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市州縣域

湖南安化:盤活用好本土名人“廉故事”

2024年07月09日16:00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陶澍任兩淮鹽政后,按例每年有養廉銀5千兩,但他認為自己的常俸‘已極優厚’,故而將每年的養廉銀上交國庫。任兩江總督后,兩淮鹽政衙門照例每年支付‘賞需銀’2萬兩,被其力拒,並明令裁革。”7月仲夏,湖南安化縣茶廉主題公園在晚霞的映襯下越發迷人,幾個散步的群眾正在本土歷史文化名人陶澍“廉故事”的宣傳欄前駐足觀看,不由得為其廉潔奉公的事跡發出感慨和贊嘆。

安化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涌現了許多“古廉”“紅廉”代表人物,他們大公無私的“廉跡”盛名遠揚,給后人留下了綿延不絕的精神力量和源泉。為推進廉潔文化建設走深走實,安化縣紀委監委注重提煉本土歷史文化中的“廉”因子,並引導各地各部門立足資源優勢,通過察看文物古跡、石刻茶碑,走訪當地群眾,查找史料等方式,深入挖掘縣內古聖先賢、清官廉吏、革命先烈、知名茶人的廉潔故事。

經過精心挖掘梳理,20余個富有安化味道的“廉”故事脫穎而出。這些故事有理有據,生動感人又蘊含教育意義,如清代兩廣總督陶澍回鄉、清代雲貴總督羅繞典拒收“送上門的銀子”、浙江布政使龍錫慶“不為半點昧心事,豈受一文非份錢”、開國少將鄧克明“我的子女都按組織原則辦事”、開國上將李聚奎“風范長留世間”、縣和平解放功臣熊邵安“主動退回工資定級”等。

安化縣紀委監委在注重“盤活”本土名人“廉故事”的同時,還注重講好安化“廉故事”。陶澍廣場茶廉文化長廊前人頭攢動,引吸了無數民眾前往駐足停留﹔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廠展陳企業在百年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紅廉”“古廉”故事,前往參觀打卡的外地游客絡繹不絕﹔“紅色安化”陳列館裡革命先烈的英勇勤廉事跡在這裡娓娓道來,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繼承先輩遺志發奮圖強﹔紫薇中學通過“紫薇之聲”廣播站在課間播放本土“廉故事”,將清廉文化滲透校園生活日常……

該縣紀委監委引導各地各部門通過微信公眾號、網站、宣傳欄、大型活動等平台和媒介,將這些故事以視頻、圖文、花鼓戲等接地氣的形式再現於大眾的視野和生活中,讓安化茶鄉處處“廉花”盛開。(李鳳姣)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