點行動”“利劍護蕾”等專項行動68次,“敲門入戶”摸排宣傳,梳理匯總問題清單,持續巡查整治,構建區街指導、社區統籌、網格化平台監控、專職巡查員巡查、志願者檢查、鄰長上報處理的六方協作模式,閉環整改消防隱患29處。66處安全隱患第一時間得到處置,無一起安全事故。
提煉建筑安全“8833”工作法,推動蓮湖村35個違建門面10天內完成清租退租、門面騰房及安全拆除。深入開展反電信詐騙、防養老詐騙等工作,全力守護群眾的“錢袋子”。建立幸福清單。
聚焦“一老一小”,讓治理有力度更顯溫度。突出適老化改造,增設出入口和通道無障礙設施,加強路面、地面防滑處理。引進康和醫院,升級打造康雅養護中心,新增床位80個,建成“長者食堂”,推動實現家門口養老。擴建升級萬境第二小學,擴增學位1200個,社區、學校共建共享籃球場,開設家長學院,攜手愛苗護苗等。(賀艷友)
![]() |
井巷社區燕子嶺公園改造后。受訪單位供圖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