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大湖之南

大湖之南丨寧鄉:向“新”求“質”有活力,憑啥高招?

人民網記者 林洛頫
2024年07月29日15:51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走進落戶在寧鄉的湖南阿斯米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擁有智能“大腦”的生產線正快速運轉,該生產線能實現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的兩項核心工藝在一台設備中完成,年產量可達上萬噸。單位能耗、生產成本、設備投資均可降低30%以上。

“企業研發團隊由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畢業的本、碩、博專業人才組成,涵蓋工藝、機械、計算機控制等各個專業。”湖南阿斯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侯擁和介紹,依托人才優勢、借助自建的研發中試平台,企業確保了生產的新能源產品具有先進性和創新性。

近年來,寧鄉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不斷提升現代化中試能力,大力推動更多原創性和顛覆性科技成果從科研院校走進企業、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通過全方位支持企業搭建中試基地,有效提高了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

飛翼股份辦公樓。寧鄉市委宣傳部供圖

培育企業向“新”

“膏體流變特性測量、絮凝劑選型配比以及靜態、動態沉降模擬實驗,都是我們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前不可缺少的環節,需依托中試基地來完成,使科研團隊在研發中能反復多次進行模擬實驗。”飛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富興介紹道。

作為能為各類礦山提供膏體充填整體解決方案的行業領軍企業,飛翼股份從10多年前布局礦山固廢膏體充填領域以來,就一直堅持技術、產品的自主創新,並通過中試基地實現全產業鏈一體化膏體充填系統核心設備的自主設計、制造。

什麼是中試?為何中試基地重要呢?中試是產品在大規模量產前的小規模試驗,被視為推動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的關鍵環節。而屬於“冷門”行業的礦山固廢膏體充填領域,企業能否自行進行中試決定了營收、利潤的多少。

李富興向記者解釋說:“我們的膏體充填系統如不進行中試直接給客戶安裝,光系統調試短則幾個月、長的要幾年,還不包括管路泵送測試能力、充填中膏體特性變化等因素對礦山帶來的各種變量,這些都將增加企業的時間、資金成本。”

讓源頭創新順利走向產業化,往往需要多方努力才能促成。

寧鄉經開區管委會、寧鄉市科技局在掌握飛翼股份生產、研發情況后,多次上門向企業宣傳科技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借助國家、省、市政策幫其申請相關支持,讓企業在短時間內建成佔地2570平方米的湖南省礦山膏體充填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

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寧鄉市委宣傳部供圖

憑借該中試基地的硬件優勢,飛翼股份與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40多家國內礦山工程研究領域頂尖院校,以及院士、專家開展緊密的技術交流與戰略合作,實現尾砂濃密全過程模擬實驗、數字孿生智能充填等多項技術創新。

飛翼股份在寧鄉的成功轉型讓做好幫扶工作的政府嘗到了“甜頭”。近年來,引進國內外優勢產業鏈企業落戶,發現制約企業發展上的難點、堵點,培育落戶寧鄉的企業做大做強,已成為寧鄉市委、市政府抓產業發展的幾件“頭等大事”。

“我們成立調研組,通過實地調研、交流討論等方式,對寧鄉重點創新型企業基本情況、研發領域、研發資源、成果轉化等進行摸底,針對企業在發展上的不同情況進行清單化梳理,逐一給企業提供政策、高校、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寧鄉市科技局副局長何平說道。

2024年,寧鄉經開區出台《支持企業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並對獲得“國字號”的產業創新中心給予100萬元大獎﹔對當年度認定為湖南省先進制造業“五首”產品的企業,每項獎勵20萬元。寧鄉高新區則出台《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引領人才集聚的若干政策措施》,重點支持創新平台建設、創新主體培育、知識產權保護以及創新人才引進。

目前,寧鄉市多個政府部門間正構建起通力協作機制,通過推進創新平台建設、強化校企對接服務、實施“科創橋”計劃等方式,讓一系列實打實的舉措惠及到當地企業,讓企業在寧鄉積極投身創新研發。

三一重起園區。寧鄉市委宣傳部供圖

助力企業求“質”

伴隨著機器運轉聲,走進三一汽車起重機械有限公司車間,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對新能源起重機進行組裝及調試。2021年,三一重起成立電動化子公司及電動化研究院,以客戶需求及施工場景為導向,推出拖電、混動解決綠牌及續航焦慮,純電致力低碳環保零排放,實現三大技術路線全覆蓋。

“研發上我們正打造自己的‘護城河’,借助技術創新為全球客戶提供節能環保、操控性優及舒適性強的產品。”電動化研究院副院長陸浩介紹,研究院通過大數據對整車工況進行智能化分析,實現電動化三電器件選型及性能最優解。

而要實現產品創新研發關鍵在於人才、企業與市場需求的結合。2022年,三一重起牽頭成立湖南省智能起重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院校進行項目研發攻關,積極推進校企合作。

