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市州縣域

湖南沅陵:高山果園迎豐收 振興路上闊步走

2024年07月19日11:10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沅陵“果興高山水果種植基地“一角。鄧浩然攝
沅陵“果興高山水果種植基地“一角。鄧浩然攝

這裡群山巍峨,青峰逶迤,日照充足,土壤肥沃,各類水果挂滿枝頭。在湖南沅陵縣明溪口鎮鐵路坪村,“果興高山水果種植基地”遠近聞名。

盛夏時節,在鐵路坪村看到,600多畝高山水果迎來豐收季,漫山遍野的翠玉梨、黃桃、蟠桃等特色水果紛紛亮相,果農們搶收農時忙外銷。

該基地位於平均海拔500至1000米之間的高山上,自然條件優越,且採用傳統有機綠色種植,產出的水果個大皮薄、水分充足。近年來,在鄉村兩級的支持下,58歲的“果興高山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劍因地制宜發展高山水果種植產業,吸引村民在家門口就業,促進了當地村民增收。

進山,他揣著鄉情創業

“帶著點水果路上吃。”7月17日,張劍正熱情的給客人手裡塞水果,叮囑他們在路上用水果解渴,除了在果園裡忙活,接待客人也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在外闖蕩了多年的張劍在當地人心中已經是位成功人士,本該可以享受安逸的幸福生活,然而,他卻放心不下在困難線掙扎的鄉親,於是他萌生了返鄉創業的想法。得益於之前縣扶貧辦給予他在湖南農業大學學習深造的機會,2017年,在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后,他便開始了長達多年的艱苦創業。

要致富先修路。他創業的第一件事便是為果園修路,張劍深知基地交通是產業暢銷的關鍵,於是他多次與縣直有關部門和鎮政府取得聯系,順利爭取到一條通往基地的產業路。同時,冬寒夏暑他沒有一天閑暇,忙碌著果園大大小小的設施建設,在每年的採摘時節,張劍也會為了山貨出山難而發愁。

2019年的一天,張劍開著手扶拖拉機在果園裡給果樹殺虫,由於操作不當翻了車,額頭劃破了一個大口子鮮血直流,后來在醫院縫了180多針。剛拆完線,他又繼續投入到果園的建設當中。

“在那段艱苦的創業歷程中,是對家鄉的情懷驅動我、激勵我前行。”張劍說。產業基地建成以來,帶動了鐵路坪村20余戶貧困戶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並摘掉了貧困帽子。

天道酬勤。經過多年打拼,2019年,張劍所創辦的“果興高山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獲得廣州市農業農村局和懷化市農業農村局聯合頒發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2022年,該基地又被沅陵縣評為“特色水果種植基地”。

守山,他種下致富的希望

回村之初,張劍已有殷實家底,鄉親們看他回到高山創業,半信半疑。有人說他是自討苦吃,也有人勸他回城發展。

一人富不算富,全村致富才算數。他抱著這份信念與家人一起投入到這個看不到頭的創業路上,然而他始終沒有放棄,堅守夢想,因為這裡是生他養他的地方,有最朴實無華的鄉裡鄉情。

“我在家裡沒事做,這裡保底工資有3千,包吃包住,我不要到外頭去打工在屋門口就能掙到錢。”66歲的村民曹心進邊說邊忙活。張劍的堅持不懈精神打動了父老鄉親,他們從最初的不理解到現在的大力支持。

如今果滿枝頭,喜迎豐收,張劍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堅持也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和當地村民的信任。他一家六口人,除了自己和老伴堅守在高山上,兒子兒媳和孫兒都在城裡,他的愛人曾經也抱怨過,吵過、鬧過,最終被他的執著勁兒感染,陪他在高山上發展產業。

“我們果園年產量有40萬斤左右,都是請的當地的一些老百姓,帶動當地用工3000多個工時,最多的時候有三四十個工人到這裡務工。”張劍介紹到。“我年紀大了,廠裡打工不收了,這裡隔得近,工人做工100 塊錢一天,我到這裡干也能補貼家用,維持生活。”48歲的劉太瓊說起這個,臉上也洋溢著笑容。

出山,他把產業做大做強

走進果園基地,漫山遍野的桃樹、梨樹郁郁蔥蔥,一排排果子一簇挨著一簇挂在枝頭,讓人垂涎欲滴。果農們三五成群的穿梭在果林中採摘新鮮的水果,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在基地收購點,果農們正在對剛採摘的翠玉梨和黃桃進行分揀、打包。翠玉梨和黃桃是果園的“大明星”,鮮嫩多汁、品質上乘,也是居家品嘗和走親訪友饋贈之佳品。

今年上半年雨水充沛,果園迎來豐收,這讓張劍既喜也憂。據估算,果園今年能產40余萬斤,主要是高山翠玉梨和黃桃,果園總產值預計可達300余萬元。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由於水果基地處在高山上,離縣城較遠,距離集鎮也要近一個小時車程,加之季節性水果周期不長,嚴重影響優質水果外銷。

“要感謝有關部門和企業的助銷。”張劍說,每年7月份左右正是翠玉梨和黃桃的採摘時節,也是果園開園的時節,近年來,縣住建局、中遠海運集團等有關單位積極對接銷售渠道、提供大力支持,每年可銷售40—50萬斤。

如今,隨著“果興高山水果”的品牌在縣內外逐漸響亮。“我們將於7月25日正式開園。”張劍表示,開園在即,基地正緊鑼密鼓籌備各項工作。

“果園的成功實踐,也得益於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張劍介紹,下一步,果興高山水果種植基地預計將翠玉梨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畝,用“明星產品”繼續帶動村民增收,同時,進一步實施“楊梅促成栽培技術”,以此提升品質、延長產業鏈,讓果園銷售的渠道越來越多,讓鄉村振興的路子越走越寬。(瞿雲、雷玉杰、向瑩、鄧浩然、歐鑫)

果農採摘水果。向瑩攝
果農採摘水果。向瑩攝
果農的笑容。向瑩攝
果農的笑容。向瑩攝
果農分揀水果。向瑩攝
果農分揀水果。向瑩攝
張劍在果興高山水果基地介紹產業發展。鄧浩然攝
張劍在果興高山水果基地介紹產業發展。鄧浩然攝
(責編:黃卓、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