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文旅

衡陽保衛裡文化創意街區:老舊小區變身新潮地標

2024年08月14日11:29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復古的火車站台吸引人們打卡。單位供圖
復古的火車站台吸引人們打卡。單位供圖

“以前我們這裡很普通,在一系列‘新潮’改造后,復古的火車月台、仿火車頭外形的文創店、鐵路博物館等,吸引了更多年輕人來這裡游玩打卡。”湖南省衡陽市珠暉區苗圃路社區“00后”居民毛振華說,現在居住在保衛裡,就像生活在一幅美麗新潮的畫中,手機隨手一拍,都是一張質感十足又充滿故事的美照。

今年來,珠暉區將保衛裡打造成文化創意街區,通過對衡陽鐵路文化的重塑、社區商圈的自我造血以及保衛裡片區的提質改造,實現社區、景區與商區的“完美融合”,打造承載城市記憶的窗口與當地“潮文化”的新地標。

提質改造,社區迎來“逆生長”

“經過改造,舊房變新房,隨著文化長廊、‘口袋公園’的修建,下水道以及管網的整修,花草植被的栽培,鐵路元素的牆繪……整個小區看上去更‘潮’、更靚了。”今年69歲的黎檢秀在保衛裡已經居住了42年,對社區的變化有著深刻的感受:“沒多花一分錢就‘住進了新小區’,賺大了!”

保衛裡位於珠暉區苗圃街道,曾屬於衡陽鐵路家屬房片區,居住的大都是鐵路職工與家屬。

近年來,苗圃街道通過老舊小區改造,在“植入”現代化硬件的基礎上,最大化保留了老社區的“歲月積澱”和歷史風貌。對牆體粉刷、花園育苗,增添了“火車”元素牆繪等美化亮化工序。這個曾經的“老破小”社區華麗變身“網紅”打卡地,迎來“逆生長”。

漫步在蜿蜒老巷,濃濃的文化氣息和歷史記憶扑面而來,宛如走進老衡陽的舊時光,享受夏日裡的寧靜與愜意,給這個城市帶來了更多的文化色彩。

老情懷和鐵路元素,是保衛裡的特色。憑借這一特色,保衛裡文化創意街區項目也成為第三屆湖南旅發大會重點觀摩項目之一。

科技賦能,街區旅游“火出圈”

保衛裡1號,是一座典雅古朴的兩層紅樓,它就是衡陽鐵路博物館。作為全省唯一的鐵路行業博物館,“南方鐵路尋根之旅”與“現代鐵路創新文化”在這裡都能找到答案,開館以來接待游客已超過5萬人次。

“衡陽的日益發展,佐証了百年鐵路在苦難中起步、在艱難中奮起、在新時代馳騁的偉大歷程……”在博物館的環幕影視廳中,該館正用視頻形式展示著衡陽鐵路的百年歷史。

“游客還可以通過這個觸摸顯示屏,自助了解衡陽鐵路歷史以及鐵路車輛、鐵路運輸等鐵路文化知識。”館長彭飛介紹說,博物館以全景、立體的形式,運用圖片、繪畫、場景還原等科技藝術手段,展示著衡陽鐵路一個多世紀來的發展歷程。

科技為文旅融合注入新動能。珠暉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保衛裡文化創意街區將充分運用“旅游+科技”“旅游+文化”的方式,進一步挖掘鐵路文化,與鐵路博物館交相輝映,既保留老鐵路生活街區的慢格調,又開發新青年文創街區的酷潮流,為大家呈現更美更火出圈的保衛裡。

老街煥新,沉浸感受“潮經濟”

窄巷平房、青瓦磚牆,讓人感受到不一樣的年代時光。街口的鐵路站台、火車方向牌,沿途的藝術涂鴉手繪牆,引得眾多游客拍照打卡。

保衛裡因“老情懷”走紅,而一批“新場景”的打造,則讓其煥發新的活力。

在老街口,一座仿火車頭外形的小店顯得格外醒目。店內擺滿街景明信片、印著火車頭圖案的抱枕、寫著保衛裡的手提袋、老街外形鑰匙扣等各式各樣的文創產品,讓人目不暇接。

“店內產品都是原創設計,主要取材於本土特色和鐵路元素。”小店店員介紹,店內現有原創文創產品60余種,市場人氣不錯。其中,街景明信片作為店內“招牌”,還可為游客提供文創印章、快速郵寄等服務,最多的時候,一天賣了150多張。

另一處“新場景”當數“山時裡”咖啡廳。

走進這個保留老舊民房結構的咖啡廳,室內裝潢以木質、布藝裝飾為主,延續著返璞歸真意境。“開這家咖啡廳的初衷是希望來這的游客有個歇腳、聊天的地方,感受老街裡巷的‘慢生活’。”創始人陶炯說,他是保衛裡老街的忠實“粉絲”,在咖啡廳布局設計上,盡量保持與老街風貌格調一致。

“持續引入優質商業品牌入駐,結合鐵路文化、復古裡巷風貌和年輕潮流消費,打造特色文化街區。”保衛裡文化創意街區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7月25日,已簽約14家,還有6家正在洽談中。目前,文創店、輕食店、咖啡店已開業運營﹔樂之書店、小酒館、非遺手工扇、衡州窯體驗館、拍立得、貓咖、品牌奶茶店等11家店鋪正在裝修中。

以文塑旅,科技賦能。珠暉區正以創建保衛裡文化創意街區為契機,打造景區、街區、社區“三區合一”的“沉浸式”文商旅融合街區,走出了一條以文塑旅新路子,不斷提升游客和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營造人人向往的“暖馨裡巷”。(周琪)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