時間不等人,創新更不等人。

看到企業存在專業人才急缺的難處,寧鄉市立馬對接、組織三一重起走進相關高校及科研院校,匹配專家教授進行交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並借助政府建立的高端科研人才庫,積極聯系企業急需的技術人才。

陸浩表示:“憑借研究院和政府的助力,我們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依托項目制提出需求,讓科研院所、高校自主選擇研發,再利用企業中試基地解決相關問題,實現智能化、整車控制軟件、液壓傳動上的創新突破。”

隨著在不斷探索中尋找最佳幫扶方式,寧鄉搭建起政府、人才、企業三方緊密合作的“科創橋”計劃,圍繞產業布局及技術需求清單,建立了包含350個專家團隊的高質量人才庫,為企業搭建溝通橋梁,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今年上半年,寧鄉市政府與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湖南工學院等高校院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中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一批高校院所與落地寧鄉的企業簽訂產學研合作……寧鄉正通過一系列“動作”來吸引研發團隊和創新企業在當地形成產業聚集。

慢進是退,不進更是退。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要想成功“突圍”、脫穎而出,既要苦干實干,還要會干快干。

寧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秀康說:“6月初,寧鄉通過《支持建設與開放中試基地促進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的實施辦法》,為的就是加速先進技術在寧鄉轉化落地,讓落地企業在寧鄉有發展、有前景、有奔頭。”

湖南中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連片的廠房。寧鄉市委宣傳部供圖

布局新產業抱“團”

湖南中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連片的廠房位於長張高速路口寧鄉互通附近。從2017年中偉新能源落戶寧鄉經開區以來,在這裡逐漸形成多材料、多技術、多工藝技術生態體系,實現全面協同產業發展。

“企業實現技術領先的秘訣就是研發。”中偉股份研究總院首席專家訚碩介紹,他所在的研究總院成立6年多時間,研發人員已接近1600人,從2020年至2023年底,累計研發投入超30億元。

中偉一大批新能源領域的科技成果在研究院實現技術突破后,便交給研發中試車間進行小批量生產,從中發現量產后的化學原料融合穩定性、產品質量等問題,研發人員再逐一解決,最終實現產品在車間快速批量生產進入市場銷售。

訚碩表示:“我們的研發中試車間能將設備運轉的數據,全部在線自動採集到系統,再通過后台運用數據建模來做模擬仿真加工,改變傳統研發模式和創新模式,縮短量產實驗時間、制造流程的同時,還能減少成本和不必要的差錯。”

突破瓶頸、解決痛點、鏈式布局,才能搶佔產業發展新賽道。

近年來,弗迪電池、邦普循環等一大批先進儲能產業企業落戶寧鄉,並在這片沃土上獲得良好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寧鄉市儲能材料產業總產值近600億元,約佔湖南省儲能材料總產值的一半。

湖南泓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年產1000噸的磷酸鹽正極材料中試線,6個月時間便完成設備和實驗室儀器安裝、冷試、帶料調試﹔湖南鈉邦新能源有限公司中試基地啟動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千噸級生產線運轉,預計今年下半年啟動萬噸級生產線建設,2025年完成聚陰離子型產品萬噸級產線建設……

如今,寧鄉已形成從正極前驅體到正極材料、負極、隔膜、電解液、電芯及電池回收的完整閉環產業鏈條,這一成績離不開寧鄉市委、市政府的前瞻性謀劃布局,當地依靠優質營商環境,促推了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寧鄉高新技術產業園。寧鄉市委宣傳部供圖

眼下寧鄉正助力企業搭建中試基地、研發中心來搶佔產業發展“新高地”。楚天科技中央技術研究院、湖南精量重工科技大型精密綠色鑄造中試基地、德國克力寶PUR熱熔膠亞太研發中心……隨著這些創新研發機構、科創中心在寧鄉簽約並完成建設,將有望提升企業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

“創新永遠隻能爭第一,才能在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寧鄉市科技局黨組書記顏曉明表示,“我們將圍繞新興產業不斷完善產業鏈、打造產業集群,讓落戶寧鄉的企業形成聚集效應﹔並助力企業利用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實現新質生產力的提升。”

目前,寧鄉正積極推動先進儲能產業鏈上42家企業共同組建湖南省新型電化學儲能材料創新聯合體﹔完成邦普循環、中科星城石墨等14家企業研發中心申報認定備案工作﹔挖掘能面向社會提供市場化服務的中試基地儲備項目……

布局新興產業、聚焦新興產業、推動新興產業,寧鄉將持續培育和引進一批相關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做好“延鏈、補鏈”的文章,讓政府、企業、高校院所等多方力量實現無縫對接,借助中試平台形成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

總策劃:吳齊強

本期統籌:彭應兵

文字作者:林洛頫

出品: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人民網湖南頻道

投稿郵箱:rmrbkhdhnpd@163.com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