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較高植物脂肪攝入降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風險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日,國際頂尖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JAMA·內科學)在線發表了中南大學三諾營養與代謝健康研究中心/芙蓉實驗室黃佳琦、趙斌教授團隊題為“Plant and Animal Fat Intake and Overall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的原創性研究論文。本項研究在芙蓉實驗室陳翔教授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圍繞精准營養與代謝健康,主要闡述了通過宏量營養素-脂肪對慢性病發生發展風險影響,全面評估了不同來源的植物源脂肪、動物源脂肪攝入與心血管疾病死亡和過早死亡顯著關聯。
脂肪是人體重要的三大宏量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之一,作為代謝燃料在維持細胞膜結構、運輸和吸收脂溶性維生素、調節信號轉導和調節離子通道等多種生理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研究膳食脂肪攝入對健康結局影響具有重要公共衛生意義。目前,不同食物來源的膳食脂肪對長期健康影響尚不明確,其研究結論對於膳食指南的修改和制定具有指導意義和推動作用。
本研究共納入407,531名研究對象。在長達24年隨訪后,共發生了185,111例死亡,其中包含58,526例心血管疾病死亡。通過對多種混雜因素(年齡、性別、膳食因素、體質指數、種族、教育水平、生活方式、服用其它補充劑、糖尿病史、健康狀態等)進行調整和分層分析發現:較高的植物脂肪攝入,特別是谷物和植物油來源的脂肪攝入,與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風險的顯著降低相關。較高的動物脂肪攝入,包括乳制品和雞蛋來源的脂肪,與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風險的顯著增加相關。將動物來源脂肪提供的5%的能量用植物來源脂肪、谷物來源脂肪或植物油來源脂肪代替,死亡風險可降低4%-24%,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5%-30%。
研究結果提示,膳食脂肪的來源很重要,優選谷物和植物油來源的脂肪,而長期大量攝入乳制品和雞蛋來源的脂肪需要謹慎。本研究為膳食指南提供了關於脂肪與長期健康結局的數據支撐。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在不同人群去全面評估不同來源的膳食脂肪攝入對健康的長期影響。
基於中南大學三諾營養與代謝健康研究中心在“精准營養、代謝健康與慢病防控”領域的長期布局,上述研究是該團隊基於前期在宏量營養素、微量營養素、膳食模式(脂類膽固醇、蛋白質、維生素D、胡蘿卜素、視黃醇、生育酚、鈉、鉀、雞蛋、巧克力等)與代謝性疾病和過早死亡風險的研究成果基礎上又一重要研究發現。該系列研究成果為人群膳食指南制定和修改提供數據支撐,為精准營養、代謝健康與慢病防控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中南大學三諾營養與代謝健康研究中心”是由湖南省三諾糖尿病公益基金會捐贈建立的創新型科研平台,隸屬於中南大學,依托於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生學院的強大支持。中心研究聚焦“營養、代謝與慢病防控”,多學科交叉融合,力求持續產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成果,引領營養與代謝健康學科的前沿發展,全力打造一個集科研創新、人才培養、成果轉化與國際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平台。(通訊員 余樂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