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市州縣域

風雨同心,“醉美綏寧”漸如故——湖南綏寧縣按下汛后復原“加速鍵”

2024年07月16日17:11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趁著天氣放晴,我趕忙來補種一下。”7月15日一大早,湖南綏寧縣麻塘苗族瑤族鄉的種植戶蔣明忙不迭地戴上草帽、穿起膠鞋,來到田裡,播撒稻種。

7月15日,距離7月3日18時邵陽市解除防汛Ⅲ級應急響應已過12天。洪澇過后,天氣放晴,綏寧大部分地區已經恢復正常生產生活。此時,綏寧正面臨著一場更大的考驗。

“倒塌的房屋什麼時候能重建?”“田裡什麼時候能恢復生產?”……此次暴雨導致綏寧全縣17個鄉鎮19萬余人受災,房屋受損596間,山體滑坡2299處,道路阻斷1600處,電杆倒塌328根,通訊設施損毀195次,直接經濟損失達3.94億元。

汛期過后,面對道路受阻、停水斷電、房屋破損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綏寧縣委、縣政府發揮連續作戰精神,從防汛一線轉換投入災后重建工作,爭分奪秒,全力以赴,堅決打贏災后重建家園的“保衛戰”。

“多搶一分鐘,就少一分鐘不便。”

“我沒事,你們放心。”在失聯了一天之后,全身濕透、滿身泥濘的張國明給家人打去了第一通電話,熟悉的聲音引來了妻子的哭聲。

時間回到6月30日凌晨2時,綏寧縣麻塘苗族瑤族鄉遭遇特大暴雨,境內出現停水、停電、斷網和道路塌方等狀況,失去與外界的聯系,變成了一座“孤島”。

面對這種情況,綏寧縣救災和重建同步推進,連夜制定恢復計劃,全力搶修恢復水毀道路和電力設施。

縣交通、通信、電力等部門立即成立了應急搶修隊伍,實行24小時三班倒運行,確保交通、通信、電力等損毀設施及時修復到位,為快速搶險救援提供有效保障。

“我們多搶一分鐘,群眾的生活就少一分鐘不便。”當天,綏寧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派出應急搶險隊伍,進駐重災區麻塘苗族瑤族鄉,僅用4小時就打通了縣城到該鄉的搶險救援“生命線”,為服務防汛搶險救災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交通運輸服務保障。

7月4日,該縣組織機械設備全力開展水毀道路修復作業。經過一天的努力,打通水毀路段10余處,清理塌方和滑坡30余處,懸空路段設立警示牌20余處,X180線全線恢復暢通。當天,綏寧縣水毀公路全部恢復交通。

“有電了!”7月7日上午,綏寧縣麻塘村大壩塘地段室外溫度高達34℃。國網綏寧縣供電公司戰高溫、斗酷暑,全力搶修水毀線路,從8時一直戰斗到20時。當天,隨著麻塘苗族瑤族鄉莫鋤村恢復供電,該縣實現受災鄉鎮所有村組都已恢復供電。

據不完全統計,此次暴雨導致綏寧縣道路阻斷1600處,電杆倒塌328根,通訊設施損毀195次。目前,綏寧所有受災村庄都已恢復通電、通路、通水、通訊。

“我們有信心把田種好,把日子過好!”

“就安心住在這兒,政府會盡全力幫你們重建家園。”7月2日,麻塘苗族瑤族鄉的臨時安置點已安置了1500余名被轉移群眾。

該鄉鎮干部和村“兩委”輪番值守,為群眾准備了干淨整潔的床鋪,送來了米、油、蔬菜水果、肉等生活必需品,物資充足,並和他們拉家常、噓寒問暖,叮囑群眾要放寬心,更要有災后重建的信心。

“有你們在,我就放心了。”該鄉村民表示,安置點的伙食好,也能休息好,政府的工作人員還主動幫忙跑手續,幫助他們早日重建家園。

災害發生后,綏寧縣第一時間妥善安置好受災群眾,並迅速組織人員對房屋受損群眾進行逐戶摸底調查,詳細了解他們的家庭基本情況、災害損失情況以及基本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難,協調民政、保險等部門進行保險評估。

據統計,此次暴雨致全縣290間房屋受損。目前,綏寧縣正加快開展受損房屋修繕及安置工作。

此次暴雨還導致該縣大量稻田和經濟作物被淹,受災面積約5402公頃,其中成災面積3030公頃,絕收面積167公頃。該縣強化責任擔當,籌備一批化肥、種子,幫助受災農戶補種其他農作物﹔組織多名農業技術人員,深入村組全面掌握農業受災情況,並開展農業技術指導。

在綏寧縣唐家坊鎮,綠油油的稻田已經進入關鍵生長期。“稻田積水嚴重,但是排水設備不足,人力不夠。”該鎮種植戶袁振茂雖然心急如焚,但卻束手無策。“最關鍵的是這一片400余畝稻田,再不排水就要絕收。”趁雨水暫停間隙,該鎮立即組織鎮、村“防汛搶險隊”黨員志願者30余人,到田間幫忙及時清淤,稻田積水順利排出。

“光洗苗、把禾苗扶正是不夠的,還有噴生長調節劑,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6月30日下午,在黃土礦鎮團豐村村民唐漢偉家被淹的稻田裡,該鎮農業技術人員及村干部正手把手地向他傳授災后救稻的技術要領。

“農業技術人員這些天來從早到晚都和我們一起泡到田裡,幫助我們恢復生產。我有信心一定能恢復生產,把田種好。”唐漢偉說。

水退到哪裡,生產生活就恢復到哪裡。如今,退水后的綏寧生機重現,村民恢復了正常生活,農田也在夏日裡孕育著新的希望。

“大家一條心,重建准放心。”

7月2日,居民們拿著鐵鍬、掃帚等工具,奮力清理街道上的淤泥。受災居民余連香說:“洪水把自己的家都摧毀了,但我們不能就這樣地等著,要靠自己的雙手,去把家裡清理干淨,讓它盡快恢復正常。”

在清理現場,不光有當地居民的身影,還有志願者和當地民兵組織。他們手拿鏟子、鋤頭,齊心協力、分工合作清理著邊邊角角,把街道上垃圾裝到車上運走。

在一家蔬菜商鋪內,店主也正在清理被洪水浸泡的貨物。店老板張躍說:“這次我們麻塘街上洪災很大,損失也很大,但我們的店鋪都還在,我們就有重新開始的希望。”

在這次災后清理重建過程中,綏寧縣委、縣政府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各方力量齊心協力,全力投入到搶險救災和恢復重建工作中,爭取讓受災群眾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汛期過后,伴隨著高溫天氣,防范傳染病和介水性疾病傳播刻不容緩。7月4日,綏寧縣唐家坊鎮充分利用晴好天氣,積極開展汛后清淤消殺工作。當天,唐家坊鎮組織醫護人員和黨員志願者對進水的142戶民房和商鋪的房前屋后、地面、牆面、物品等進行全面消殺,確保消殺無死角、全覆蓋,防止病菌滋生和傳播。

“河水退去以后還有很多的淤泥,我們不僅要進行清理,還要加大消毒力度,防止病虫害的發生。”綏寧縣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強清淤、消殺等工作力度,最大限度把災害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當我看到縣裡災情這麼嚴重,心裡特別難受,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支持,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有責任為受災群眾盡一份力,幫助他們早日恢復正常生活。”來自社會各界的企業人士也紛紛獻出愛心,將救災物資送到受災現場,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

道路通了、積水退了、淤泥清了……當下,一個個生產生活秩序恢復的好消息不斷從綏寧縣各個受災區傳來,“醉美綏寧”正在重現昔日美好。(李洪夜、黃開龍)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